为什么说数字币没有未来

为什么说数字币没有未来

数字币兴起于2013年末的比特币风潮,这种一文不值甚至连实际发明人都依然是个谜的虚拟“货币”从一千多个能买一块披萨经过数年的爆炒之后已经涨至一枚数万人民币。2014年起,全球包括国内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跟风“作品”,当然也包括原理并不相同的瑞波币等。

如今,这轮炒作不仅没有变弱,甚至随着区块链概念的爆发而越来越火。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山寨币,各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或者其他变种产品。

那么,数字币到底有没有未来呢?

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数字币大概分为算法挖矿类(比特币类),直接发行类(如瑞波币等所谓跨国结算用货币),代币类(实际上还是直接发行类,如改名为“积分”等名头的东西)以及纯粹的非法集资产品(一般没有真实产生来源,完全凭空生造)。

不论是那种分类,其往往都会强调一些特点,比如去中心化(互联网让人类社会更平等),全球分布式记账(比集中式记账更“安全”,更“符合”互联网原理),操作简便等。

但是实际上,第一点就出现了严重问题。现代金融业的核心是为风险定价,信贷业务和中央结算系统。同时金融业务也是一个国家政权的靠山,如各国的央行和国有银行,美国为各两党和军工复合体服务的投资银行,信用卡结算中心等,这都是中心化的代表产物。而且数字币强调的去中心化实际上是和全球各政府的执政基础反其道而行之。试想哪个政府会让去中心化的所谓货币来大行其道呢?

其次,数字币本身不具有货币的实际属性。我们身边所使用的货币是依靠政府的暴力机构和权威性来作为后盾的“法币”,而数字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凭空发布,又缺乏任何实际性的强力产生来源和保障,所以其本身除了炒作之外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再次,没有监管的数字币是实际上的主要作用只有两个:洗钱与炒作。前者的危害不用多说,后者则难以避免地最后会发展成让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庞氏骗局。

纵然现在有的数字币搞的风生水起,但实际上只是还没有根本上对各国家造成过大的损害,一旦数字币大行其道,产生更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各国政府动手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数字币的实际作用缺乏性也是各国政府并不急于推广自身数字币的根本原因:因为对于社会、经济和政治而言,数字币本身并没有多少实际推进作用。

包括中国在内,有些国家已经表示对数字币有一定预期和行动,但是其本身的作用必然会和目前的这些所谓“数字币”完全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