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它们是“清道夫”呢

被善男信女们“放生”的“清道夫”,幸,抑或不幸?

水面的浮子猛烈动了一下,鱼线随之绷紧,碳素鱼竿前端弯成了弧形……静候多时的垂钓者精神一振,手脚麻利地起竿,慢慢将猎物拖至岸边。

“尼玛,又是这种垃圾鱼!”随着一截半尺多长、间杂着黑色花纹的丑陋鱼身离开水面,垂钓者的心情也跌至谷底,忍不住咒骂了一声。同伴在旁边讪笑起来。

愤怒、嫌弃、失望、晦气,同时还夹杂着饵料被糟践的心疼,垂钓者用力撕扯着,从鱼嘴上拔出钓钩,毫不留情地抓住这个倒霉的家伙,解气般往背后狠狠一抛——黑色鱼划出一道难堪的弧线,跌到了干岸上。

谁让它们是“清道夫”呢

(4.30 东莞·同沙公园)

暮春的响亮日光,很快吸走了黑色鱼身上的水渍。它绝望地挣扎几下,便一动不动。无数绿头苍蝇围拢上来,黑色鱼变得更加丑陋了。不远处,它的同伴横七竖八躺了一地,早已被晒得僵直。等待它的,也将是同样的命运。

黑色鱼俗称“清道夫”,顾名思义,它主要以各种水底垃圾为食。

“清道夫”并非本土鱼种,模样也不好看,人们小心翼翼将其养在水族箱中,寄予的期望是清理水质,显然不可能是用于观赏。

见过不少配备有“清道夫”的鱼缸。白天,它们往往躲在暗处,极少以真面目示人。体态也往往瘦小,在鱼缸内基本没有存在感。投喂饵料时,本分的“清道夫”是不露面的。偶有惊动,它们会比其它鱼类显得更加慌张,迅速躲进藏身之处是第一反应。

野外被钓到“清道夫”则不同,体格健硕,力气大,颜色乌黑,像一段雕刻了花纹的橡胶棒。咬钩也比别的鱼类大胆、积极多了,所以也最令垂钓者们头痛。

据说,这些“清道夫”主要通过一些无知的善男信女得以逃离水族箱,被“放生”至大江大河。由于在内陆水系中几乎没有天敌,“清道夫”迅速繁殖,它们的胃口已不满足于水底垃圾,也顺带吞噬其它鱼类的鱼卵、鱼苗,对生态的破坏力十分惊人。

脱离了水族箱的“清道夫”,已失却了基本功用,变性为货真价实的“生态公敌”。由于食性不洁,“清道夫”的肉是没人肯吃的。偶有被钓到的,除了扔到岸上晾干,谁也不愿意再让它们回到水里。

被善男信女们“放生”的“清道夫”,幸,抑或不幸?

谁让它们是“清道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