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高士,蘇東坡說他遠超荀彧,四個皇帝沒能請到他出山

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割席而作”這個典故,說的是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不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瓦塊石頭一樣,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還有一次,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有達官貴人坐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看。管寧就割開席子,分開座位,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三國第一高士,蘇東坡說他遠超荀彧,四個皇帝沒能請到他出山

這文章實際上把華歆給黑了,他可是三國曹魏的大賢臣,而且在做了司徒之後還想著管寧,多次給皇帝上書要把自己的職位讓給管寧,司徒是相當於宰相一樣的官職,放到現在就是國務院總理,他要讓給管寧,這氣魄和度量一般人哪裡做的到呢?不過本文要說的三國第一高士並不是華歆,而是他要讓的管寧。

管寧年輕時候與華歆、邴原齊名,被人稱為“一龍”,後來華歆和邴原都出仕做官,成為了曹操的得力助手。管寧以淡泊明志,一直躬耕於隴畝之間,不求聞達於諸侯。當時管寧所在的轄區是公孫度的地盤,公孫度屬於親政府的化外編制,不是很服管教,曹操做了司空後聽從眾人的舉薦,打算把管寧招來給自己做事,可是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知道管寧的大材,把詔書藏起來沒給管寧。曹魏第一位君主的召喚就這樣無疾而終,不過即便管寧接到了詔書,也不會去給曹操做事的,後面的幾次可以為證。

三國第一高士,蘇東坡說他遠超荀彧,四個皇帝沒能請到他出山

黃初四年,魏文帝曹丕問大臣們有啥大德之人可以用沒有,華歆等人再次推薦管寧。這時候是公孫恭統治遼東,他把管寧禮送到了魏國,可是管寧只是在魏國安家,並沒有進入朝中為官,第二次徵召也這樣結束。

第三次是魏明帝曹睿繼位後,華歆已經做到了太尉,上書要把自己的位子讓給管寧,皇帝很希望管寧出來為自己打工,還親自給管寧寫了封情真意切的信,可是管寧回覆說自己身體不好,最終還是推辭了。曹睿心想這老傢伙到底是身體不好還是不爽我呢?於是派新上任的管寧的地方官程喜去暗中打探消息,程喜很賣力,不久就發展了一個特務,管寧的一個同族兼鄰居管貢,讓他盯著管寧的一舉一動,後來有所收穫寫了份報告給皇帝:“臣派去的探子管貢說,管寧常常戴黑色帽子,穿著布衣,隨季節不同或單或夾,出入於內室外庭,能憑藉手杖走路,不須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總是自己強力支撐,改換衣服,著粗絲棉巾,穿著過去在遼東時所有的白布單衣,親自佈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禮。管寧幼時就失去了母親,不記得母親的樣貌,常常特意加設酒觴,淚流滿面。另外他的住宅離水池有七八十步遠,夏天時到水中洗手洗腳,步行在園圃中。”曹睿看了報告後問程喜:“依你看,管寧到底是假清高呢,還是真有病啊?”程喜回覆說:"我看他也不是假清高,也不是有病,就是真性情啊。”於是第三地徵召就此作罷。

三國第一高士,蘇東坡說他遠超荀彧,四個皇帝沒能請到他出山

時光荏苒,到了曹芳繼位後,華歆已經去世,大臣們繼承他的遺志,把名揚天下卻不肯受徵召的管寧再次介紹給新皇帝,請求按照最高的禮節去請管寧,於是皇帝派人用蒲草裹了車輪的車子,帶著乾肉、金銀、玉璧、絲綢等等珍貴的物品,用最高的禮儀去聘請管寧,可惜,還沒到管家,管寧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四歲,不過即便是到了,以管寧的性格也是不會出山的。

三國第一高士,蘇東坡說他遠超荀彧,四個皇帝沒能請到他出山

至此曹魏四位皇帝的徵召都沒有成功,最後以管寧的離世而告終,如此高尚、淡薄的人,在當時就被人們比喻為上古的巢父、許由。到了後世,蘇東坡先生更是評價管寧道:“管幼安懷寶遁世,就閒海表,其視曹操父子,真穿窬斗筲而已。既不可得而用,其可得而殺乎!予以謂賢於文若、文舉遠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