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用齊柏林問候倫敦,英國派轟炸機送上回禮

一戰時期,空軍還不是主要軍種,轟炸機也只是剛剛發展起來,德軍主要是依靠龐大的齊柏林飛艇襲擊英國和法國的後方城市,對倫敦的空襲是在1915年1月開始,主要任務是動搖敵方的民心士氣,而不是投擲炸彈,殺傷有生力量。

直到5月31日夜間,林納茨上尉指揮的L38號飛艇才進行了第一次轟炸,由於齊柏林能夠以每小時14英里的速度飛到1500米的高空,當時探照燈對它無能為力,德國炸彈使7人喪生和3O人受傷,還破壞了一些住宅區和商業區。在另一次進攻中,林納茨丟下了一張紙片警告說:“你們英國人,我們已經來過,而且還要來,不投降就是死!”落款是德國人,這開啟了以後被稱為“齊柏林大恐慌”的時期。

德國人用齊柏林問候倫敦,英國派轟炸機送上回禮

德國最高統帥部將比飛機飛得高的齊柏林飛艇視為超級進攻武器,因為英國戰鬥機飛不到他們的高度,但這些“超級武器”的防禦其實很薄弱。在他們飛到案例高度之前,戰鬥機能夠輕易用燃燒彈把它打得滿是窟窿。一點點火星碰到了易燃的氫氣,就會使飛艇燃燒,連鋁製框架都要熔化。

此外,飛艇很難在大風中維持穩定,11艘齊柏林飛艇於10月2O日夜間飛往倫敦,有三艘在強風中毀滅,一艘飛艇被吹往法國,另一艘在卡迪利廣場丟了一顆炸彈後,返回時在法國南部摔毀;第三艘被陣風颳過法國森林,切斷了前吊艙,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制。

那時的英國皇家空軍由兩支飛行隊組成:一支是陸軍飛行隊,另一個是海軍飛行隊,兩支飛行隊互相依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換。然而海軍認為,海軍飛行員的職能與陸軍飛行員相比,在訓練和裝備上區別很大,只能由海軍管。陸軍只需要一個適當平坦的機場,有機庫和其他必要設施就足以滿足飛行的需要了。而海軍必須研製水上飛機,探索水上飛機的使用方法,解決飛機在艦上的起降問題。

戰爭期間,英國人在內部協調好了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得以協同對敵,1914年9月12日,英國人曾經先下手為強,空襲德國的齊柏林的基地,當天濃霧密佈,但科利特中尉駕駛的飛機仍然發現了設在杜塞爾多夫的齊柏林飛艇庫。不幸的是,由於投彈高度過低,兩顆9公斤小炸彈沒有爆炸。


德國人用齊柏林問候倫敦,英國派轟炸機送上回禮

10月,英軍對杜塞爾多夫和科隆的齊柏林基地再度發動攻擊。這次襲擊擬於10月8日進行,由皇家海軍航空兵僅有的3架索普威恩泰伯樂式飛機中的兩架執行。這種飛機的設計很出色,轉缸式發動機有流線型整流罩,由哈里·霍克設計,翼展只有7.22米,1913年11月首次在亨登做飛行表演時,以每小時145千米的最大速度和每分鐘366米的爬升率創下了紀錄,是一種有力的空戰武器。

皇家海軍航空兵有3架泰伯樂德式飛機,其中167號和168號兩架飛機屬於皇家海軍航空兵第一聯隊,當時因為目標距離較遠,兩架飛機冒險於1O月8日飛到安特衛普郊外的威爾裡克機場,那裡已在德國遠程炮火控制之下。飛行員斯潘塞·格雷少校和馬里克斯中尉在加油之後從彈坑累累的機場起飛。斯潘塞·格雷飛往2OO公里外的科隆,馬里克斯進攻杜塞爾多夫。斯潘塞·格雷運氣不佳,地面籠罩著一層薄霧視線不清,使他這次較早的空襲再次化為泡影,他只能對一處火車站進行了轟炸。

馬里克斯的情況要好得多,他沒費多大力氣就發現了一座龐大的飛艇庫,隨即俯衝到180米高度,投下攜帶的兩顆9公斤炸彈,馬里克斯攀升時遭到地面重機槍的射擊。當他回頭再看時,飛艇庫裡已然噴出一團巨大的火球,直徑足有150米。當時,庫內有一架新造的“Z—9”號齊柏林式飛艇,加註了2832O立方米的氫氣正準備出航,立即被兩顆炸彈點燃,這架飛艇和艇庫當即化為烏有,這也是英國飛機消滅的第一架齊柏林飛艇。馬里克斯的方向舵腳踏杆被機槍子彈打斷了,操縱索失靈,他不得不飛得很慢,使機翼最大限度地扭曲,總算順利回到了安特衛普。

德國人用齊柏林問候倫敦,英國派轟炸機送上回禮

但齊柏林終歸不可能完全被消滅的基地裡,因此英國統帥部在抵抗轟炸時原先指望的是高射兵器,並不相信一架裝備機槍的飛機能夠在空戰中消滅這個巨物,雖然他們也曾讓飛機在齊柏林的上方投擲小炸彈,但這些炸彈往往滾離了飛艇。英國人以為齊柏林飛艇的外層和內層之間有厚厚一層惰性氣體,因此可以耐火。

這個錯誤認知一直持續到中尉利夫·魯賓遜在埃塞克斯擊落第一艘齊柏林,他的兩挺機槍都裝有開花彈和燃燒彈。當飛艇浮在雲層下面觀察目標時,魯賓遜突然出現,對著艇身扣動機槍扳機,飛艇象個著火的燈籠墜向地面,魯賓遜因此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英國空軍繼續派出幾架飛機到齊柏林飛艇的前進基地去消滅他們,最主要的就是位於比利時的埃維爾,執行任務的是中尉J·P威爾遜和J·S·米爾斯,他們駕駛的是法曼式飛機,剛好在黎明前到達齊柏林基地。

德國人用齊柏林問候倫敦,英國派轟炸機送上回禮

二人的運氣不錯,地面部隊以為是友機沒有射擊。威爾遜在610米高度用眼睛瞄準,扔了3顆30公斤高爆彈。米爾斯升高到1500米,朝著轟炸的煙柱扔了4顆9公斤炸彈。隨著一陣眩目的亮過劃過地面,艇庫裡的齊柏林飛艇碎成一堆不成形狀的金屬。

被擊中的飛艇是L—38,就是之前在英國留下拜訪名片的那一艘,另一位駕駛員雷金納德·沃內福德中尉負有破壞比利時第三個齊柏林基地的使命。沃內福德於6月7日午夜飛近比利時的奧斯坦德,一艘齊柏林飛艇正徐徐巡航,這是正在進行夜間試驗的L—37號,艇上全是齊柏林工廠來的工程師和設計師。160米長的飛艇由28位乘員運轉,飛艇擁有充上了27O00立方米氫氣的18個副氣囊,艇上的機槍手拼了命不讓飛機靠近,有幾粒子彈把沃內福德的飛機打穿了幾個不重要部位。

沃內福特很有耐心,他花了半小時繞到齊柏林後面的死角,在4270米高度關閉了發動機,向對手的上方下降。當接近目標時,丟下六顆9公斤的燃燒彈,爆炸幾乎把沃內福德的飛機舉了起來,翻了個身。起火的飛艇摔毀在根特附近的女修道院,炸死了兩個修女。齊柏林飛艇的所有乘員除一人外,其餘全部死亡。

這場戰鬥進行到1916年10月,德國最高統帥部終於發現,過去18個月的飛艇進攻戰完全失敗了。在此之後,德軍轉而製造重型轟炸機,到1917年6月,德國人已經有足夠的新轟炸機問候倫敦了,攻擊的主力是戈塔式重型轟炸機,可載一個駕駛員和兩個炮手,其中一個兼任投彈手。

這種飛機翼展近24米,機身長12.5米,有兩臺26O馬力發動機,可以將數噸炸彈帶到3650米的高度。在第一次襲擊中,德軍14架戈塔式轟炸機飛離比利時基地,編成菱形隊形,飛往有28O公里外的倫敦。在中午的明朗陽光下,造成了近600人的死傷,英國約有95架驅逐機起飛,但為時已晚,戈塔機已經逃之夭夭。

齊柏林飛艇被證明是一種特別失敗的武器,到停戰時,總共有50多艘飛艇襲擊倫敦,投下73噸炸彈,炸死了860人,炸傷2060人,與投入的資源和人力相比,明顯得不償失,嚇人的齊柏林從來沒有成為那次大戰中的決定性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