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1582年——本能寺之變11日後,羽柴秀吉在完成了“中國大返還”後,于山崎擊敗了明智光秀的軍隊,史稱“山崎之戰”。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山崎之戰又稱天王山之戰,發生在公元1582年。明智光秀髮動本能寺之變後,正在進行西國攻略的羽柴秀吉立刻率軍返回畿內,在山崎與明智光秀展開決戰,最終擊敗明智軍。此戰也奠定了秀吉日後統一日本的基礎。

天正十年(1582年),京都本能寺之變後的明智光秀志得意滿,除派從弟明智秀滿攻陷安土城外,及修信聯絡公卿,大肆讚揚自己的功勞。惟其途徑不為其他武將讚許,甚至連親家細川藤孝都剃光頭,為織田信長戴孝;另一盟友筒井順慶表面上發兵支援光秀,事實上早已與羽柴秀吉接觸。表態站在光秀一方的人只有少數的親信,如岳父妻木廣忠、從弟明智秀滿、舊臣齋藤利三等人。

馬上派出使者將此事告知毛利氏等織田家的敵對大名。不料,派往毛利家的使者在出發後的第二天就被秀吉抓了。在得知主公死訊之後,秀吉急招安國寺惠瓊談判,放棄中國領土割讓,只要求清水宗治切腹,和毛利氏達成和睦。1582年6月4日巳刻(上午10時),高松城主清水宗治切腹。1582年6月6日夕刻,秀吉引軍離開高松城,於次日夜間回到姬路城。秀吉將城內的所有錢財軍糧全部發給配下的士兵,準備決戰。1582年6月9日晨,羽柴秀吉將姬路城交給淺野長政·小出秀政守備,親率10000餘大軍出陣。半夜,羽柴軍通過攝津兵庫。11日午前,到達尼崎,留守有岡城的信長部將池田恆興、堀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加入秀吉軍,使秀吉軍的總兵力達到四萬餘。十二日夜,大軍在攝津富田紮營,秀吉登上大坂城,會見了織田信孝與丹羽長秀,然後合兵一處向京都進軍。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與此同時,明智光秀引軍圍攻佐和山和長浜,成功壓制了京都和近江地方。為了防備柴田勝家,光秀將明智秀滿留在安土城負責守備。又派使者聯絡其與力大名大和郡山城主筒井順慶、近江日野城主蒲生賢秀、丹後宮津城主細川藤孝、忠興(光秀的女婿)一同出兵。9日,出兵下鳥羽。10日,出陣河內。在得知秀吉大軍正趕來後,光秀匆忙撤軍。12日,羽柴軍到達攝津富田。伊丹城主池田恆興、茨木城主高山重友、高槻城主中川清秀以及在堺屯兵的神戶信孝、丹羽長秀率軍和秀吉匯合,進行軍議。(羽柴軍總兵力達到35000人,相對的明智軍只有16000人。)決定由信長的三子神戶信孝為名義上的總大將,於天王山麓的山崎佈陣迎擊明智光秀。

在秀吉與毛利氏講和後,率領其軍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畿內,於攝津國與山城國邊境之山崎與明智光秀決戰。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12日夜,兩軍在山崎北部對峙。13日4時,明智軍山之手先鋒並河、松田隊與天王山麓中的中川隊交鋒,戰鬥開始。中央的高山隊受到明智軍齋藤、阿閉隊的猛攻,高山隊被逼入窮境。幸得中川、堀隊從左翼、池田隊從右翼夾擊,逼退齋藤、阿閉隊。此時,羽柴秀長隊擊破明智軍山之手並河隊。明智軍予備隊伊勢、藤田隊從右翼,津田、村上隊從左翼夾擊羽柴軍。兩軍一直處於一進一退的攻防狀態。戰鬥的中心是圍繞著搶佔戰場上的高地,兩軍的軍旗在山麓上相互糾纏,戰況相當激烈。然而,隨著秀吉的後備部隊不斷加入戰鬥,兩軍的戰鬥力開始發生變化。

最後由於屬於羽柴軍的池田恆興偷襲明智軍的津田信春,使得羽柴軍成功包圍明智軍。午後7時,明智軍崩潰,光秀下令撤退。自己引敗兵700餘人逃入勝龍寺城。然後秀吉採納了軍師黑田官兵衛的進言,閃開北面城門,全力攻打其它三面。士氣渙散的城內士兵紛紛從北面開城逃去,連光秀也無法阻止。為了謀圖東山再起,光秀和少數近臣離開勝龍寺城,逃往坂本城。在京都山科小慄棲遭到土民襲擊,光秀被竹槍刺傷。光秀下馬,由溝尾莊兵衛為介錯,自殺。家臣進士作左衛門、比田帶刀殉死。當地的農民發現這三具屍體;兩具可以辨別身份,另一具無頭,身穿有桔梗紋的華麗鎧甲。後又在附近的土裡發現光秀的首級。這也就是日本成語三日天下的由來從發動“本能寺之變”打敗織田信長取得政權到山崎戰敗明智光秀僅僅只掌握了十二日天下。後人以此喻掌權時間之短暫。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戰國山崎之戰 羽柴秀吉擊敗明智光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