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一木二影

马上又快到一年当中的端午节了,虽然现在离端午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各大型超市里面还有大型的商场里面已经有各种粽子的促销活动已经开始了。粽子的种类繁多,口味也是不一样,各位小伙伴儿们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

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习俗,不同的地方做出来的粽子也是都不一样的,不仅是在粽子的形状上面,包括在粽子的味道上面也是都不一样的哦,以往我们吃到的粽子都是甜的,现在有些地方也有咸的粽子呢。像北方地区做出来的粽子形状都是比较大的,是用糯米做的甜粽子,粽子里面的馅大多都是用红枣、葡萄干等做成馅,然后用粽叶包起来,成三角形。而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粽子的形状是比较小巧的,像生活在重庆和四川的小伙伴儿们,粽子都会做成辣的,吃起来味道也是很不错的哦!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北方的朋友说:“粽子就应该吃甜味的,选用上好的糯米包裹着大枣、花生、红豆,煮熟后蘸上白糖,别提有多好吃了!”

而南方的朋友则认为:“不包肉的粽子都是邪教!包上鲜肉、咸肉或者咸蛋黄,筷子一戳,肉味立刻散发出来,那叫一个香啊~”

要问我最爱吃哪种?当然是下面这种:

红枣粽子是一道传统的美味吃食,是由糯米、小枣、粽叶等食材制成的食品。做法简单,营养健康,并具有养益气、补脾健胃、轻身延年和可防癌抗癌等功效。

粽子子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转眼间,端午节要到了

对食物极其讲究的中国人来说

粽子是甜吃还是咸吃?

又成了南北方人争论的焦点

一年一度的南北粽子大战要开战了

粽子口味大战你站谁?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种类也很多,你爱吃哪种?

(视频马上更新,关注@漫谈北京 为我评论转发哦)


漫谈北京

我最喜欢吃蛋黄肉粽

做法很简单首先准备食材↓↓

1、将肉切成两指宽的大块,用生姜、盐、老抽、黄酒腌一天左右。

2、将糯米洗净浸泡5小时左右,在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盐、老抽,拌匀调味。

3、在折好的粽叶里放入1/3的糯米,在放入咸蛋黄和腌制好的肉,最后在放入糯米并压紧,扎好粽叶。

4、在高压锅中放入水和粽子,压45分钟即可。

接下来分享6种包粽子的方法记得收藏哦↓↓↓

最后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无论你买的是粽叶还是苇叶都需要放在锅中煮10分钟左右,如果你是买的干的话,在煮之前还要浸泡一下,这样子可以让叶子更加柔韧和卫生!

提前祝各位老友端午节快乐。

大熊叨叨叨

有着江淮饮食文化特色的豫南,鱼米之乡,端午节和过年同等重要。重要的社会关系要相互随礼拜访,包括同事、朋友、亲戚。

端午最爱原生味道的粽子,人口多、有老有小的家庭,有的会加上红枣,就是极品了。


这有讲究。江淮饮食重原滋原味,端午的粽子,过年的糍粑,还有中秋的汤圆,都是糯米加工的美食。大米不像面粉,很少花样,做出这些已经是极致状态,非得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才会庆典一样的做来。

传统的做法就是原生的味道。糯米淘洗干净泡着,现去屋后竹园拾来竹笋根部的叶子,回来洗干净。毛竹叶一张包一个粽子,大约二两米,煮熟有拳头大,一个能吃饱。山竹的笋叶就两张套叠包一个,大小差不多。
包好后,一大锅煮了,大约半小时的样子,锅里透出浓郁的米香就算好了。捞出来,泡在凉水里,吃的时候剥开放碗里,撒把白糖,当顿饭吃。女的一般给红糖,又是一番风味。


普济

我最爱的粽子味道,现在市场很少有卖的了,就是儿时母亲亲手包的小米+花生米的粽子,现在想想那甜糯滋味依然在口边,很是想念。

我小时候很挑食,按照母亲说法,那时候农村那么贫穷,本来就没啥好吃的,我还挑三拣四,不好养活。

比如大枣补血,可不知为什么,我只吃新鲜的生枣,一层皮的小酸枣也吃得欢快,可一旦大枣包裹到粽子里,我就非常讨厌那个味道,每次要把大枣偷偷扔掉,都会被母亲教育上半天。可这个真没办法,吃不吃与营养高低无关,我油盐不进,就是不吃。

所以那些年,母亲端午节包粽子时,会再泡一些花生米,包一些放了花生米的小米粽子,她知道,这个是我最爱的味道。

包粽子绝对是技术活儿,有经验的农村女人,包的粽子所留空间合适,既能保证米吃水涨大能放开身,又能保证成熟后粽子紧致好看。

包粽子的小米要选粘性高的,或者直接用大黄米。而且小米很耐火,就像熬稀粥一个道理,煮不到时间,米粒不糯,根本不好吃。所以煮粽子要耐心,又是大火又是小火的,光煮粽子就得6个小时左右。

煮粽子时候,同时放入洗干净的鸡蛋一起煮,粽子鸡蛋也沾染了粽叶的清香与米香,比白水煮鸡蛋好吃许多倍。自从有了花生小米粽子,端午节就成为儿时我一心一意盼望着的节日了。

这些年生活好了,超市里肉粽、蛋黄粽、甜粽、咸粽,五花八门的粽子,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却再也吃不到儿时母亲包的花生小米粽味道了。

小脑萎缩的母亲,现在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更不记得端午节,也不知道姐姐在阴历五月初一折来的几支艾代表什么,她擎举着一支艾,笑得像个孩子。而我们,也就当母亲是孩子,在五月初一,给她过小端午节,祈愿她无病无灾,健康每一天!

端午节,你还会亲手包粽子吃吗?


阿兮随笔

第一次认识粽子,第一次品尝粽子,是在八十年代末期。麦子已经收罢,秋玉米也趁墑情好种在地里。一切忙罢,端午节也就到了。按北方家乡的习俗,端午节这天中午要炸糖糕。此时,农民的生活已不象八十年代初那样拮据了。有了麦子,磨成面粉,把滚烫的开水倒入适量面粉中充分拌匀,晾凉后揉光,搓成条,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按个窝,填上混有面粉的糖,然后收囗,捏紧,两手按成扁圆形,顺着锅沿滑入温油锅中慢慢炸至,直至炸成金黄色捞出。奶奶坐在案板旁,有条不紊地做着这一切。



这时,院子里传来父亲熟悉的脚步声。轻快、沉稳。这是有什么好消息的节奏。“娘,这是我给人家干活人家送给我的,您尝尝”。父亲把四个玉米叶包着细麻线缠着三角形的东西递给正在忙活的奶奶。奶奶翻了一下油锅里的糖糕,把玉米叶(后来才知道叫粽叶)裹着的三角形东西剥开,一个洁白的米饭团象个大白胖小子一样呈现在面前。我偷偷咽了下口水,心想,这是什么?一定很好吃吧。


午饭时,一家人坐在一起,桌子上除了糖糕和每人面前一碗肉丝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四个洁白的米饭团了。父亲告诉我们,干活那家人说给四个是希望我们四季平安 ,日子越过越甜。奶奶让父亲再去干活时谢谢人家。我家七个人,米饭团分成八份。饭团里面竟然还藏着红枣和花生。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软糯香甜,根本不是大米做的(后来才知道这东西糯米做的,叫粽子)。就这一口,回味无穷,诱惑着童年的我。日子真的越过越甜。一直到今天,大枣、花生、糯米、白糖成了我挥之不去的端午记忆。软糯香甜的端午粽伴我度过每一年的端午节。


只想净净地读一本好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最好的!

端午节一到,最想说和最想吃的可能就是棕子了。中国是棕子之发源地,各种各样的造型、用料和味道应用尽有,五花八门,但有一个相同的那就是用糯米做主要原料。!

说到粽子,粽子的馅料和味道,你喜欢的味道?客观的说:我品尝过了很多地方的粽子,各地的棕子都很好吃、都具备了当地的特色,吃起来很爽口、也很健康绿色,有甜味的、也有咸味的,而且馅料也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来说说一种咸甜双并的棕子,朋友们也许有吃过、也许还没有吃过?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各种咸甜双并味道的棕子供大家一起分享:

这种棕子出自于广东潮汕地区,大家也许比较清楚,潮汕地区是著名的美食之乡,小吃特色极具丰富,在众多特色小吃中,棕子是比较让人喜爱之一,本人也是非常喜爱吃这棕子了!这种棕子是用清洗干净然后经过滚水煮凉干后做为外包的,里面的馅料有:糯米、五花肉、绿豆沙、蛋黄、莲子、虾仁等调配而成的,其中的绿豆沙是甜的,经过几个小时的煮熟后就可以出锅了,这种棕子六成是甜味,四成是咸味,吃起来油而不腻,润滑爽口,有3块钱到10块钱大小不等。这种棕子确实比较好吃!适应于任何人、任何口味,值得大家品尝的舌尖上的美味!

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增、而且颜色鲜艳的潮汕双拼棕子!

百说不如一尝试!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谢谢大家!


圣洁飘香

端午是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

端午是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

解开粽叶,就解开了诗和远方。起初,五月初五,时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屈子的躯体,纷纷投粽入江。后来,吃粽子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俗。古代诗人兴之所至的诗里行间,自然少不了这一舌尖上的美食。

唐玄宗李隆基的“四时花精巧,九子粽争新”,留下了端午食九子连粽(中)的吉祥食俗。唐代诗人姚合写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诗句,说明吃粽子俨然成为大众普遍风俗。宋代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道出了粽子的新品种“艾香粽子”。

苏东坡品味了“蜜饯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宋代张耒的“水团冰浸砂糖裹,透明角黍松儿和”,透露了粽子可以冰镇“凉着吃”的食趣。清代林苏门的“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出了火腿肉粽的妙处。

(图片来自网络)


风月无边天为谁春

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又快到一年端午节了,粽子的种类繁多,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世界上,惟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说到吃,我的口味是不挑食儿,但是粽子例外。

上午刚发了一个和端午节相关的微头条,今晚就看到了这个最爱吃的粽子的问题,也算有缘。我想说的是,我是河南人,却不喜欢又甜又腻的这种北方口味的粽子。在#粽情端午#话题下,我不说假话了,我最喜欢吃的确实南派的粽子。---有肉有蛋的咸粽子。这个不是说不爱家乡的美食,是在是口味的偏爱而已。

我们家乡的粽子,主要还是以甜味为主的,千百年一直这样子的。主要的原料就是糯米,花生和红枣了,味道也很好吃,又甜又糯的,但是不敢吃多,会有肠胃撑涨感,一顿吃上几个河南粽子,管两天不饿。

赞完老家的粽子咱们开吃南派的粽子了,南咸北甜是主要的特色。最爱吃的广东粽子,是在南方上班的时候,记得那年在南方过的端午节,然后有公司派发的五花肉蛋黄粽。刚打开肉粽的时候吓我一跳,我说这里面有肥肉怎么吃的呀?看着别人津津有味的吃下,我禁不住的小口咬了一口。

我的天呀!真的太好吃了。没想到五花肉包的粽子也是这么的美味可口的啊。肉和蛋黄滑腻可口,但绝对没有那种肥肉的油腻感,可能是里面的蛋黄,糯米和各种豆类祛除了肥肉的油腻了吧?闻着粽叶的清香,咀嚼这蛋黄的咸香,你会觉得这种民间的美食,要是天天的吃到该有多好!

又快到201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真的还想吃南派的五花肉蛋黄粽啊。家里的甜粽就留给家人吃吧。现在家里开始准备端午节用的艾草了,艾草驱蚊驱虫驱邪,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祥纳百福!


农民妹子一枝花

我最爱吃的粽子就是老家那种特有的蜂蜜凉粽,每年的端午节大街小巷都是卖凉粽的。尤其是到端午节又是夏季很热的时候,来两个冰镇的凉粽,浇是一勺蜂蜜,咬一口那简直是太解馋了。这个凉粽是要把粽叶皮剥掉,把雪白的糯米粽放在碟子里,浇上蜂蜜才能吃起来爽。这个可是陕西特有的粽子吃法,所以到陕西一定要吃一下,保证你一吃就爱上。

以前这种粽子里什么馅料都没有,如今可是丰富的很,有豆沙,红枣,绿豆等等。可是我还是最爱那原味的不加任何馅料的糯米粽!永远吃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