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每年约有5.41万名0-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48名,即三辆49座大巴的人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的数据太让人震惊!

148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但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148是3辆49座的大巴人数,也相当于一架波音737飞机失事的伤亡数字! 2014年马航失联事件还如在昨天,古巴飞机坠毁又一次刺痛人们的神经,意外每一天都在发生,而我们的孩子准备好应对措施了吗?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没有准备好的不只是孩子,还有家庭、学校和社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家庭单元人数递减,居住环境的大大改变(孩子们没了自由活动的院子,胡同孩子们的结伴玩耍,取而代之的是对门相见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双职工父母养育孩子的外力支持功能削弱,父母外出务工人数增加,所谓不输在起跑线的"唯智能中心主义"的影响(孩子们的时间被一个又一个兴趣班分解),导致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二胎政策放开之前,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出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对孩子给予了360度的安全防护,看似是好事儿,实则严重削弱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也因为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的安全也极其重视,孩子磕着碰着了,幼儿园和学校老师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幼儿园和学校老师只好严密监控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孩子们的课间活动,却让孩子们的自护能力进一步丧失。

面对危险和伤害,孩子们往往束手无策,不仅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而且缺乏基本的自我防护能力。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中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实际调查数据让家长忧心

"中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普遍不高,全国平均分只有73.5分……"2018年5月23日上午,在"中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接力出版社发布了一组让中国家长担忧的数据。这组数据也同样印证了如上的观点。

调查报告涉及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平均分达到优秀(调查问卷总分100分,按80分为优秀)。也许你想说73.5分及格了,但少年儿童的安全自护能力直接关乎生命,稍有疏忽和闪失,就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在这项能力上,及格远远不是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的数字。73.5分说明全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培养仍然形势严峻,需要引起广大家长和相关教育工作者、服务机构更高度的重视。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专业自护知识严重缺乏,野外生存能力最差

在八大安全自护能力方面,与日常知识相关的安全自护能力相对较强,得分在80分以上,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操作和实践的安全自护知识方面相对较差,但野外生存能力得分最低,在及格分附近徘徊。这一现状背后既有中国人长期缺乏野外探险的习惯和观念原因,也有我们对孩子过度保护等方面的原因。

然随着孩子的长大,也许有一天他会想挑战自己,穿越鳌太线或穿越长白山,如果没有足够野外生存知识的获取途径,那些北大驴友挑战自我而导致失踪的事件将会不断地上演。我们辛苦养育、培养成才的孩子,就这样陨落自己的生命,只是想想都会痛心不已。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调查报告还显示,安全自护能力高低与年龄的大小并不成正比,这个结果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反馈。通常,老师和家长会认为孩子长大了,会自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显然这只是一个想象,孩子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自动获得自护能力,还是需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主阅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安全自护教育需要贯穿全年龄段,需要时时学,年年学,用安全自护知识逐渐武装孩子们的大脑,用安全自护实践强壮孩子们的肢体。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千护万护,不如教会孩子自护!

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接力出版社的调查得到了各地媒体、全国60多所学校、家长们、学生们的支持,由此可见大家对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注和重视的,特此感谢,未来我们一起努力。

大数据告诉你: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的缺失到底有多严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