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李根萍

"風來蒿艾氣如燻,使君原是此中人。"端午節臨近,南京大街小巷又聞艾葉香。我特意買了一把,放在鼻子下聞聞,這熟悉的味道,令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故鄉,憶起過母親包的香香甜甜的粽子,還有端午節的種種風俗。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我們贛西萍鄉,端午節插艾草是節日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晉代《風土誌》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每年端午節臨近,母親就會讓我幫她採艾蒿。艾蒿,在我們山村猶如一個個無人看管的野孩子,溝邊山坡,路旁屋邊,遍地生長,葳蕤叢生。這不,在我家菜園的籬笆下面,恣意長著一片片茂盛的艾蒿,平時無人問津,任它自由生長,只有過節的時候,人們才會關注它,揮鐮舉刀,砍回一大堆。這下可派用場了,猶如遺棄一根不起眼的木料,瞬間被木匠看中,頂上大用了。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碧綠的艾葉堆在院子裡,我精心挑選一些,插在正門和後門兩邊的門框邊,有的人家插在門楣上,這個沒有統一。我家樓下每個窗戶的兩邊,母親也要我插上艾蒿。山裡一陣微風吹來,吹得艾蒿不停地晃動,讓我不由憶起《水滸傳》中山林裡迎風朝展的一面面酒旗。我們家鄉管艾蒿叫"旗艾"。不過這酒旗多是黃色的,大抵過去寓意酒的顏色,而這"艾蒿旗"或許就是端午節的節旗吧,艾蒿晃動,寓意節日快到,又可大飽口福了。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為何平時不插艾蒿,偏偏要等端午節來臨時插呢?兒時好奇,就問母親。母親告訴我,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古時人們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家門口掛幾株艾草,讓其特殊的香味來驅病、防蚊、辟邪。

"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別看這艾蒿平時不幹起眼,可它的用處不少。多餘的艾蒿,母親就會將葉子摘下來,曬乾後貯存起來。要是我身上有癢或是長個癤瘡,她就會抓點艾葉放水中燒開,給洗上一二次澡,就能止痛除癢。艾蒿杆曬乾後,堆放在豬圈或牛欄裡,盛夏蚊子多,點上一兩根艾蒿杆,蚊子全薰跑了。

端午節前,母親會配製雄黃酒。從藥店裡買回幾包雄黃,與大蒜頭一併泡在酒裡,故稱為雄黃酒。這種酒勁大,打開瓶蓋直衝鼻子同。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在小孩子的額頭塗抹雄黃,可驅避毒蟲。有的還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平時要是蚊蟲叮咬,冒出紅皰,母親就用棉球沾點雄黃酒,給我擦一下,立馬見效。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故鄉還有個風俗就是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提神驅蚊避邪。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家鄉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不過,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過端午節主打還是包粽子。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

農家包的粽子,原料大都是自產的,我家也是如此。糯米是自家田裡種的,不需去集市購買。而包粽子的葉子,父親建新房時就在家門口的路邊,專門種了一片,葉子青翠闊大,鄰居都喜歡到我家來討要粽葉。每年節前幾天,家裡就熱鬧開了,母親帶著幾個姐姐先是浸糯米,因為浸泡的米容易煮熟,還會在水中加點石灰水,既調色,又能增加鹼的味道。爾後就是剪粽葉,泡粽葉,還要剪幾根棕樹葉,用來綁粽子,城裡因沒有棕葉,多是用細線或麻繩扎粽子。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糯米泡好,一切準備工作到位後,母親就會帶著姐姐包粽子,米倒在一個大盆裡,將曬乾撕成條狀的棕葉綁在倒立的長凳上,主要利於包紮。早些年,包粽子全是純米粽子,後來在每隻粽子里加顆紅棗,寓意家中紅紅火火;有時會加顆蜜棗,寓意生活甜甜蜜蜜,還有包豆子的,寓意代代好運……包粽子關鍵是要紮緊,鬆了在鍋中煮時會露出米粒,既影響美觀,還會失去味道。煮粽子同樣有講究,家鄉人會上山挖回一把"井柴",這種綠色的植物煮粽子既增香,更不容易變味,利於保存更長的時間。

母親包出的粽子遠近有名,味道正宗,白瑩如雪,香糯可口,其形狀呈錐形,還有菱形,簡直是一件手工的藝術品,捧在手裡不忍拆開,生怕破壞這件完美的作品。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我入伍到閩南漳州後,每個節日都不能回家。母親想兒了,一年端午節,特意包好一大袋粽子,坐兩天兩夜的火車,來到千公里遠的軍營望看我。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墨綠色的粽葉,隱約看到粽子細嫩的皮膚,那頂上瑪瑙似的紅棗更為她的嫵媚多情增添一道風景。咬開葉子,輕輕舔著糯米糰,粽子香便像向四周瀰漫開來,讓我陶醉其中。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這久違的味道,令我回到了故鄉,回到童年時代。連隊的戰友品嚐完這香甜的粽子,嘖嘖稱讚,多年後都念念不完。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幾個姐姐相繼出嫁後,每年端午節母親不再包粽子。因為萍鄉有個習俗,端午節女婿要給丈母孃家送節禮,結婚後首個節叫頭禮,頭禮不能馬虎,規定了樣數和數量。記得大姐結婚後的頭禮,姐夫用籮筐挑著一擔包子和粽子,送到我家,吃了好長時間才吃完。

往後的端午節,母親前兩天就會去鎮上趕次集,割幾斤肉,買條草魚,還買一些山貨,用來節日招待女兒女婿。那些日子裡,我喜歡眺望家門口正對面的山坳口,為的是盼著姐姐和姐夫出現,早點吃上粽子。母親幹活間隙,不時也會抬頭望望坳口,她不是想吃粽子,而是想女兒了,想自己的"小棉襖"了,更是想可愛的外甥了。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父親喜歡吃芒粽,這種粽子是圓形的,有筷子長,是用蘆葦葉包的,味道與粽葉包的不同,有種獨特的香味。大姐住在山區,家門口有條河,河邊長有大片的蘆葦。每年端午節前,她就會到河邊採蘆葦葉,這種葉子鋒利無邊,稍不注意就會劃傷手,每次採完葦葉,大姐的雙手都會劃傷多處。父親和母親都心痛女兒,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她去採,可大姐每年都會包許多葦葉包成的芒粽,當節禮送到孃家。如今想想,這那是一隻只普通的粽子啊,這分明是大姐一片純真的孝心!

異鄉遊子聞艾香,自然而然憶故鄉

7年前,父母相繼去了天國,大姐也早離我們遠去。每年在異鄉插艾蒿時,我就會憶起他們,憶起一家人端午節團圓溫馨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