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李根萍

"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端午节临近,南京大街小巷又闻艾叶香。我特意买了一把,放在鼻子下闻闻,这熟悉的味道,令我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忆起过母亲包的香香甜甜的粽子,还有端午节的种种风俗。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我们赣西萍乡,端午节插艾草是节日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每年端午节临近,母亲就会让我帮她采艾蒿。艾蒿,在我们山村犹如一个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沟边山坡,路旁屋边,遍地生长,葳蕤丛生。这不,在我家菜园的篱笆下面,恣意长着一片片茂盛的艾蒿,平时无人问津,任它自由生长,只有过节的时候,人们才会关注它,挥镰举刀,砍回一大堆。这下可派用场了,犹如遗弃一根不起眼的木料,瞬间被木匠看中,顶上大用了。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碧绿的艾叶堆在院子里,我精心挑选一些,插在正门和后门两边的门框边,有的人家插在门楣上,这个没有统一。我家楼下每个窗户的两边,母亲也要我插上艾蒿。山里一阵微风吹来,吹得艾蒿不停地晃动,让我不由忆起《水浒传》中山林里迎风朝展的一面面酒旗。我们家乡管艾蒿叫"旗艾"。不过这酒旗多是黄色的,大抵过去寓意酒的颜色,而这"艾蒿旗"或许就是端午节的节旗吧,艾蒿晃动,寓意节日快到,又可大饱口福了。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为何平时不插艾蒿,偏偏要等端午节来临时插呢?儿时好奇,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古时人们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家门口挂几株艾草,让其特殊的香味来驱病、防蚊、辟邪。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别看这艾蒿平时不干起眼,可它的用处不少。多余的艾蒿,母亲就会将叶子摘下来,晒干后贮存起来。要是我身上有痒或是长个疖疮,她就会抓点艾叶放水中烧开,给洗上一二次澡,就能止痛除痒。艾蒿杆晒干后,堆放在猪圈或牛栏里,盛夏蚊子多,点上一两根艾蒿杆,蚊子全薰跑了。

端午节前,母亲会配制雄黄酒。从药店里买回几包雄黄,与大蒜头一并泡在酒里,故称为雄黄酒。这种酒劲大,打开瓶盖直冲鼻子同。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小孩子的额头涂抹雄黄,可驱避毒虫。有的还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平时要是蚊虫叮咬,冒出红疱,母亲就用棉球沾点雄黄酒,给我擦一下,立马见效。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故乡还有个风俗就是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提神驱蚊避邪。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家乡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不过,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过端午节主打还是包粽子。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

农家包的粽子,原料大都是自产的,我家也是如此。糯米是自家田里种的,不需去集市购买。而包粽子的叶子,父亲建新房时就在家门口的路边,专门种了一片,叶子青翠阔大,邻居都喜欢到我家来讨要粽叶。每年节前几天,家里就热闹开了,母亲带着几个姐姐先是浸糯米,因为浸泡的米容易煮熟,还会在水中加点石灰水,既调色,又能增加碱的味道。尔后就是剪粽叶,泡粽叶,还要剪几根棕树叶,用来绑粽子,城里因没有棕叶,多是用细线或麻绳扎粽子。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糯米泡好,一切准备工作到位后,母亲就会带着姐姐包粽子,米倒在一个大盆里,将晒干撕成条状的棕叶绑在倒立的长凳上,主要利于包扎。早些年,包粽子全是纯米粽子,后来在每只粽子里加颗红枣,寓意家中红红火火;有时会加颗蜜枣,寓意生活甜甜蜜蜜,还有包豆子的,寓意代代好运……包粽子关键是要扎紧,松了在锅中煮时会露出米粒,既影响美观,还会失去味道。煮粽子同样有讲究,家乡人会上山挖回一把"井柴",这种绿色的植物煮粽子既增香,更不容易变味,利于保存更长的时间。

母亲包出的粽子远近有名,味道正宗,白莹如雪,香糯可口,其形状呈锥形,还有菱形,简直是一件手工的艺术品,捧在手里不忍拆开,生怕破坏这件完美的作品。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我入伍到闽南漳州后,每个节日都不能回家。母亲想儿了,一年端午节,特意包好一大袋粽子,坐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千公里远的军营望看我。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隐约看到粽子细嫩的皮肤,那顶上玛瑙似的红枣更为她的妩媚多情增添一道风景。咬开叶子,轻轻舔着糯米团,粽子香便像向四周弥漫开来,让我陶醉其中。禁不住这诱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团在我的唇齿之间留连,滑嫩的红枣也在我口中默默绽放香味,这久违的味道,令我回到了故乡,回到童年时代。连队的战友品尝完这香甜的粽子,啧啧称赞,多年后都念念不完。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几个姐姐相继出嫁后,每年端午节母亲不再包粽子。因为萍乡有个习俗,端午节女婿要给丈母娘家送节礼,结婚后首个节叫头礼,头礼不能马虎,规定了样数和数量。记得大姐结婚后的头礼,姐夫用箩筐挑着一担包子和粽子,送到我家,吃了好长时间才吃完。

往后的端午节,母亲前两天就会去镇上赶次集,割几斤肉,买条草鱼,还买一些山货,用来节日招待女儿女婿。那些日子里,我喜欢眺望家门口正对面的山坳口,为的是盼着姐姐和姐夫出现,早点吃上粽子。母亲干活间隙,不时也会抬头望望坳口,她不是想吃粽子,而是想女儿了,想自己的"小棉袄"了,更是想可爱的外甥了。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父亲喜欢吃芒粽,这种粽子是圆形的,有筷子长,是用芦苇叶包的,味道与粽叶包的不同,有种独特的香味。大姐住在山区,家门口有条河,河边长有大片的芦苇。每年端午节前,她就会到河边采芦苇叶,这种叶子锋利无边,稍不注意就会划伤手,每次采完苇叶,大姐的双手都会划伤多处。父亲和母亲都心痛女儿,千叮咛万嘱咐,不让她去采,可大姐每年都会包许多苇叶包成的芒粽,当节礼送到娘家。如今想想,这那是一只只普通的粽子啊,这分明是大姐一片纯真的孝心!

异乡游子闻艾香,自然而然忆故乡

7年前,父母相继去了天国,大姐也早离我们远去。每年在异乡插艾蒿时,我就会忆起他们,忆起一家人端午节团圆温馨的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