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受傷後,為何多數活不下來?大部分都是這樣死的!

​在一些古代戰爭的電視劇中,將軍往往身中數刀或數箭都可以若無其事的繼續戰鬥,而士兵被刀砍,或者中了一箭之後,就會一命嗚呼,如此表現形式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表現出主角的英勇,那麼在古代真實的戰場上,被刀砍中或者身上中箭了,真實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古代士兵受傷後,為何多數活不下來?大部分都是這樣死的!

冷兵器時代,用於遠程攻擊的最常見的就是弓箭,近戰則可以使用長槍,刀等好幾種武器。古代兩軍作戰前,一般都會先來幾輪的齊射,因為弓箭確實殺傷力很大。

由於古代是向上射箭,呈拋物線射中對方,往往被射中的人都是頭部或者胸部中箭,沒有防護的時候,傷亡率還是挺高的,後來經過發展,為了保護士兵,一般都會給士兵配備有盾牌,鎧甲和頭盔等防護用具。

古代士兵受傷後,為何多數活不下來?大部分都是這樣死的!

但是普通士兵的裝備還是比較簡單,防護能力差,這種情況下被射中致命部位肯定會有非常高的致死率。但是由於古代作戰是在一場戰爭徹底停止之後才會開始處理傷員,那麼沒有被射死,但是已經中箭的士兵,還要參加接下來的近戰。如魏國名將夏侯淳眼部中箭,還是繼續戰鬥就是很好的例子。

近戰在電視上的表現方式就是雙方拿刀對著砍。有防護的就是一手刀一手盾牌。排好陣型之後出戰。都說刀槍無眼,不知道會被敵人擊中哪個部位。這時候只要不是被砍到致命部位的都不會馬上死去,但是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外傷。

古代士兵受傷後,為何多數活不下來?大部分都是這樣死的!

其實古代士兵死亡率高並不是因為敵人箭法高使人當場致死,也不是刀法無敵一刀砍中致命部位。這麼高的死亡率是因為古代醫療水平很低,而且很多戰爭並沒有攜帶正規的軍醫,看一些古代的資料上,就曾經有軍醫還用土木燒成的灰來士兵止血,這樣的方法會導致在縫合術出現之前,很多士兵的死亡於大出血。

而且古代也沒有麻醉劑,處理傷口的時候士兵都是硬生生的挺著,有的就被活活的疼死了。沒有被疼死的還要在沒有消毒劑的情況下等待感染的發生,很大一部分士兵是死於傷口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