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前興義興仁安龍義龍城區範圍內將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20年底前兴义兴仁安龙义龙城区范围内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完善設施

建立相配套的收運體系

6月12日,在興義市富興東路,王先生毫不猶豫地將食品包裝袋,扔進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內。王先生說,前幾年,興義剛安裝具有“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識的垃圾箱時,每次扔垃圾都會仔細地想一想,手裡的垃圾,到底屬於哪一類。“但後來發現,環衛工人將所有垃圾都倒入一輛清運車內運走,根本沒區別。”

“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首先要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配套的收運體系。”據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科負責人王娜介紹,目前我州的垃圾收運體系不夠健全,而農村的垃圾箱、垃圾池等垃圾收集設施還未實現全覆蓋。

“就興義市區來說,街道兩旁的垃圾箱只簡單的分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並不能滿足真正的垃圾分類的需求。”王娜說,即使只是這樣簡單的區分,但長期以來,從市民投放垃圾,到環衛部門清運垃圾,都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2020年底前,在興義市、興仁縣、安龍縣、義龍新區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積極鼓勵和支持其他有條件的城鎮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工作。

增強意識

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居民社區將通過設立宣傳欄、垃圾分類督導員等方式,引導居民單獨投放有害垃圾。針對家庭源有害垃圾數量少、投放頻次低等特點,或將在社區設立固定回收點或設置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有害垃圾,由居民自行定時投放,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等負責管理,並委託專業單位定時集中收運。

引導居民將濾出水分後的餐廚垃圾單獨收集、定點投放。有條件的地方或將在居民社區設置專門設施對餐廚垃圾就地處理,或由環衛部門專業企業採用專用車輛運至餐廚垃圾處理場所,做到“日產日清”。鼓勵居民將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和處置。

與此同時,將加強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包括環衛工人、垃圾清運人員等,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學習和了解。

“實施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逐步推進,我們也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王娜說,值得高興的是,興義的部分幼兒園已開設了垃圾分類的相關課程,告知孩子垃圾分類的類別及好處,從小培養孩子的垃圾分類意識。

垃圾,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環境保護,涉及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制約因素。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促進資源回收利用,能夠有效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鄉村村容村貌整治效果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水平。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正式拉開了我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的序幕。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發佈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基本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公共機構普遍實行垃圾分類。

近日,《黔西南州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出臺,給出了推進我州垃圾分類的總體路線圖。

鼓勵培育

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

“垃圾分類,最終是為了資源再利用。”王娜介紹,目前我州是採取三級聯運的模式進行垃圾收運。就是將村裡的垃圾收運到鄉鎮,再從鄉鎮收運到縣,最後由縣裡統一將垃圾收運到位於義龍新區的鴻大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理。“鴻大垃圾發電廠平均每天處理垃圾約900噸。”

在王娜看來,雖然垃圾焚燒發電實現了資源再利用,但資源再利用的方式比較單一。“光從垃圾焚燒來看,如果沒有塑料和重金屬摻入,焚燒所排放的氣體,以及所產生的飛灰等顆粒物,清潔度會更高,飛灰可用於生產水泥,廢渣也可以再利用。”

此外,塑料可以打製成塑料顆粒再利用,清潔度較高的易腐垃圾可以用來生產化肥等。“如果我們有較好的垃圾分類體系,市場將更廣闊,將會有更多的垃圾回收企業入駐。”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州將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推進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的銜接,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探索垃圾分類回收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鼓勵在公共機構、社區、企業等場所設置專門的分類回收設施,開展綠色回收“五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園區、進商場)活動。

加快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健全非工業源有害垃圾收運處理系統,鼓勵支持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回收處理,確保分類後的有害垃圾得到安全處置。建立健全餐廚垃圾處理監督管理制度和體系,嚴厲打擊和防範“地溝油”生產流通。

統籌規劃建設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利用設施,鼓勵義龍新區等積極探索建立集垃圾焚燒、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處置於一體的生活垃圾協同處置利用基地,安全化、清潔化、集約化、高效化配置相關設施,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利用、廢物處置的無縫高效銜接。

通過引入、合作、重組、兼併等方式,加快培育專業化龍頭企業,推動再生資源規範化、專業化、清潔化處理和高值化利用。

到2020年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類別及

相關要求

有害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廢礦物機油及其包裝物等。

投放暫存。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則,設立專門場所或容器,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收集、暫存,並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誌。對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39號)的品種,應按要求設置臨時貯存場所。

收運處置。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危險廢物運輸、處置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鼓勵骨幹環保企業全過程統籌實施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尚無終端處置設施的城市,應儘快建設完善。

易腐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投放暫存。設置專門容器單獨投放,除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可設置敞開式容器外,其他場所原則上應採用密閉容器存放。餐廚垃圾可由專人清理,避免混入廢餐具、塑料、飲料瓶罐、廢紙等不利於後續處理的雜質,並做到“日產日清”。按規定建立臺賬制度(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外),記錄易腐垃圾的種類、數量、去向等。

收運處置。易腐垃圾應採用密閉專用車輛運送至專業單位處理,運輸過程中應加強對洩露、遺撒和臭氣的控制。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餐廚垃圾運輸、處理的監控。

可回收物

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舊傢俱、廢舊書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

投放暫存。根據可回收物的產生數量,設置容器或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必要時可設專人分揀打包。

收運處置。可回收物產生主體可自行運送,也可聯繫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上門收集,進行資源化處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三類外的其他生活垃圾按現行辦法處理,設置容器、定點投放,按現有收轉運渠道進入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