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銀行理財是我們最熟悉的理財產品。由於銀行理財收益相對較高,風險較低,特別是很多銀行理財還承諾保本,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

但4月出臺的資產新規,要求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未來一兩年保本理財產品將完全退出市場。

這意思是,以前的理財產品利息不夠或者虧本了,銀行必須自己掏錢給你兜底。

而以後銀行理財不得承諾保本收益,你如果虧本,銀行可以不負任何責任。

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沒有了保本保息產品,這使得結構性存款變得異常火爆。

結構性存款並不是什麼創新產品,過去幾年來一直都有發售,但推廣的少。

而現在保本理財產品沒有了,銀行為了防止大批客戶流失,開始大力推廣。

結構性存款本質上其實是理財產品而非存款,因名稱裡帶“存款”兩字有誤導性,銀監會已經不讓銀行使用這個說法了,銀行一般換稱之為保本/部分保本結構性投資產品。

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結構性存款=基礎存款+金融衍生品

有基礎存款,可以確保本金不會出問題。產品存到期滿,去取回本金就好。

而金融衍生品,這個東西的風險客觀存在,收益可高可低。取決於掛鉤金融價格的市場表現,表現好的話,你就會獲得較高的一個收益率,表現不好的話,收益率就可能低於銀行存款利率。

另外,結構性存款作為理財產品,銀行必然要賺管理費,常見的管理費標準是在年化0.3%這個水平,銀行旱澇保收。

結構性存款門檻低,5萬、10萬都可以購買。適合錢不多,又想追求保本,還想追求比較高的收益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並不是活期,而是有固定期限的理財產品,3個月-5年期限都有。我們在購買之前必須認真閱讀產品期限,因為結構性存款在存續期是無法提前支取的,必須到期才能支取。

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除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也比較熱門。

但與結構性存款相比,大額存單門檻較高,個人20萬起,機構1000萬起。

如果你有足夠的本金,並且近期沒有投資的打算,可以選擇大額存單,幾乎沒有風險,不過收益偏低。

按目前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速度,大額存單的利率未來還有上漲空間,但一定會比不保本的銀行理財低。

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了?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瞭解一下

在投資理財多元化的時代,銀行理財和保險產品依舊是保本和避險的選擇。未來要想買保本理財怎麼辦?目前來看,結構性存款或許是很好的替代品。

對於銀行理財,你怎麼看?

花貓財經,以普通人視角,一覽財經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