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架隐身战机交付,180处缺陷难解决,给歼20提了个醒

6月11日,据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网消息,该公司生产的第300架F-35型隐身战机交付用户。除去提供给美国盟友的战机数量,如果在加上美国现役的F-22隐身战机数量,美军目前拥有的隐身战机数量超过了400架。但是,这只是F-35战机订单的一部分,它目前的计划生产总数超过了1000架。

300架隐身战机交付,180处缺陷难解决,给歼20提了个醒

面对如此大的需求量,F-35战机因此而拥有了一项量产计划,这要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未来12年内,每年至少生产77架F-35战机。2023年及之后的6年内,其产量会达到最高峰,每年将生产105架F-35战机。届时,每年的耗资会达到134亿美元。可是作为拥有世界上订单规模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的战机,F-35隐身战机仍然拥有大量设计缺陷并亟待解决。

美国政府问责局就对F-35项目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称,截止到今年的1月,F-35隐身战机项目中,有966处“公开缺陷”。并且根据美国国防部当前的计划,这些缺陷中有180处很难在实施量产计划前得到解决。这就意味着,要么推迟F-35隐身战机量产计划的实施日期,要么这些带有缺陷的量产机在生产出来后,为其专门开辟一条生产线完成缺陷修复工作。无论实施哪种方案,F-35战机的成本仍会被再次提高。尽管根据现在的趋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望在2020年前将F-35A型战机的成本降低到8000万美元,但距离最初单机3000万美元的设想,有着巨大的、难以跨越的差距。

300架隐身战机交付,180处缺陷难解决,给歼20提了个醒

F-35战机所面对的难题,倒是给我国歼-20战机以及在研的歼-31战机提了个醒,让我们认清并坚持我国目前的军工发展道路,因为它是十分正确的。我国向来在军工领域,采用“小步快跑”的研发模式。先是在现役装备上进行小范围改进,积累每一处改进的实际数据,然后将这些改动综合到下一代装备上,以减少下一代装备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在原型机基础上,不断修改细节,试验同类装备的不同改型,最终选定可靠方案。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在研制武器装备过程中,出现数量众多、甚至严重威胁安全的设计失误,避免出现严重的科研资金浪费现象。

300架隐身战机交付,180处缺陷难解决,给歼20提了个醒

根据多方消息,目前我国歼-20战机大概只装备了一个旅,并且产量仍然不高。相较于美国超过400架隐身战机的庞大机群来说,我国的隐身战机部队规模很小,但有着不小的发展潜力。今年的2月9日,歼-20战机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这只是歼-20战机第一批次的列装。后续型号批次的歼-20战机,将会继续“小步快跑”,做出包括换装国产涡扇-10B发动机、加装矢量喷口等改动。这样既能满足我国基本的国防需求,也能迅速提升我国军工实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做出更多实质性的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