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麼沒有把孝莊給送人?

皇太極為什麼沒有把孝莊給送人?

孝莊是蒙古科爾沁草原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從小就長的特別出眾,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顆明珠。她貴族的身份,註定了她的婚姻是不由她自主的,也註定了她要通過自己給自己的部落帶來強大的力量。

科爾沁草原和滿洲世代聯姻,皇太極也需要蒙古部落的支持。為了完成他父親努爾哈赤的大願,皇太極需要在攻打明朝的時候能夠後顧無憂。於是與蒙古聯姻結盟是最好的選擇,他早就迎娶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哲哲為自己的大福晉。可是和哲哲在一起多年,只生了一個女兒,這對皇太極和科爾沁都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在他們看來,最牢固的盟約基礎就是皇太極和哲哲能夠生下一個帶有滿洲和蒙古兩族血脈的繼承人。可是哲哲肚子不爭氣,不孕多年,好不容易懷了,卻只是個女兒。於是這個時候,已經長到十三歲的孝莊就在兩族的考慮範圍內了。

不要覺得十三歲還小,草原的人們吃的都是牛奶和肉,因此發育很早,實際上十三歲對於草原的女人來說,出嫁的女人已經有點偏大了。所以孝莊與皇太極的婚姻,其實就是一場政治交易。孝莊嫁給皇太極唯一的目的就是生下一個兒子,生下一個帶有兩族血脈的繼承人。科爾沁的女人從小就知道,部落養大了她們,給了她們最好的一切,她們出嫁後要為自己的部落謀取更大的福利。所以孝莊對於自己嫁給自己姑父,並不是人們想的那樣,把她和多爾袞拆散了。

那個時候外族根本沒有親族不通婚的規定,他們的兩性關係其實是很混亂的。所以姑侄共侍一夫在我們看來很難接受,在當時是很普遍的事情。

孝莊是個很聰明的女人,所以對於嫁給皇太極不會有任何不滿,她只會籠絡住皇太極,生下兒子。所以孝莊之所以會嫁給皇太極,雖不是因為愛情,但卻是兩族共同期望的。

孝莊文皇后一生培育、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君主,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她有能力吧又為皇太極生了一個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