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是难得的良田。中国的历史也开始于黄河流域,直到北宋完结,黄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但是黄河母亲又被很多人称为恶龙,由于黄河河水中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每隔几年就会堵塞河道,泛滥成灾。古代中国人受限于简陋的技术条件,对黄河的治理只限于加固堤坝这一措施,每次河道淤积人们就垒高一层堤坝,每垒高一层堤坝黄河就高出地面一截。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这样一来黄河就成了悬在空中的地上河。当堤坝加无可加,或者中央政府无力维持堤坝质量的时候,黄河就泛滥成灾。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从黄河河道中涌出的河水如同从天而降,所到之处无不成为一片汪洋。沿河的农田和城镇无一能够幸免。据史料记载,黄河从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到建国,造成黄河改道的大洪水就有十数次,至于黄河局部地区的洪水就无法统计了。从黄河上游到入海口,几乎每年都有局部地区因为黄河河道淤积发生洪水。

历朝历代都对黄河伤透了脑筋。几乎每位皇帝都能收到黄河地区遭受洪水灾害的奏折。现在的开封城曾经七次被黄河洪水淹没,每当洪水退去,人们都会选择来到河道周边种植农作物。就算人们明知道黄河不会消停,没准两三年之后又会爆发更猛烈的洪水,人们还是固执的来到黄河沿岸搞生产,这是为什么呢?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对种植业来说,最终要的资源就是足够充沛的水和肥沃的土地。由于科技的限制,普通平原地区如果没有河流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水资源,和可能在辛苦种植了庄稼之后遭遇干旱。

而比水分更为重要的就是土壤是否肥沃。一块肥沃的土地会比贫瘠的土地产出高数倍的粮食。没有现代的化肥和农药,想获得更高的农作物产量就只有寻找天然肥沃的土地。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而黄河流域自然不缺水源。就算天气再炎热,再干旱,黄河流域都不会缺水,这里不来洪水就不错了。只要通过简单的改造,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就能来到农田中灌溉农作物。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能看到古人摆祭坛求雨,这些求雨的地方没有一个是黄河流域的。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黄河每次泛滥都会把河底的淤泥带上岸,或者黄河改道,曾经的河底直接就变成河岸。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这些来自河底的淤泥可是难得的肥沃土壤,比施肥的农田都肥沃。别的地块可能在刚开垦的时候很肥沃,但是种植了几年之后就完了,但是黄河流域不然,种了几年之后洪水带着河底的淤泥一来等于是翻新了一遍。全中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地块搞种植。

黄河下游天灾不断,为什么还有人赖着不走?

所以黄河虽然经常泛滥,每次泛滥都伤亡惨重,但是人们依然对这些区域情有独钟。洪水来一次,人们跑一次,洪水退了,人们就回来。哪怕黄河在人们的头上悬着,就是舍不得这块肥沃的农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