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還未上映便賺足眼球,快人一步鎖住一眾95後文藝男女的心。這部票房、評價、關注度均可與《美人魚》媲美的文藝片,在今年初夏,開出了一朵妖豔的花。

認識奶茶劉若英,相信很多人都是從她溫婉細膩的治癒系歌聲中開始。作為音樂界一顆耀眼的星,奶茶卻是以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在1995年出道。

而今年,她帶著首部導演作品《後來的我們》出現在大眾熒屏。這部由井柏然、周冬雨主演的文藝影片自從4月28日上映至今,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是高歌猛進一路向前。本被業界預估1億票房已是滿意,但截至5月3日,上映6天已收穫10.22億票房,以絕對優勢碾壓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影片整體上映數據_截至5月3日 16時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貓眼”實時票房榜_5月3日16時

01上映前的營銷推廣,贏在了起跑線

有人拿周星馳的《美人魚》跟奶茶的導演處女作做對比,因為他們在上映的第一天都收穫了相近的票房。但其實,對比人氣超高的《美人魚》,這部小文藝片其實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美人魚》vs《後來的我們》上映收入票房對比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美人魚》vs《後來的我們》想看人數趨勢圖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電影主題曲網絡熱度

02上映日,惡意退票事件把影片推到風口浪尖

4月28日上映當晚,影片再度”爆紅“。可大大出乎意料的是,這部文藝片竟然也玩起了票房造假。微博博主“電影票房”首先公佈這一信息。他稱:不少影院大規模、集中式出現第三方購票後的退票現象,且退票比例超出了正常經營範圍。其中舉例,武漢萬達影城退票4342張,東莞萬達影城則退票2800張。隨後,這一事件快速吸引大量媒體跟蹤,粉絲圍觀。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電影票房:說真的,就目前我瞭解的情況,只能說真不愧是互聯網時代,手法真是甩開以前前輩十八條街,還能壓住曲線鋪開,要不是玩太過,弄得各大影院自曝,還真發現不了。

隨後,【貓眼】和【淘票票】加入,事件開始像滾雪球一樣,愈演愈烈▼

❶ 4月29日凌晨,貓眼平臺發文稱,該平臺已捲入惡意刷票並集中大量退票,共計退票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元;

❷ 4月29日晚間,貓眼再次發聲,稱退票訂單中有54%的訂單確定為用戶正常改簽行為,剩餘的46%退票訂單中有部分確定為惡意刷票,疑似黃牛行為;

❸ 5月2日,淘票票發聲,從後臺的退票率和改簽率來看,《後來的我們》售票數據的確存在非常理能解釋的異常。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約談影片出品方、發行方,初步認定該片的確存在異常的大規模刷票退票行為。而劉若英本人也隨即發聲,已高度重視退票異常事件,並表示希望事件能被快速徹查清楚,同時能迴歸到電影本身進行探討。

走到這裡,這件喧喧鬧鬧的刷退票事件算是暫時消停了下來。淘票票和貓眼都啟動了封鎖退票渠道的功能,遏制這種影響市場秩序的行為。網絡上觀眾的關注點也似乎重新聚焦到關於電影劇情、演員演技、社會現實折射、倫理三觀的討論上,如劉若英導演說的那樣:迴歸到電影藝術本身的探討。

03為什麼要惡意刷票,惡意退票?

有人說,這次事件其實是光線傳媒發起的一種資本運作操控手段。

為何這麼說?

眾所周知,電影上映前通過製造高預售高票房,可以提高院線對影片的排片佔比,擠壓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另外一方面,在上映前零成本退票,回收成本的同時也可以拉高市場對影片的期待值,可謂一石二鳥。這算是電影圈裡一種隱形又透明的炒作手段。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反觀這次事件,其實有2個關鍵角色需要關注:貓眼文化、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在2017年9月完成了對貓眼文化的投資控股,持有貓眼30.11%的股權。貓眼則是《後來的我們》這部影片的聯合出品方和宣發方,這意味著,對於這部文藝片而言光線傳媒在背後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究竟是不是光線主導了這麼一場鬧劇,我們無從判定。但可以肯定,通過這樣的炒作方式,《後來的我們》收穫高票房,受益方無疑有貓眼,當然還有光線傳媒。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從光線傳媒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到,2017年其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為6.48%,而2015年,這一指標的數值為25.06%。對比之下,天壤之別。除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速放緩,淨利潤增長也不樂觀。2017年淨利潤直接由上一年的84.27%跌至10.02%。有機構分析,公司傳統電影業務的增速下滑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貓眼的瘋狂燒錢,巨大的票補壓力,是影響公司主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綜上,似乎可以理解,電影產業後端的生產方何以如此看重“票房”了吧。再進一步理解:《後來的我們》這場仗,光線是勢必要“取勝”的。

04票房造假不新鮮,新鮮的是壟斷悄然出現

近年來,網絡購票平臺成為主流。退票政策便成了票房造假的有利工具。這樣的事件的確屢見不鮮。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❶ 2015年,《捉妖記》出現“幽靈場”、“10分鐘場“,製片方通過製造公益場次為票房貢獻4042萬元,以24.28億元總票房優勢超過《速7》0.02億元。而最後,這場事件卻被央視踢爆:公益放映一場僅10分鐘,且凌晨還滿場。這無疑也是一次赤裸裸刷票房計劃;

❷ 2016年,《葉問3》發生票房造假事件。半夜場次的電影票高價售罄、排場之間僅隔5分鐘、場次黃金位置留空,邊角位置售空……這種種操作轟炸出8000萬的假票房,在當時可謂駭人聽聞;

❸2017年,《三生三世》主演粉絲為了避免電影因票房慘淡被電影院下線、換片而提前購買某場次少量票,用這種“鎖場”的行為來保證排片率,成為變相票房造假的新做法。

電影製片人 袁冰濤:

“票房造假在電影圈不算新鮮事,只不過以前大部分電影用的方式比較老實。”製片方、合作方、出品方都可以包場,為的是製造聲勢。電商興起後,會在首映日先買下一部分電影票屯著,之後低價讓大家搶票,其中的差價通常由電商或片方補貼。雖然票價低,但是銷售面廣,造成票房火爆的假象來吸引更多觀影人群。後來發展出半包場,製片方或者發行方買下部分場次,占上座,然後大量送票,造成大量空場。”

回到《後來的我們》這起票房造假事件,有一個看點是:中國電影市場經歷過去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伴隨而來的票房造假手段也出現了“新玩法”。過往強勢的院線已經成為弱勢一族,掌控權已經跳到製片方、發行方,甚至是票務平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網絡購票成為主流。票務平臺在這個趨勢下逐漸掌控了一部影片絕大部分的票務數據,購票渠道分發。這個過程中票務平臺搭建數據、渠道壁壘,而院線則喪失其一貫的主導地位。更有聰明的製片方看到這個所謂的發展趨勢,聯動票務平臺往電影產業鏈的上游走,將院線擠壓得“無處藏身”。

看看在《後來的我們》票房事件中的萬達影城就知道,頂著如此龐大的退票數據,還有排片後不可調配的場次。這,何其可悲。

一部影片最核心的生產目的應該是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引導價值觀,培養審美,建立文化自信。相對一些惡意的炒作輿論,廣大消費者更願意看到立體飽滿的影評,更願意參與各種討論,就影片情節進行現實生活對照對比、反思,而非對所謂的假票房,假口碑投入本不該有的太多的關注。

05關於中國電影,我們到底要看什麼?

《後來的我們》上映至今,網絡有不少網友罵“三觀不正”。其實,這是好現象。為什麼?因為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在跟隨所謂的高票房對電影買單。大家罵歸罵,對於所謂的三觀,還是有很清晰的認知和判斷。

《後來的我們》“熱映”,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炒作?

——細節上,這部電影又出了一個問題。臺灣導演硬要講北漂故事。既沒有足夠的生活閱歷支撐,想象力又很匱乏。所以細節上不足以支撐時代感。

——絕大多數的北漂,既不是底層狀態,也不是人上人狀態,而是介於這兩種狀態之間。導演對北漂的想象就是擺地攤和成為新貴,這使得絕大多數兢兢業業賺一份營生的小北漂們,很難投射自己。時代的共鳴?就更別想了。

——再說田壯壯,一個字,好。不動聲色,非常剋制。讓人想到無數個深愛子女卻吝於表達的中國式中老年人。而真正動人的情感,一定是剋制的。

——我能說我全然覺得演員救了這片子嗎?

——整個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已婚已育的男人,回味前女友“的故事。而且前女友最好,最最好!

▲網絡對該片的不同維度的評論反思

看了許多關於這部片子的影評,褒貶不一。但拋開這些來說,正是因為有這些層次豐滿,角度多維的感觸評論,才推動更多人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反思生活,反思自我。

這是好事!

比起那些票房造假,這些褒貶不同的評論顯得更加可愛。而未來,如果越來越多人能通過觀影,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構建體系,而不再是單純的盲目跟從,中國電影估計就能擺脫資本操控,回到藝術最根本的內涵再度出發。到了那個時候,製片方則不能再通過操控票房來影響一部影片的收入。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