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为啥迟迟没有落实?原因何在?

自从延迟退休政策声音出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的声音纷纷袭来,其中包括工人、普通员工、机关单位公职人员等等,甚至连已退休的老人们都要来发表一下他们的看法。

延迟退休为啥迟迟没有落实?原因何在?

这两个原因解释延迟退休为什么遭受阻力!

延迟退休为啥迟迟没有落实?原因何在?

延迟退休为啥迟迟没有落实?原因何在?

如此鲜明的对比,如何叫普通员工不心寒、不抵触呢?

“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消息传来,终于预示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实施了。但这并不是就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要终结,改革方案只说要统一“制度”,但并没有提到“替代率”也将统一。

这次的养老金改革,几乎可以肯定会走“改革后待遇不下降”的路子。请注意改革方案中,提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这可以理解为改革前将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普涨工资,免得改革后在工资中扣除养老保险时“肉疼”。更关键的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将解决最核心的“替代率”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将公务员纳入社保体系可能将激发另一种财富的不公平转移。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双账户”制度。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退休之后领取;统筹账户则是将现有年轻人缴费供养已经退休的人,缴费者的退休保障,则源于后来者的继续缴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相当于强制保险,统筹帐户则成了政府的“二次分配”工具。

社会保险费率不宜随意变更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问题最近一直备受瞩目。近日,有专家提出,解决这个缺口有两个基本的出路:一个是增加个人缴费,将个人账户做实;一个是增加战略储备金。同时也有专家建议降低个人缴费,缺口由国企利润填补。

对此,尹成基表示,人力社保部已注意到了这些建议,“这些是专家个人的意见,从某一个单一角度来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国家的政策层面来讲,我们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他表示,社会保险的费率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严格实施的政策。它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稳定性,而且这个政策关系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和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关系到职工的权益,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健运行。对于这样一个社保制度运行的重要指标的调整,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论证才能够实施,并不适宜随意变更。

最新退休工资相关规定:

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

随国民经济增长:10年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

工龄工资(含工龄):

随着工龄增长,每年30元。工龄工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工作工资:

所得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绩效工资:

月份及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特优津贴:

若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工人的退休金:

按照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养老保险:

一般来说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时候国家会把你的个人帐户上存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那单位给你交的21%到哪里去了?国家把单位为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了。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早”知道

对于很多人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梦想”开启的地方。国考可以圆一个人的职业梦,可以圆一个人的生活梦,可以圆一个人的理想梦,而不同人大大小小的梦想编织在一起,更可以圆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为了这样的一个梦想,相信你也在拼搏、在奋斗。在即将跨越笔试门槛的同时,国考面试在向我们招手,在这样的征途中,难免会有人闯过了笔试却在面试环节败下阵来。国考面试怎么考、考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准备什么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解忧,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

一、国考面试是什么?

国考面试不是口才比赛,也不是选美比赛。面试是考官与考生之间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国考面试中,各大国家部委的考情会有所区别,不过总的来说,结构化面试平均一道题大概会给考生五分钟的思考与作答时间。为什么考官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判断出考生的优劣?正如同航海员通过观看海平面上20%的冰山一角,就能判断冰山的大小,从而有效的避开冰山、顺利驶达目的地。在面试的过程中,考官则是通过题目的载体、通过观察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全程判断考生内在的价值观、动机等。

二、口才在面试中不重要?

虽然说国考面试不是口才比赛、不是演讲比赛、也不是主持人选拔赛,但是作为面试,一种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语言表达在评分过程中占在相当大的比重,面试的全程都是需要考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而与此同时,考官也会通过考生的表现来为考生按标准进行打分。

虽然近年来,不同类型的考试在评分表设计上会有所差异,但总结一下,对于答题过程的评分,考官的打分视角无外乎就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形式上,语言表达要流畅,声音要宏亮;内容上,知识储备要丰富,要能突显个人的能力。因此,在备考中我们需要做到:

第一, 要练习表达。语言流畅性是征服考官的关键,不管内容如何,如果在表达中存在口头语(比如嗯,啊,那么,这个等)都很难拿高分。曾经还有考生因为在回答问题中说了过多的口头语而被请出考场的新闻事件。练习表达一是要多读,二是要多说。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增强气势;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复述,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第二, 要积累知识。面试能力的测查涉及到很多方面,这些都需要不同知识的积累,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我们了解国家大事小情,能够以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计划组织协调能力需要我们了解各种类型活动的组织流程及重点要素,并在活动策划中有新意有亮点;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需要我们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与原则,例如主动性、适应性、权属意识等等;应变能力需要我们处变不惊,能够将生活中的处事经验合理的迁移到新颖的题目之中。

第三, 要克服紧张。绝大多数的面试考场设置都会让考生为之一震。以结构化面试为例,通常国考面试中都会选择30平米左右的房间作为考场,安排7至9名考官,外加3至4名计时员计分员等工作人员。在这种压力场景之下,如果考生不能有效的克服紧张情绪,无论本人的能力如何都会难以发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加仿真模拟实战的环节,在陌生人面前答题,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我。

三、形象在面试中不重要?

既然面试不是选美比赛,那么形象是不是在面试中就不重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面试作为一种沟通方式,面试者在沟通中的举止仪表自然会影响着考官对其的判断,往往考生在举手投足间就决定了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既关注仪容仪表,又关注行为举止。

仪容仪表方面,一是要选择与自己的风度、气质一致的发型;二是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选择正式的服装;三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续须。

行为举止方面,一要步伐稳健;二要站姿挺拔;三要坐态大方;四要眼神真诚。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沟通”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在此,中公教育就与大家分享一些小诀窍。

沟通调解的问题,如跟领导,同事之间的工作问题,或者面对一些群众问题时,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所以,对于公考结构化面试当中,有些言语理解与表达类型的题目,会以现场模拟的方式更加针对性地测查相关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类型的题目当中,很多考生却无从下口,总是觉得没有话说,三言两语就草草结束,那么今天我们就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看看到底如何作答该类题目。

例题:开学迎新日,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发现教室刚刚经过翻新装修,家长担心室内污染物超标,空气质量不合格,影响孩子健康,不让孩子入校,聚集在学校门口,如果你是学校负责人,你会怎么办?请把考官当成家长,现场模拟。

本题的沟通目的很明确,为打消各位家长的担心和顾虑从而使学生正常到教室上课。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如何组织语言呢。

答题技巧

1.巧用称呼

很多考生在答类似题目时,往往忽略称呼,或者称呼不合理,给人一种距离感生疏感。那么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的沟通对象为家长们,所以我们可以称呼为“各位家长们”或“各位家长朋友们”都是可以的。

2.结合情境

现场模拟题目的一大特点的就是现场感很强,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当下情境,不能脱离题目设置的环境。此道题目中设置的现场为各位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不让孩子入校,所以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要把自己置于当时那样一个人数众多,环境嘈杂的环境中去,而且要考虑到那种情景之下家长焦躁的心理。

3.组织语言

动之以情·大多数学员在答题时都能想到动之以情,要理解沟通对象。所以在表述时喜欢用“我非常能够理解各位的心情”,或者“我很明白各位的担心”这样的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就会显得很苍白无力,对于沟通对象来说,也容易造成一种“你根本什么也不理解”的抵触心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能够真正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为他们考虑,理解他们的担忧,然后组织语言,让沟通对象感受到你确实在为他们考虑,替他们解决问题。就本题而言,各位家长的顾虑和担心就是孩子的健康,这本就是合情合理。所以我们去谈理解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拉近和沟通对象的距离,可以选择“我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这样的话语,以体现感同身受。

晓之以理·所谓晓之以理就是接下来重点说服沟通对象的环节,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问题,要通过说理的形式打消他们的担心或顾虑从而达到沟通目的。本题中,要想打消家长的担忧,我们就必须讲清楚关于装修的细节,拿出事实证据说服家长。而不是苍白的只是说“我们的装修绝对是没有污染的,请各位家长放心”。

【参考答案】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咱们大家先安静一下,咱们大家都堵在校门口,车来车往的也不安全,这样,咱们进到学校里来,到会议室听我给大家说几句好吧。

我是咱们学校的负责人,同时也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和在场的各位一样,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我的孩子也在咱们这所学校上二年级。所以,对于各位的担心和顾虑,我是十分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的。毕竟咱们都为人父母的,孩子的健康马虎不得。但是呢,我今天也代表校方,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这次装修,学校早就考虑到了孩子们的上课问题,所以从一开始的用料选择上,我们就都是选择的一些无毒无害的天然材料以及低排放的新型环保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每天开窗通风,并且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在施工完成之后,除了通风之外,学校也采购了大量的果皮,绿植,活性炭等去除异味。当然我也知道,这么给大家说大家可能还是有所顾虑,所以最重要的给大家讲明的就是,在开学前咱们市教育局已经请了权威的检测机构在学校内进行了全方位十二小时密闭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学校空气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无任何污染物超标。我手里呢,有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大家可以相互传阅一下。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之后,咱们的这个担心就可以放一放了。现在差不多也到上课时间了,再不回教室就耽误学生正常上课了。那咱们就先送孩子们回到教室吧,各位家长如果还有不放心的,就跟着到教室去看一看,如果还有什么疑虑,可以再找我沟通。来,各位家长,咱们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