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買車,該買純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

閃光的心星

這個要分購買者的實際情況!

1,如果是非限牌城市或者是家裡的第一臺車,建議還是選燃油車,已經經過了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當然買混動也可以,當然整車價格會不菲,但帶來的是後期的油費大幅下降。估計會減少油費30%吧!


2,如果你在限購限牌的城市,並且是家裡第一臺車的話,可以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享受補貼,可以解決牌照問題,可以解決長途擔心充電的問題!
3,如果是家裡的第二臺車,並且是處在限牌限購的城市,還是強烈建議買純電動汽車,日常的保養費用非常低廉,因為沒有了發動機和波箱,同時可以節約大概80%的油費,很多人反映動力電池的後期購買成本會很高,我認為問題是不大的,首先國家強制要求自動電動汽車的公里電池質保期為六年,同時動力電池價格以每年20%的速度在下降

4,25萬以下的燃油汽車太多了,不再為樓主推薦,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選擇比亞迪,加一些錢的話可以選擇沃爾沃,純智能電動汽車可以選擇威馬汽車!





車問診

本不想回答這麼幼稚的問題,買不買,看國家政策就知道了。當然如果你追求國際潮流的,看國外那麼多國家一個接一個在發佈禁售燃油車的政策也知道了。

可以說,那些說電動車不能買的,如果不是沒開過電動汽車就是兩桶油的打手,或以兩輪電動車在推測新能源車的鍵盤車神,作為一個開了二十年車,三年新能源車的老司機,跟大家交流以下經驗:

在2013年的時候,我一樣如大家的,認為電動汽車可能跑不遠,動力弱等等。及至比亞迪發佈一款叫秦的混動車,我就有奇怪了——電動汽車加速還有那麼快?油耗還有那麼低?作為一個擁有四臺燃油車的車主:路特斯競悅、比亞迪F6、奧迪Q5以及長城豐駿,當然還有幾臺小型貨車。於是便開始關注了比亞迪的混動車,當2014年知道比亞迪要推出一款混動SUV唐,且百公里加速4.9秒油耗2升時,正在貴州苦於貴畢公路超車困難只能蠕行於路上的我,最想的就是把老婆在廣東開的競悅和貴州的Q5換了用,但我卻不喜歡那外形和空間,這下唐卻解決了我的煩惱,於是2014年就在西安下單訂了唐。

2015年9月,在等了將近一年的時候,我終於把比亞迪唐提了並且一個人不到十小時由西安開回了貴陽。那動力和提速,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爽!在高速上就沒有被一個車超過,在避過測速基本就維持在150以上跑,什麼寶馬奔馳均是浮雲,關鍵是油耗,如此動力如此高速,跑下來竟然只加了一次油,油費也就五毛多。

然後就是市內的純電行駛了,剛一進入純電行駛,就愛上了純電的平順、安靜、舒適以及提速的迅捷,可以說市區內紅綠燈,只要排第一個,所有車在我過完紅綠燈它們還沒過起步線。

純電行駛後就關心電耗和續航,我最低開到了11.3kwh/百公里的電耗,多次排進比亞迪雲服務車主前10名,曾經從麗江回昆明時一段長下坡,六十幾公里路一滴油沒燒還回收了16%的電,這下越來越愛電動了。

然後大家爭論插電式混動和豐田非插電混動哪個省油,正好2016年中我大連也要用車,就入手了剛推出不久的卡羅拉雙擎,當時也想買雷凌雙擎可惜北方不好買,然後就對比,說實話,豐田的混動確實也省油,不跑高速市區開油耗都能做到五個以內,高速就和油車區別不大了。但動力,真心連以前開的油車都不如。這下就想還是電動車好了。

16年底,愛上了電車的我 覺得不可能再回燃油時代了,就豐田的那種帶電動助力的燃油車也回不去了,於是入手了一臺比亞迪E5,深圳提的車,十一萬就到手了,當天晚上就一站開回韶關家裡,跑了330公里竟然還有39公里續航,要知道這車工信部續航是305公里。

雖然我韶關的充電條件也好,也裝了21kw充電樁。但我還是想在貴州上下班使用這臺純電的E5。在規劃好充電點以後,我開著E5開始了我的無樁之旅。第一站京港澳衡陽服務區高速充電40分鈡左右充滿進入滬昆高速的無樁區,好在我在湖南隆回和貴州三穗高速公路邊上都有項目,把車開到項目部充電一個多點小時就滿了,正好檢查一下項目和吃飯,最終把車開回了貴州,時間比開油車多用了三個多小時。

純電車上下班就相當方便了,由於不受限行影響,基本天天開,省內基本無憂駕駛,充一次電跑一星期左右,在夏天我的續航基本沒下於330公里過 ,最高跑過398的光電續航。充電由於家裡裝有40KW充電樁,光電也就一個小時多些就充滿了,比公共充電站還快。平時也到貴州能源局去蹭蹭電,電費六毛很便宜,只是要停車費五元(一晚上)。

開了純電車以後,我又開始嫌棄混動唐的方向助力太重和饋電發動機聲音了,特別是純電續航里程,真是沒法跟純電車比,下一步真想換臺續航里程更長的,現在關注著看誰家先出500公里續航的,出了馬上再入手。

關於電動車費用,比亞迪的車由於質保期太長,兩臺車基本三年來一分錢未花,除了保險,電費估計每月一百多,其它費用好像沒什麼了。行駛里程目前E5二萬八千公里基本無衰減,唐五萬多一點換過一次電池(免費),雙擎卡目前一萬三,油車就不用說了。

再說一件事吧,前幾天同事通知出差,沒說清楚幹什麼,把車開到單位附近停車場,停在門口就走了,結果出來才知道短時間回不去了,看門的打電話要挪車,沒辦法了,還好我比亞迪兩臺車都有云服務,於是打電話給朋友,我在外地用手機雲服務找開車門啟動車輛,朋友幫把車開回了家裡,確實夠方便吧?


孤獨之狐76259016

結論:燃油或者混動(看所在城市的政策)

眾所周知,混動有兩種,插電的和不插電。所以上述的燃油和混動的結論實際上包含了3種車型:燃油、插電混動、普通混動。

其中,現在體驗最好購車成本相對最低的是燃油車,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基本上只要有公路的地方都不用為續航里程擔憂。

其次,以豐田、本田等日系廠商為代表的普通混動車,在體驗上比較接近燃油車,通常在最費油的起步階段利用電力驅動,來節省燃油。但是目前來看,混合動力系統成本較高,導致了車價相對較高。

而目前,限牌的城市越來越多,不用搖號(或是有單獨搖號政策)的新能源車受到了青睞。而插電式混動車由於配備了傳統燃油發動機還能享受相關政策而被很多人選擇,個人認為,插電式混動車還是政策的產物,純電續航能力不及純電動車,油箱也不如燃油車和普通混動車型,補貼也不如純電混動車型這麼多。但是,對沒有指標的人們還是首推插電混動車,畢竟不存在純電車輛一樣的里程焦慮。從周邊朋友的用車情況來看,買了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朋友,平時上下班通勤,都會進行充電,而長途自駕遊則當做汽油車開。這樣看來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至於純電動車,特斯拉之類的高端電動車作為家庭的第二輛甚至第三輛車還是很值得購買的,結合題主的預算,在這裡不推薦。

希望可以幫到您。


巴巴汽車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如果是居住在城市裡的話,將純電動汽車作為家用車首選還為時尚早。如果對於今後燃油車的發展存在擔憂的話,可以先購買混動車輛作為今後若干年的過度。

目前市場當中的混動車售價都要比燃油車高出一些,這也是因為系統當中的蓄電池成本要高。它的好處就是既可以利用燃油當做動力源,也可以在適當時機享受純電動行駛。不管是長途旅行還是買菜買肉,它都能以不同狀態良好應對。再加上能量回收系統,即便電池電量耗盡,也不用太過擔心。

儘管電動汽車續航有了一定提升,但除了特斯拉這種品牌以外對於長途旅行還是不太友好。而且車輛價格都非常昂貴,25萬以內好像還真沒有什麼選擇。再加上充電時間長、充電站少及家庭充電不方便等原因,實用性更是大打折扣(主要在市區用車除外)。

不過,最近豐田、本田、菲斯克、松下等公司都開始研發固態電池。預計三年後開始投入商用,屆時充電一次的續航可達七八百公里,充電時間更是迅捷。那時候再買電動汽車將會是更加合適。


鯨車評

中國汽車未來怎麼走,燃油車啥時被取代,選擇純電動,混動,還是燃油?看看在釣魚臺舉辦的這場會議。

一年一度的電動汽車百人會2018論壇不久前在釣魚臺國賓館閉幕。

先介紹一下百人會是什麼。電動汽車百人會是2014年由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產業界等官員、學者、企業家組成的機構。登陸一下它們的官網,查詢裡面的組織架構,能夠了解其強大的背景(顧問委員會國家部長級別,學會委員會兩院院士,理事會成員OEM以及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

筆者之所以強調他們的背景,使為了說明其發言的分量。

筆者通讀了論壇每個嘉賓的發言稿,進行了整理,劃出重點,供讀者們參考。

萬鋼(科技部部長)

  1. 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42萬輛,中國77.7萬輛(佔2.69%新車),乘用車58萬,純電動增長82%,插電式增常34%,商用車增長21%

  2. 2020年目標200萬輛

  3. 動力電池:磷酸鐵鋰單體160Wh/kg,系統價格2元/Wh,產能200G Wh

  4. 驅動電機:重量比公里3.3KW/kg

  5. 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2kg/L,雙極板研發取得進展;70Mpa車載高壓供氧系統以及氫氣罐標準正在形成

  6. 基礎設施:公共充電樁建成20.5萬個

  7. 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沒有解決,功能沒有覆蓋我國北部低溫環境

  8. 傳統內燃機:更加嚴苛排放標準,主要適用大客運,大貨運,大船運,大農業等

  9. 插電式混合動力(重點在增程式)為橋樑,未來朝著智能化,純電驅動發展

苗圩(工信部部長)

  1. 雙積分出臺,主要為了應對2020年政府補貼退出

  2. 目前車樁比僅3.5:1,2020年個規劃50萬個,目前公共充電樁利用率15%很低

  3. 汽車後市場:質保,電池以舊換新,新能源二手車評估標準需要關注

  4. 補貼退坡政策需要分段調整,不能2020年一起消化

林念修(發改委副主任)

  1. 堅持純電驅動,助力彎道超車

劉小明(交通部副部長)

  1. 公交優先發展

劉寶華(能源局副局長)

  1. 完善充電接口統一,公共充電設施國標升級完成

  2. 標準進展:傳導充電體系標準(發佈33/修制訂36),換電體系標準(發佈24/修制訂14),無限充電標準(發佈21/修制訂5)

王黎明(青海省副省長)

  1. 青海鋰資源儲量全世界第一,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基地

  2. 鹽湖提鋰工藝:煅燒法,吸附法,萃取法取得進展

  3. 2025年,鋰電規模60GWh,碳酸鋰12萬噸,正極材料16萬噸,負極材料10萬噸,電解液10萬噸,隔膜材料50億平米,鋰電銅箔8萬噸,鋰電鋁箔8千萬平米

  4. 環青海湖國際電動車挑戰賽

歐陽明高(百人會副理事長,中科院院士)

  1. 電池熱失控技術進展,高容量富鋰正極,硅碳負極,固態電池

  2. 電動汽車節能,2020年純電動百公里電耗10度(工況法)

  3. 降重量,低阻化(風阻係數),電驅高效,制動能量回收,熱管理(新一代熱泵空調)

  4. 充電:私人交流充電+公共快充結合

  5. 快充方式(包括無線充電)方向不明朗

  6. 開闢“電動汽車+智能駕駛+充電智能”,關注充電

舒印彪(國家電網董事長)

沒有太多信息

徐和誼(北汽董事長)

  1. 2025年,全面新能源化

  2. 從單一純電動向EV+PHEV+FCEV三線並舉轉變

  3. 產品+服務+充電+運營一體化

王傳福(比亞迪董事長)

  1. 2017年比亞迪:13萬電動車(11萬純電+混合動力,2000電動卡車,1萬4電動大巴)

  2. 插電式混合動力是私家車發展主流

  3. 公交電動化定局(17年90%),出租車電動化(2020年),專用車電動車(2025年)

  4. 建議加大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補貼,免除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消費稅

孫永才(中國中車總裁)

  1. 2017年銷售新能源客車7000臺,商用車電驅動系統2萬,乘用車電驅動180萬臺

  2. 電機控制模塊功率密度30千瓦/升,機械傳動效率95%,儲能系統170瓦時/千克,雙面冷卻IGBT模塊組件,傳感器500萬隻

  3. 商用車,2025年實現L4

  4. 2025年,目標銷售30萬輛整車,100萬套電驅動,20G瓦時儲能

  1. 阿波羅2.0

  2. 無人駕駛:L3/L4江淮,北汽,奇瑞 2020年量產

張寶林(長安汽車董事長)

  1. 2025年,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佔比15%

  2. 2020年,新能源銷量目標50萬輛

  3. 2025年,全系電氣化

  4. 為蔚來合作,電池與寧德時代合作,混合動力參股科力遠,充電與特來電合資

何小鵬(小鵬汽車董事長)

  1. 發佈量產車G3

  2. 未來5年新能源汽車很難有利潤

  3. 提高人才待遇,相比於傳統主機廠是個巨大機會

  4. 要自主研發互聯網技術

梁雄哲(現代集團副會長)

  1. 智能網聯出行,全球30%汽車已經聯網

  2. 自由出行,主推L4

  3. 清潔出行,2025年13款混合動力,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14款純電動,2款燃料電池

  4. 電動車平臺IONIQ

  5. NEXO氫燃料電池車

Jochen Goller(寶馬總裁)

  1. 2025年計劃:25款電動車,包含12款純電動

  2. 已在中國100個城市,投入65000個公共充電樁

  3. 電池與寧德時代合作

陳清泰(百人會理事長)

  1. 孤立把汽車動力從燃油轉向電力沒有意義

以上僅是高層論壇嘉賓發言的主要內容,均來自於百人會官網。從論壇的規格,相信每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見解,這裡僅拋磚引玉。

汽車圈兒的清流


汽車人參考

這個問題很好,我之前確實想過。3年內買車的話,首先要看實用性,現在各地都陸陸續續出現機動車限行的問題,包括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加入進來,所以近幾年買車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更符合上路要求。新能源汽車成為首選,不為別的,單牌照不限號就是最充分的理由。



第二,具體哪種形式的新能源汽車,能夠上新能源牌照的有三種類型的汽車。新能源車牌上字母“D”代表純電動汽車,字母“ F”代表非純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純電動汽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的電池技術以及充電還不成熟,基礎充電樁也不健全,時間成本也相對較高,未來維護更換費用也是未知的。所以不是家中備選車輛的話,可以略去。等待科技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量產並走向商業化的現狀並不樂觀。從目前來看,全球能達到量產級別的僅有三款,分別是豐田Mirai、本田Clarity和現代ix35氫燃料電池汽車。而掣肘量產的本質問題仍然是“成本”二字:催化劑是貴金屬鉑,質子交換膜和碳紙對材料和工藝要求很高,儲氫罐要保證在意外碰撞的情況下沒有安全危險,等等。


燃料電池車是新能源汽車裡發展最慢的一類。燃料電池車因為離市場還有一段距離,是一個方向,預估還得至少5-10年才會成熟和市場話。小白鼠我們就不要當了,主要這個小白鼠當起來得是鑽石鼠才能現在用的起。

最後是我的選擇了,插電混合動力新能源車,我覺得是近幾年首選的車型,相比之下,插電混動車型有效解決了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並將傳統動力系統與純電動動力系統結合在一起,彌補了各自的劣勢,又將雙方的優勢最大化。在此背景下,相比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更適合當下的情況。換句話講,在方便的時候可以充電,在沒辦法的時候還可以用傳統動力。現在車型也多,價錢總比同檔次汽油車兩臺便宜的多,還有各方面優惠,主要是牌照不限行,就不充電了也值。



未來的發展,我們一步步等吧。就目前的情況,尤其說近幾年,我認為近5年內也是首選插電混合動力新能源車更加實用。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愛代駕君子蘭

如今許多汽車大國紛紛宣佈在未來不久將停止燃油車的研發,並停止銷售燃油車,燃油車的時代真的走到盡頭了嗎?如果近期幾年內買車,選擇燃油車會不會過時?面對純電動車、混動車發起的強大攻勢,燃油車還能堅持多久?今天我們就來展開一場關於未來汽車的討論。

對於中國來說,我認為在近期內燃油車仍然會是主力,雖然純電動車的發展迅猛,但論基礎設施的鋪蓋(加油站、充電站),燃油車的優勢在短期內是不可能被超越的。即便如今有著許多的充電站、充電樁,但仔細調查後發現,許多充電設施並不能正常運行。也就是說,即使你剩下的電能撐到充電站,但並不一定能充上電。這點對於本來使用就不太便利的純電動車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基礎實施的建設,純電動車目前在電池回收方面仍然是空白狀態,這在將來想必也是個棘手的問題。

再說說目前關注度不太高的混動車,雖然市場的熱度不大,但我覺得目前混動車是最適宜於我們的發展的。它可以通過加註汽油達到和燃油車一樣的使用便利性,同時擁有更低的油耗表現,最重要的是,混動車並不依賴於充電樁,也就是說混動車是不需要充電的,電能大多通過能量的回收來產生。

總結:其實目前並不需要糾結燃油車的過時問題,至少在如今來說,燃油車仍然是時代的主流。當然,想要嚐鮮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混動車或純電動車,在一些特性上這兩類車的確有著燃油車沒有的優勢。


汽車觀察家

我懷疑這個題目是個陷阱,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電動車、混動車和燃油車,在中國各地的政策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北京在2017年就已經取消了電動車補貼,致使購買電動車的車主並不比燃油車車主多撈什麼甜頭。此外,就電動車而言,全國各地充電樁的密集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車主多行駛於充電樁疏散的地帶,那麼他購買電動車不就等於給自己找罪受嗎?

其次,每一位車主都應該這麼一個道理:開車是有生命危險的。所以在挑選汽車的時候,駕駛手感與自己的貼合是非常重要的。凱美瑞、君越、A3,這三輛車25萬都可以拿下,駕駛體驗卻截然不同。再看電動車和混動車這邊,伊蘭特(北汽新能源出租指定用車)、宋、雅閣、君威,這些開起來又是另外四種手感。如果按照DT君的個人體驗來說,燃油車綜合手感是最舒服的,電力制動的車起步有點猛,而且底盤偏硬。

其三則在於購買方式:25萬買一手車,其實選擇權並不高,但是這25萬要花在二手車上,選擇的空間就會指數級上升。25萬能在二手車市場上買到什麼?答,A6、寶馬5(或者3系長軸)、XC90、Class E,而電動車和混動車則分別有i3以及ES。如果單純比實用,我覺得一輛二手寶馬5比DT君在第二個分歧點討論過的所有車型都要實用,制動強勁、腰線美、內飾優雅、百公里10升左右,BBA三家的產品都是消費者認可的。

第四點則在於商品價值和交易價值是兩碼事。消費者買車時候要明白,車買回來是幹嘛用的。除了跟消費者常用行駛地點有關,還需要參考消費者的職業、家庭構成等等。比如一個北京的消費者他買車是為了上下班交通,他住在石景山,單位在三元橋、國貿這種地方。如果他按照朝九晚六的工作方式來看,那麼他買車純粹就是當擺設,因為北京的交通環境擁堵、停車位少……

如果以上所有不確定性全都不考慮,那麼DT君認為,買燃油車是最合適的。現如今電動車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是電池遠遠不能滿足車主需求。混動車雖然看似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其成本價格太高,並不能滿足25萬元以內這個先決條件。

選擇燃油車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安全性高。燃油車發展到今天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它的技術要遠比電動車和混動車成熟,與之相關的保險、法規等等後手保障措施也要完善。權威機構很難定則一項電動車電池爆炸案,但是他們看個錄像就能把燃油車油箱爆炸案分析的外焦裡嫩,無論是對於車主還是事主來說,都是一座靠山。

從國策來看,燃油車禁售令普遍在2025年,這變相地告訴消費者,電動車還要經歷大概7、8年的發展才能成為國家唯一指定車型。既然如此,現在猴急地買它幹啥?


DeepTech深科技

三年內的事還真不好說,有關汽車方面的政策層出不窮,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那個取消燃油車的政策在三年內會推進到什麼程度。

就我個人而言,拋去那些不確定的政策因素,我還是首選燃油車。從用車角度來說,開燃油車方便,加油、維修等等,都非常成熟,即便今後會取消燃油車,但也會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不會一刀切,因為畢竟燃油車的保有量大。

混合動力車也可以,但是車型少,選擇餘地小,而且混合動力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購車成本肯定會大幅提高,能否承受還得靠您自己選擇。

說到純電動車,我看就算了。目前來說,市場上的純電動車品質高的不多,開這車還不夠擔心的呢,而且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普及不起來,推廣純電動車都5、6年了,就見廠家掙補貼,不見動手搞配套,所以,還是先看看吧,也許三年內會有大變化,到時候再說。另外純電動車的電池真不讓人放心,夏天跟冬天的供電情況肯定不一樣,南方和北方也不一樣,先別考慮了,再等等。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車圈大溼

看用途了,如過這輛車是你的第二輛車且用於經常短途(<100公里/天)的通勤,能解決充電問題,那麼我強烈建議購置電動車,電動車的使用規模不必讓你擔心有重大的質量問題,這是用國家政策信譽做擔保的,而且電動車本身就簡單至少比汽油車更皮實,按照越簡單越皮實的通行道理,就一塊電池+電機+汽車殼子+傳統配件的電動車肯定比把燃燒能量轉化為動力的汽車簡單皮實得多。

如果您要是買唯一一輛車而且經常超過200公里以上不間斷行駛,那我建議您使用傳統燃油車,雖然複雜但是太成熟,而且後期維護保養成本低,而且能覆蓋您的需求。

大部分情況下,我不建議您購買日本思維模型下的雙擎混合動力汽車和臨時變通的插電混車,因為那種車增加了複雜度增加了總得使用成本以及機會成本。同樣的卡羅拉,混動版貴3萬,如果不是幹出租,多少公里才賺回來多的45萬成本啊。秦更是猴版F3,給飛車青年或匪徒準備的。

日系混包括比亞迪混實質是對一個西方成熟社會生意模型下的小小演進版,石油大佬還是石油大佬,汽車大佬還是汽車大佬,這是偉大的祖國發展的絆腳石,中國是大國,跟日韓不同,要發展就要打破現有規則,從玩法上根本改變,所以中國搞新的生意模型,未來是電池央企,稀土央企,電網央企,智能軟件央企 + 中國的 新交通立法 + 更嚴格的交通管理 新模型,賣給全世界。

買車的人要相信祖國的能力,還是買純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