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分享提綱及讀書筆記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分享提綱:

1.近現代中國的救亡圖強與國家政治話語的變遷:落後就要捱打——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反滿革命——現代民族國家——之於工具理性的民主——聯省自治——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

2.對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一書的結論反思:中國歷史與現實語境下的民族主義——之於政治實體的民族國家(兩宋時期的多元政權並存)——之於文化共同體的天下主義(以元遺民和清遺民為例)——民國時期的民族主義策略(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3.民族身份認同與共同體政治:民族身份認同與省籍認同——民族身份認同與宗教、宗族的共同體認同——民族身份認同與政黨的政治認同——民族身份認同與同鄉會、行會、商會的共同體認同——各種共同體政治在邊界和範圍上的模糊性與變動性

4.民族國家的政治話語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國現代國家進程中的三重張力(政治參與規模擴大與國家權力集中之間的矛盾,政治競爭的引入和發展與公共權力維護之間的矛盾,國家財稅權力的集中與地方社會財政需求之間的矛盾)——民族主義在這三重張力中所扮演的角色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5.相關推薦書目:阿馬蒂亞•森《身份與暴力》,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孔飛力《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葛兆光《宅茲中國》,許紀霖《家國天下》,史懷梅《忠貞不貳》,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黃興濤《重塑中華》

讀書筆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導論:P11民族認同的不穩定性。

第一編:

第一章:P17黑格爾的線性歷史論,P20黑格爾歷史觀的進化論本色,P28歷史與現代民族密不可分,民族將獲得作為歷史主體的特權和主權,P32新民族國家的誕生要以重新塑造人民為前提,P33漢民族主義與大同主義之間的張力,P34梁啟超在中國語境裡複製西方歷史的三階段分期法,P39傅斯年的漢族主體歷史分期法,P46史學家的注意力在揭示漢族的歷史淵源與重建其連續性,P47客觀主義的歷史模型忽視了歷史的語言形式和敘述形式,P48社會達爾文主義在20世紀初中國知識分子中的生根。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第二章:P51蓋爾納和安德森的書,均強調民族主義意識的絕對現代創新性,P52對安德森觀點的反駁,文化共同體的觀念始終存在,P57從文化主義(天下主義)到民族主義,P64群體之間的邊界一直在變動,我者與他者也隨時發生轉化,P66滿族的漢化與重新滿化,P73康有為對共同文化特徵的強調,反對片面的種族中心和民族中心論調,P76革命派從民族中心主義到文化主義民族觀,P81現代民族國家政治群體的表述,由歷史的敘述結構與現代民族國家的話語表述之間的中和妥協構成。

第二編:

第三章:P85歷史終結論在中國歷史敘述模式中的極為突出,P94科學主義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佔據主導性強勢地位,P104基督教教權與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P105現代化語境下的反宗教運動與文化改造,P109宗教與迷信之間的邊界模糊,P112宗教和宗族的復興與去政治化帶來的地方權力真空。

第四章:P113反滿革命思想僅僅只是權宜之計,P116曾左二人的湘軍中,有大批哥老會成員,P118忠義思想在秘密會黨當中的流行,P121反基督教的文本確認起義者、儒家傳統與清王朝之間的共同文化語彙,P123用孔孟言論確認普通人的民權,反皇帝專制,P128洪門對兄弟平等的倡導,與實際上的等級制之間的張力,P131會黨與革命黨人在革命觀上的明顯衝突,P132民國建立後,孫中山不承認會黨在革命中的作用,P136革命派和維新派均運用社會達爾文主義構建新的民族主體,P139五族共和與其背後的種族同化主張。

第五章:P143市民社會的自治性,與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概念的關係,P146市民社會的自治缺乏法律保障,而且其中大部分還依賴政府保護,P150梁啟超的封建倡導與紳士自治,P161國家加強中央集權、搜刮農村資源,讓農村民眾與精英跟其離心離德,P162土豪劣紳和利益型代理人佔據主導地位,P168以建國為中心的任務面前,封建話語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第六章:P170聯邦主義與中央集權主義,P171省籍認同與民族身份認同的關係探討,P172省籍意識、省籍自豪感與聯省自治,P182作為聯省自治典型案例的湖南,P184聯省自治與地方武裝的分裂主義指向,P187陳炯明與孫中山在自治與集權上的政見之爭,P194集權最終壓倒自治,港臺自治的當下現實參考。

第七章:P197近代中國歷史的主流敘述結構以現代化為中心,P199文化保守主義和新儒家對現代化的批評,P207毛澤東的公社烏托邦與甘地的反現代主義,P211寺廟和宗教在印度現代政治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中國卻被視為現代化的阻力,P219民族國家同時作為權力關係、群體表述和對超越的追求而存在。

總結論:P222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分工與多元文化主義,P224以複線歷史取代線性歷史,否認歷史的因果性和線性發展性,P227批判史學能將權力歷史化、解體化。

论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享提纲及读书笔记

附錄:P252作為印度學生,深受文革影響,成為孔飛力的弟子,第一本書《文化、權力與國家》聚焦20世紀上半葉的華北農村社會,P253第二本書《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聚焦中印現代化比較研究。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