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饮食上的习惯秉承南甜北咸,在粽子口味上却相反?

戀丄緦淰

为什么中国饮食上的习惯秉承南甜北咸,在粽子口味上却相反?

这个也没啥不可以的。经常大鱼大肉的人,偶尔吃些清淡的野菜,也会觉得非常的爽口美味。

再说了,南方也有甜粽子的,也会沾着糖吃,北方也有咸粽子的,里面夹着肉丝和火腿肠。

吃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而深得民心。但是一年也就仅仅这一天,偶尔改换一下口味也是很正常的呀。就像南方人也吃小麦面粉蒸的包子一样,北方人也喜欢吃南方人是的河粉肠粉。

我们的祖国地缘辽阔,人民在饮食习惯上面也各不相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很好的写照。

南方多海鲜,水果,大米和蔗糖,北方多小麦,玉米和其他杂粮,自然在吃的方面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的。在吃粽子方面的南咸北甜,只能说是风土人情有关,在各自的心目中,自己家乡的美食就是最好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的。

北方人会认为,糯米粽子里面包着大枣,花生,豆类的甜粽子是最好吃的,吃的时候蘸点白糖或者蜂蜜,就是人间美味了。

但是南方人会认为,糯米粽子里面包裹的五花肉和鸡蛋黄是最好的美食,咬一口筋道耐吃,满口的咸香味道。

不是经常能够吃到的地方美食,在口味上改变一下,是很有食欲的。


农民妹子一枝花

每年临近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吃粽子。这个古老的习俗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人们把米用芦苇叶子裹起来,扔进江里,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

现在我们的饮食常有“甜咸党”之争。譬如过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平常日子里,北方人吃咸豆腐脑,南方人吃甜豆花。而唯独在端午节,北方人更多的吃白米粽子蘸糖,而南方人却常吃咸肉粽。这是什么情况呢?解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搞懂一种物质——糖。

纵观中国历史,北方从古代便是主流,长安城、开封府、北京城,都说明了那个时候北方不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到了宋代,这种局面有所转变,临安、南京等城市成为皇朝的都城,占据天时地利的江南也渐渐成为经济富庶之地。

那个时候,人们对糖的需求和肉是一致的。以前北方人吃甜食,而南方人只能把各种食物用盐腌制,以便长久保存,说到底还是吃不起糖。后来这种局面转变了过来,在南方,吃糖和吃肉一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久而久之,南方的食品慢慢地变甜,而北方则慢慢变咸。

对于南方人来说,平日里吃多了甜食,于是在过节期间,就想着点子吃点咸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颇具仪式感,更要在端午必吃的粽子上下点功夫,比如在粽子里裹点咸肉,放一颗咸蛋黄等等。由此,南方人在端午节里爱吃咸粽子的习俗便保留了下来。现在去南方,人们最爱吃的粽子一定是咸肉火腿蛋黄粽,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

虾吃

饮食是一种习惯,吃惯了就好吃,没吃惯就觉得不好吃,南方人吃不惯北方人的咸,北方人吃不惯南方人的甜,没有哪里的东西更好吃,也没有那里的东西更难吃!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舌之争和护己之争!



咸粽和甜粽也是这样,每个地方喜欢每个地方的粽子,无论咸甜只要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东西都觉得好吃,吃不惯的东西都觉得难吃极了。

吃得第一次吃北方甜粽的时候是在哈尔滨,那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端午节,哈尔滨的端午节又特隆重,当天同事都放半天假,由于大家都走了,办公室里只剩我一个外地人孤零零的,家在附近的同事觉得我一个人在外地过节怪冷清的,就专程给我送来几个粽子并且让我趁热吃了,我好当时特感动!我本来就喜欢粽子,看到外观绑得很漂亮的粽子,对我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急急忙忙地剥开粽叶往嘴里塞,兴奋感戛然而止,粽子居然不香的?而是有点甜,只有淡淡的甜味,而且又煮得很烂,简直难以入咽,咽下又想吐,碍于同事在旁边,只能硬着头皮吃,心里想着:坚持一下,吃到馅就好吃了!往下咬了一大口,哪有什么馅啊?原来是两颗有点酸的红枣……,简直是难吃极了!第二天我把剩下的几个粽子分给当地的同事吃,他们都说太好吃了,直把我乐的!晚上客户请吃饭,在当地一家比较大的饭店,客户也很关照我,专门点了一份粽子给我过节,我有了前天的经验,我只切了一块试试,除了稍为甜一点,和同事送的没多大区别,可见我同事家的粽子做得并不难吃,而是我吃不惯。



为什么会粽子会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反呢?

至于南方由于是产糖区,糖价就要远远低于北方,在这里反而没有肉显得珍贵,重大的节日南方人会选择更多的肉制品作为祭品,南方多肉粽也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珍贵定理,潮汕粽子最能得到体现!潮汕的粽子因其形为秀球状,所以潮汕人称为“粽球”,潮汕粽球以咸甜双拼最为出名,一半是咸肉粽,里面有五花肉、香菇、鸟蛋、莲子、板栗、虾米等配料,一半是甜豆沙,既能满足咸的香,也能满足甜的蜜,味道层次丰富,咸甜搭配多吃也不腻,非常之好吃,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吃粽子的原因,见潮汕粽和哈尔滨粽到这么大的反差,你就能理解我第一次吃甜粽的感觉。介绍完潮汕的粽子,再来说珍贵定理在潮汕粽子里面的体现,粽子是端午节的特定祭品,家家户户都会做,不同的是里面的配料,有钱人家会包干贝、大虾米、花菇、五花肉、鸟蛋、莲子、豆沙甚至鲍鱼等珍贵的配料;一般人家主要猪肉、虾米、香菇、鸟蛋、板栗、豆沙等比较珍贵的配料;穷一点的人家则一般包点虾米、猪肉和鸡蛋什么的,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这些都是相对于相对于平时来说比较珍贵的食品了!


从潮汕人对祭品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侧面说明南北粽子不同的形成原因——就是珍贵定理!虽然一定正确,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你说呢?


治堵人的牛肉丸

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之前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的问题里我也提到了,那么在这边稍微仔细点说说吧!

说到南北的口味上的差别,最为人所周知的就是多年前的“豆腐脑甜咸之争”了。作为北方人的我从小就是吃咸豆腐脑的,尤其是早餐的咸豆腐脑配筋饼,真的好好吃的。来到了南方之后,也吃过几次甜豆腐脑,也就是豆花啦。其实也很好吃,不过还是当做甜品吃,不太习惯它是一个甜的菜肴,我觉得粽子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在我的家乡我们是基本上是不会拿粽子当正餐吃的。粽子对于我来说差不多相当于月饼,但是要比月饼受欢迎啦,北方的粽子就相当于南方人吃的甜豆腐脑,是个类似甜点的存在。所以北方的粽子基本都是甜口味的,好像也没那么不合理。

而我来到南方之后见识到了好多种类不同的粽子,鲜肉的、火腿的、蛋黄的等等各种咸口味的粽子。而且如此丰富的食材再加上糯米,确实好像也可以作为一餐来食用了,中国人对于主菜、主餐还是更习惯咸口味的,这可能就是南方的多种多样的丰富粽子是咸口的一个原因吧。好像南方的粽子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北方的咸豆腐脑


哑巴美食家

反过来说个笑话,本人没多有钱,吃过的粽子除了糯米还是糯米的;近日偶得一盒赠送的粽子,说的是法国粽子,拿到第一感看着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么个粽子哦,叫水晶粽,而且还不需要煮,解冻后直接吃,我觉得这很有突破,但是我想这个价格应该很贵,普通人一般不会购买,都是送礼适用,光看包装盒就好高大上的感觉。

总结就是现在的粽子即便是再好吃,也会吃腻,反过来这些新鲜新奇的品类出现后很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说一说绵阳美食

先说下南甜北咸的饮食风格。

这种格局大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的糖产量大而且便宜,所以糖就成了很日常的东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糖这么容易获得,南方人几乎每天都吃到很多甜食。

而糖要到北方的话,价格高了很多,北方人不得不减少糖的摄入量。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各地都有包粽子的习俗,一年就这么一次,肯定要吃平常很稀少的东西,所以就把粽子弄成甜的;南方吃多了甜食,就决定放些火腿腌肉啥的,这也很好理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