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看著她清亮的眼眸裡洋溢著幸福與愛,這才是富養女兒的全部意義。

◆ ◆ ◆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教育界有位心理學老教授,做過一項跟蹤實驗。

他用10年的時間,對30個家庭的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的追蹤和訪談,其中女孩和男孩,各佔一半。

10年後,調查結果顯示,有一部分孩子在經歷了語言暴力、父母離異等家庭變故後,人生軌跡開始兩極分化。

有的孩子,會更加努力地追求幸福,有的孩子,則會因為缺乏家庭幸福感而逐漸墮落。

而那些走向歧途的孩子裡,大多數都是女孩。

在家庭關係裡,女孩更加敏感,對家庭幸福感的要求更高。

當她感受不到來自家庭的關愛,就會去向別人索取這種遺失的感受,把愛與希望寄託在外界的人或物上,從而也就更容易受到傷害,性格漸趨乖戾、跋扈、孤僻......

老教授說,古時候女兒被稱作“千金”,現在又成了“掌上明珠”,富養女兒的觀念從古至今,都是大多數家長信奉的“金科玉律”。

他們希望自己的女兒,衣食住行都得是最好的,琴棋書畫都得是精通的,見過很多世面,深諳生存之道。

但他們忽略了,這所有的美好,都根基於一個幸福的家庭,缺愛的家庭,養不出陽光的女兒。

真正的富養,養的是女孩的家庭幸福感。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變形記》裡有個女孩叫劉珈辰。

網上評論她是“最懶富家女”,除了有專人餵飯洗澡穿衣,還有5個保姆貼身保護。

有一期節目,她拿著蘋果哄著劉爸咬了一口,然後叫囂:“你吃我的蘋果了,得付錢!”

不等劉爸反應過來就搶到錢包,掏出5千塊回了房間,臨走還放話“過幾天我再來,定期收保護費”。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堅信“富貴多淑女”的劉爸爸,給了女兒用不完的人民幣,卻沒有給她一個融洽、幸福的家庭氛圍。

在家裡,劉爸劉媽三天兩頭就和女兒爆發戰爭,動輒非打即罵,硝煙平息之後又繼續放任女兒無止盡地消費,這種“打一巴掌給一蜜棗”的教育方式,讓劉珈辰成了流連夜店、愛打架、花錢如流水的問題少女。

養活一個女兒很簡單,給錢,供她吃穿就行。

養育一個女兒卻很難,一旦缺愛,都是扯淡。

幸福的家庭遠遠不只是物質上的豐富,錢,頂多算是教育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

女孩更需要的,是充滿愛和理解的家庭氛圍。

如果沒有給女兒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哪怕為她準備再多的金山銀山,都談不上“富養”二字,物質上的充足,永遠彌補不了她們心靈上的缺憾。

養活≠養育,富養女孩,家庭幸福感遠大於金錢。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前不久,有位心理醫生在後臺留言。

他說有位媽媽帶著女兒來面診,小姑娘只有13歲,表情麻木,眼神空洞,看著沒有絲毫靈氣。

問起病因,她媽媽有些難以開口,支支吾吾說了句:“她......自殘。”

小姑娘的手臂上,新傷和舊痕交錯,手腕處還纏著滲著血的紗布。

她媽媽垂著眼睛,說是女孩兒剛剛用刀片劃的。

醫生問女孩:“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呢?不疼嗎?”

女孩一臉無所謂,回了句:“看到血流出來,就覺得很輕鬆很滿足,像是解放了。”

和所有缺乏幸福感的孩子一樣,女孩的家庭也談不上美好:父母離異後形同陌路,她在親戚家流轉,成了遭人嫌的米蟲,連朋友也沒有。

缺乏家庭幸福感的女孩,不具備愛和自愛的能力。

她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無法與人結友,更談不上交心。

想愛不敢愛,想恨又不敢恨,想要幸福卻又卑微到不敢去追求幸福,只能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發洩內心的抑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不幸中長大的女孩,得到幸福的過程遠比正常女孩困難得多,那些缺失的幸福成了女孩心頭的一把鎖,拒絕敞開心扉去接納美好,任憑自己陷在悲傷裡,獨自承受痛苦。

一個美好的家庭,才是女孩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富養女兒,養的是女孩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網上有這麼一段話。

“一直覺得家庭幸福的女孩很幸運。她見過好的感情是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而在湊合環境下長大的女孩,缺乏家庭幸福感,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在愛裡長大的女孩,才能看清愛的模樣;在幸福里長大的女孩,才能抓得住幸福的羽翼。

這幾天,袁泉在《朗讀者》中聊到的300封家書的故事,戳動了很多人的心,有人形容她,這就是“見過愛”的女孩,該有的模樣。

她離家7年,11歲就孤身在梨園求學,300封家書裡的每一個字,字字都是切膚的思親之情。

她給爸爸寫信:“我沒有進步,我很害怕。”

袁父給他回信:“泉泉,切記住,挫折面前不氣餒,我與你媽媽也絕不會在你竭盡全力時還叫你拼命,你要振作。”

她說,她和父親都是不懂得表達愛意的人,雖然父女倆誰也沒提想念二字,但信紙上的一筆一劃都在說“我想你”。

後來的袁泉,在事業和感情上,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堅守。

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合二為一。

被家庭的每一個成員深愛,被濃濃的家庭幸福感包圍,才會讓女孩在人生路上擁有披荊斬棘的鎧甲與勇氣。

富養女孩,是讓她在愛裡長大,幫助她塑造正確的三觀,幫助她保持清醒的頭腦,讓她能夠擁有,最適合自己的,最健康的人生。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為期10年的跟蹤調查:富養女兒的關鍵,在於這一點

知乎上有個提問:在幸福的家庭里長大的女孩,是什麼樣的?

底下一個不起眼的回答,卻紮了很多網友的心:

“她們身上的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這一輩子都模仿不來的。”

養女兒,要拿出足夠的耐心與愛心,為她創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為快樂的小公主。

得讓你的女兒知道,她身後擁有著的愛,遠比鑽石和玫瑰,更加迷人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