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标签,绑架了孩子!

别让标签,绑架了孩子!

自从有了名字,我们就有了标签

人生最美不过在刚出生的那一刻,一目了然,毫无瑕疵。

然后自从有了自己的名字,便有了标签。

乖孩子,调皮鬼,学霸,学渣,胖子,瘦子,专业,工作,性格,每增加一个标签,生命便负重一分。

所以说,生活还是简单一些好,能呼吸到更多新鲜自由的空气。

我家孩子胆子特别胆小,我怕他以后受欺负,怎么办?

我家孩子被宠坏了,特别霸道,爱打人,怎么办?

我家孩子特别黏人,离开妈妈就不行,怎么办?

这孩子心眼可多了,总是蔫着发坏,怎么办?

“胆子小”“霸道”“被宠坏”“粘人”,人们经常能看到有人用这样的标签来评价孩子,或是与孩子对话。

很多父母也会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宝宝是个急性子,她可倔了。这孩子,总是不太爱说话。父母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当你们经常这样描述宝贝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给宝贝贴标签,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久而久之,这些评价可能会固化到宝贝的心里。

这些标签,在小时候,最多给孩子造成某阶段的困扰,但这种思维模式如果陪伴孩子长大,未来也许就会扩大到种族、肤色、国籍、性取向等等问题,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亲爱的家长们,请不要这样给孩子贴标签,贴标签容易,撕下来,就难了。

别让标签,绑架了孩子!

乖孩子标签,负能量标签,最容易绑架孩子

每个来到世上的孩子都是洁白无瑕的天使,从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在中国,差不多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模式下长大:小时候乖乖听话,上学时候努力学习,工作了认真上班,在别人既定的框架里努力做的最好,不敢越界,标签总是乖孩子,听话,好学生。

从小到大,孩子们总是被家长和老师贴着各种标签,听话的乖孩子、爱撒娇的孩子、活泼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孩子会拼命努力,响应父母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由此,很多孩子,从小就是身背这些标签,按部就班,遵循着父母规划好的路线,乖巧听话,没有梦想,没有思想,没有坚持,也没有跨越的勇气。

在学校里,整齐划一的坐姿,整齐划一的服装,整齐划一的举手,整齐划一的答案,如此的乖孩子标签模式,最容易绑架孩子。

让大人不禁思考:我们究竟是在培养学生,还是在培养木头人?

过分的听话教育,你养大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个重复你思想执行你指令的复印机。

很多家长不仅给孩子贴好孩子标签,还会给孩子贴负能量标签。大人们会用乖来衡量孩子,当孩子的行为违背自己意愿的时候,也会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

我们总是会听到一部分的爸爸妈妈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听话,然后经过一对比,就会觉得自己家里的孩子不够乖,不听话。

家长通常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把乖孩子等同于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然而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原因在于乖孩子和好孩子是两个不一样的生物,乖孩子也不代表是一个好孩子。

敲黑板,划重点,父母千万别给孩子贴标签,乖孩子如何?坏孩子如何?关键在父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只要他们聪明可爱,活泼多动,做错事给孩子时间,慢慢改正就好了。

别让标签,绑架了孩子!

标签化却可能让孩子错过礼物

人是社会性动物,成长就是不断探寻自我,融入认同的群体,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体验和思考,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然而,标签化却可能让孩子错过这份礼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生命体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准则,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标签。

老板大V网红,又或者剩女LOSER,这些都是社会强制性给的标签,但除了这些标签我们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吗?

在孩子的世界,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贴着各式各样的标签,比如琴童、学霸、小画家,或者专门从事某项运动的小运动员,这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长大一些后,孩子开始变得不喜欢这个项目或者天分不够被淘汰,由此,孩子就会产生社交障碍或自我认知偏差的问题。

家长一定要解放孩子的天性,跨越标签,每个人的许多面,最终才能被探索和成就。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先在纸上留下印记的是父母的投影。如果家长习惯给孩子贴标签,不仅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向,也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没有性别的桎梏,逃脱年龄的约束,有自由不做别人认为该做的事,没有标签和定义,也不因你做了什么样的人而轻视另一种人。

千万别让各种各样的标签,绑架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