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谋:虚虚实实全是套路,仅凭一张嘴

【鬼谷子原文-反应篇】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

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

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

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鬼谷子智谋:虚虚实实全是套路,仅凭一张嘴

【鬼谷子译文-反应篇】

古代善于反复详审的人,可以透过隐秘玄奇而获得实情。

对方的变化是适当的,因而能周密详细地掌握,不详细调查了解,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楚,得到的情况不清楚,奠定的基础就不可靠。

对方讲话的形貌与比较的事例变化了,一定要有反诘之词,让对方先说,我然后静听对方答复,想要对方发言自己反而保持缄默,欲使对方张开反而自己收敛,欲达到高大反而表现低下,欲获取反而先给予。

想要开启实情,可以设象比引动对方,再以此考察对方言辞情况,与对方心理契合发生呼应,就能得到真实情况。

可以从这条线索开始,也可以从那条线索开始,或者以谈论事奉君主的事开始,也可以从谈论治理民众的事开始。

这是为了考察其中的真实与虚伪,了解其中相同与相异之处,弄清是实情或是欺诈。举止行为、言语或缄默,与此相关,喜怒情绪都可以从这里见到端倪,都是事先定于情再作出法则。

以反求复,观察对方情之所托,都是用这种方法。

听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静气,以听取对方的言辞,观察事理,议论万物,分辨雄雌。

所谈的事虽然不是当务之急,从表现出的细微之处可以了解总的变化。

听取对方言辞以揣测对方实情,就像进入对方心中一样;估量对方能力,犹如引弓发矢一样猜中对方意图。

像合乎符验一样不失基准,如同螣蛇所指祸福一样准确,好像后羿射箭一样无不命中。

鬼谷子智谋:虚虚实实全是套路,仅凭一张嘴

【小故事案例】《晏子春秋·内篇》里记述了景公伐鲁的一件事。

齐景公伐鲁,接近许城时找到一个叫东门无泽的人。齐景公问他:“鲁国年景怎么样?”东门无泽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些别的事:“背阴的地方结冰很厚,连河底都冻了;向阳的地方则结冰有五寸厚。”齐景公没有理解对方的回答,就去问晏子。

鬼谷子智谋:虚虚实实全是套路,仅凭一张嘴

晏子告诉他:“您问他年成收入怎么样,他回答结冰的情况,这说明他是一个合乎礼的人。背阴的地方结冰很厚,连河底都冻了;向阳的地方则结冰有五寸厚。这说明鲁国的节气正常,该热就热该冷就冷。节气正常说明政治平和,政治平和则上下团结,上下团结则年成很好。

年成好则收入高。他的话里有这些意思:鲁国的粮食充足,群众团结,您要是讨伐他们,恐怕会把齐国军队搞得很疲惫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这和您的想法差距较大。请您对鲁国以礼相待,平息两国之间的怨恨,遣返他们的战俘,来表明我们的好意。”齐景公就不再打算伐鲁。

在这里,东门无泽的回答很含蓄,并没有直接劝齐王不要进攻鲁国,而是通过言其他而让对方明白他的意思,避开了顶撞齐王的局面。当然,在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要考虑对方的理解力,本篇中的齐景公并不能理解东门的意思,好在有晏子读懂了他的意思,因此他的劝谏目的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