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1975年4月,我作为新兵加入“长江”舰,成为了舰尾双37炮的装弹手。当时,我们护卫艇第21大队称为37621部队,主要舰艇都驻扎在长江中的横沙岛上,而作为纪念舰存在的“长江”舰则一直停泊在吴淞军港六号码头。说到舰上的生活,由于战舰长期驻扎基地,所以吃、穿、住、行整体上都是不错的。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长江”舰的老照片,当中站立说话的是后来的王三元舰长。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当兵的也不例外。海军部队的伙食标准普遍比陆军部队要高一些,而海军中由于兵种不同以及工作岗位的差异,伙食标准也有高低之分。一般说海军航空兵和潜艇兵的“空灶”、“潜灶”最高,水面舰艇的“海灶”也要比陆上工作的“陆灶”要好。“长江”舰非常独特,由于是当时人民海军中仅有的长江炮舰,只能在内河水域活动,所以我们这些当海军的似乎更应该称为“江军”,而舰上水兵的待遇是既高于陆上“陆灶”,又低于海上“海灶”,绝无仅有的“江灶”。记得1975年时“长江”舰上的“江灶”标准是每天一块零五分钱,比七十年代初期的八角七分涨了不少。那时候海军“陆灶”的伙食标准是四角五分,和一般陆军步兵部队的基本一样,而出海舰艇的“海灶”伙食标准比较高,是一块七角左右,出海后还有出海补贴之类的,可以吃得很好。

我们平日吃饭就是“打游击”。那个年代就算在大点的驱逐舰、护卫舰上吃饭也得蹲甲板,更别说小小“长江”舰。舰上也没有什么专门吃饭的地方,平时我就和炮班的战友一起在码头或甲板上围成一圈蹲着吃,或者干脆站着吃,如果碰到雨雪天气就只得找个有遮蔽的地方,端着饭盒将就一顿。由于是露天吃饭,所以饭菜凉得都特别快,所以久而久之我们这些水兵吃饭的速度也练得很快,三下五除二就把饭菜消灭干净,这个进食习惯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吊床、蚊帐和柚木甲板

说完了吃,再说说住。那时候海军水面舰艇都实行“住舰制”,就算“长江”舰这样长时间靠泊在码头的战舰,水兵们也都是住在舰上的。“长江”舰长仅60.04米,宽7.92米,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有水兵120余名,拥挤程度可想而知。张广东政委和王三元舰长都有自己的住舱,位于舰桥下方的舱室。其他官兵均居住在前后两个大舱中。前大舱不足40平方米,有七、八十个床位。我们那时候睡的还是吊床,这个吊床现在想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吊床外侧为一个钢支架,由四根铁索悬挂在舱室顶部,帆布吊床被绑在钢支架上,用缆绳收紧拉平就成为可以睡人的吊床,拆装非常方便,还能折叠,就是捆绑的缆绳容易松,得时不时扎扎紧。舱室顶很低,一套吊床上下又有三个铺位,人睡下后基本就与上面的吊床贴在一起了,要坐人的话必须将中间铺位收起。后大舱相对较小一些,这两个大舱居住人多,通风条件差,晚上睡觉各种声音都有,非常热闹。除了大舱外,舰体当中还散落了一些干部舱,条件相对比较好,基本上是两人一间,上下铺,还有木床木椅和衣柜。后大舱后部到舰尾是储藏舱室,主要用于存储粮食之类的。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舰艇上的吊床,是在蓝色铁框架上扎缆绳和帆布构成,人睡久了会松得重新扎。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西方舰艇中的吊床,中国式吊床更加复杂舒适。

军舰里面的生活可以说是夏热冬冷。上海的夏天一般在30℃~34℃左右,虽然“长江”舰在江中,但经过一天的日晒,舰内温度往往会上升到40多℃,在舰内工作生活的水兵就像是处于蒸笼中的小笼包,就算不干事情也是大汗淋漓。那个年代还没有空调,只有靠风筒通风,而靠舷侧的舱室因为有擦拭透亮的铜舷窗,所以有时候也有微风吹入。舱室中的高温往往要经过一晚的江风吹拂,到第二天凌晨才有所下降,在此之前水兵们还是更喜欢到舰面上去吹风乘凉。当然,经过一天酷晒的金属甲板是不能躺下睡觉的,不仅温度高,而且长时间睡金属甲板也会留下腰椎病。好在“长江”舰是老舰,前后甲板还保留有西方老式军舰才有的柚木甲板,晚上大家统一在木甲板上打地铺边乘凉边睡觉,很是惬意,就像睡在家里的木板床上,这也是在其他舰上无法享受到的待遇。所以一到夏天,舰上甲板会支起天棚,晚上睡觉时候水兵们会用缆绳绑在左右两舷的围栏上面,一根根横着的缆绳将木甲板分成一块一块,再在缆绳上面搬上蚊帐,垫上席子,一个带蚊帐的舒适地铺就做好了。夜晚林立的蚊帐可谓“长江”舰上的一道风景线,值夜班的战士上岗前要找好接班战士睡觉的位置,不然在蚊帐丛林中想找到一个人还是挺费时间的。睡下后,要把手脚身体缩在蚊帐中间。黄浦江水上的蚊子可是出了名的厉害,一到晚上就犹如轰炸机般,成群结队向蚊帐进攻,如果一不小心将手脚靠近帐边,等醒来就会发现密密麻麻的叮咬包块。

说到柚木甲板,就不得不说说木甲板的保养。现在我们很多家庭都铺设了实木地板或复合木地板,保养非常费事。而我们舰上是昂贵的柚木甲板,维护保养更加重要,我军的光荣传统就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装备,柚木甲板也是如此。我们后炮组属于炮二班,平时负责艉部甲板的保养,另外由前炮的炮一班负责艏部甲板、副炮的炮三班负责舯部甲板的清洗和保养。我们平时在木甲板上倒上洗衣粉,用长毛刷沾水刷甲板,再用消防水龙头一冲就好。那时候的柚木甲板已经磨得发白透亮,但也正是得益于一代代代水兵的细心保养维护,才使得几十年的木甲板始终完好无损。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笔者和战友在“长江”舰上的留影,后面木箱中存放着的是毛刷等木甲板洗刷工具。

小平同志到“长江”舰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笔者收藏的“长江”舰照片,此时舷号已经改为纪念舷号“53-219”。

在“长江”舰这样的老舰上服役也是有遗憾的,就是不能出海,出航次数也非常有限,长江口附近的防务基本上都是由护卫艇、猎潜艇执行。不管是日常巡逻勤务还是作战勤务,基本上都轮不到“长江”舰,因此大家还是希望能够到更新的作战舰艇上去工作。但是因为各种因素,那个年代新型战舰服役非常少,诸如209号护卫舰这样六十年代服役的,能够拿得出手的主力战舰也是以火炮为主的,战士们内心充满了对新型导弹战舰的渴望。

“长江”舰一直将毛主席在舰上生活时的舱室保持原样。这个舱室其实就是舰上会议室改的住舱,床铺是当年临时架设的硬板床,卧具均是主席一行从火车上带来的,被子上还印有铁路局的标记。此外,住舱中还有两个小沙发、一张小办公桌和四个靠背椅。那时候,“长江”舰已经隐隐是一艘纪念舰而非战斗舰存在了,特别是到了建党、建国等节点日子,经常会迎来各个单位组织的职工群众上舰参观学习,舰上也会展示一些毛主席与官兵合影留念的照片,并对那段历史进行介绍。除了民众参观外,“长江”舰还承担了大量外事任务,用于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这也是为什么“长江”舰一直停靠在交通方便的吴淞军港,而非大队本部的横沙岛的主要原因。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舰艉甲板室原来是会议室,后来作为毛主席居住的舱室一直保留下来。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毛主席住舱中的椅子和茶几,由于该舱室位于舰体以上,有多个舷舱,采光较好。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18 20世纪70年代,“长江”舰接待了大量来参观的干部职工。

1975年6月,我们突然接到命令,将有重要领导人和外宾参观战舰,遂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和洗刷。26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陪同外宾走上了吴淞军港的码头。那天我们“长江”舰以挂满旗的最高礼节迎接小平同志和外宾,“长江”舰前的五号码头当时停靠了一艘潜艇,再往前还停靠着一艘护卫舰,整个接待规格非常高。

当小平同志陪同外宾踏上六号码头时,舰桥上的信号兵鸣长哨向客人敬礼,张广东政委和王三元舰长站在前甲板舷梯边,将来宾顺着舷梯引上战舰。在前主炮下,我们摆放了毛主席和“长江”舰水兵合影的照片,张广东政委向小平同志和外宾详细介绍了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的情况,随后将来宾迎入主席的住舱参观。小平同志看过毛主席的题词后说:“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小平同志和柬埔寨客人离开时,我们全舰官兵都在甲板上站坡,小平同志还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毛主席在“洛阳”舰上与指战员合影,背景双烟囱的就是“长江”舰。

训练和战备

虽然“长江”舰一直停驻码头,但是作为海军战士每天的训练是不能放松的。我是双37炮装弹手,所以我的阵地就是炮位。我们炮二班每天都会一定时间进行火炮操练。双37炮仿制的是苏联B-11M型舰炮,炮班一共有八个人,分别是炮长、数据装定手和2名装弹手、2名瞄准手、2名运弹手。在一些吨位小的舰艇上,比如我后来工作的4310号护卫艇上,就省去了2名运弹手以节约人力,而运弹手则由其他岗位的水兵兼任。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笔者在“长江”舰前甲板上值更时的照片,身着74式全蓝春秋水兵服,肩章为红色块状肩章,由于江上风大较冷已经带上了冬季棉帽,而非水兵帽。那时白天武装更配发的是56式冲锋枪,照片中还能够看到“长江”舰特有的柚木甲板。

双37炮的炮弹是装在弹夹上面的,5发一个弹夹,每个弹箱中存放着3个弹夹,我作为装弹手在战斗的时候就要迅速地将弹夹插入炮尾的输弹口上,开火后再以最快速度换上新弹夹。双37炮的单管射速能够达到160~180发/分钟,但61式的人工装弹速度远远达不到火炮设计射速,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自动供弹型76式和无人操作雷达火控的76A式舰炮。

但是我们炮的弹药库就在炮位下方的舱室内,由于“长江”舰是艘老舰,并没有安装相应的自动提弹装置,所以存取炮弹非常辛苦,上上下下就要靠两名运弹手战友,他们的工作和我们装弹手一样都是体力活,部队的锻炼也练就了我们强壮的体魄。除了火炮战位训练外,每天我们还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启动,以保证相关设备正常,当然舰上其他日常用电需求主要还是靠码头供电的。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当时笔者所在护卫艇第21大队的4314号护卫艇与兄弟单位的691号猎潜艇靠泊一起的照片,后来笔者调到4310号护卫艇上工作,是有别于这种120吨62式护卫艇的另一种100吨护卫艇。

最后的落寞

1977年下半年,我们水警区开始建设“长江”舰纪念馆。“长江”舰纪念馆是位于六号码头到七号码头之间的一片平坦开阔的江滩,工人和战士们开挖出一条宽约20多米的水槽,贯通了江堤和沿江马路,一直挖到离江边约100米开外的地方。建成后的纪念馆外形是一个半圆弧建筑,外形就像是游泳馆,馆内不设梁柱,下部有一个船坞。

1978年8月1日黄浦江涨大潮时,“长江”舰顺着这个水槽被拖轮顶进了纪念馆内部的船坞,然后再进行排水作业,将水槽逐步填平,恢复江堤和沿江马路。再后来,听说因为觉得“长江”舰具有强烈的个人崇拜意味,于1981年将纪念馆内部的“长江”舰拆除回炉炼钢。纪念馆也进行了改造,回填了船坞,增加了内部隔断,成为了现在的两层楼展厅。1991年,水警区在此基础上重新建设了上海海军博览馆对外开放,是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馆名。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笔者与博物馆中的双37炮合影。

水兵回忆“长江”舰上的生活

笔者在海军上海博览馆向游人讲解双37炮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