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和田玉黃沁料?

老孫鑑寶

沁料的顏色是後期形成的,不是先天的。在和田玉籽料形成的過程中,因經過水流的搬運和沖刷,難免會導致玉料產生裂紋。而水中含有的礦物質鐵離子經過氧化,慢慢的在裂紋中沉澱積累,

不同於和田玉籽料的有色皮子,在填補上籽料裂紋的同時,礦物質離子沁入至玉石的深處,由外向內逐漸過渡的變淺,且不露白,最後就形成了表面和玉肉部分顏色一致的沁料。

黃沁料就是和田白玉或者青白料經過上千萬年河水沖刷,讓水中鐵分子浸染而形成。對於黃沁的定義,是沁色比較均勻,表裡如一,但是假如一塊玉石外部全部被黃皮包裹,全部不漏玉種,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沁的有多深,是沁透了,還是隻是薄薄一層,如果沒有漏玉種的情況下很多人是默認黃沁。而且黃沁一般都是雕刻薄薄一層的,不漏出裡面的內容。

沁色並不等於皮色,由於皮色和沁色成因基本相同,只是程度不同,所以很多玩家容易混淆。皮色和沁色沒有特別明顯的界線。皮色在表面,往往帶有多種顏色。而沁色往往是單一顏色,少量有兩種顏色。沁色會深入至玉的深部,在縱向呈深淺的過渡。皮色和沁色都有整體和局部之分,不少和田玉的沁色外面還往往有其他顏色的皮色,為其增色不少。

 關於沁料真假的分辨,我們需要留意的是,天然沁籽料具有十分自然的色調,玉石表面的皮層部分都有著多層不同的顏色,且每層顏色之間過渡自然,其顏色從外向內是呈由深至淺的過渡關係。另外,多數沁料的最外層會有比較密實的棕色黑色斑點分佈,這正是天然和田玉沁料的鮮明特徵。

判斷一個沁料或皮色是不是天然需要整體的看,看看是不是從一個綹裂形成的沁或皮,或是由於某部分玉質疏鬆才綹下了沁和皮,像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沁料,很多染的,而且染的很深,沒有任何沁門,料子也沒有松到可以沁的那麼深,甚至通體都是黃色或紅色的。所以看到通體紅、黃的沁料,需多加註意。


藏玉

黃沁料有兩個屬性,第一是和田玉,所有的以黃的,漂亮的,有玉性命名為黃沁的非和田玉都是耍流氓,也就是必須能夠出證書,受國家保護。第二是它必須是沁料,沁進去的,外部天然顏料以天然的方式沁進去的,和皮子的成因應該是一樣的,只是皮子停留在表面,而沁料是深入骨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