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是循序演進過程 而非一夜之間革命

工業4.0是循序演進過程 而非一夜之間革命

工業物聯網(IIoT)常被形容是取代傳統技術的新科技,但其真實的潛力並不是劇烈的翻覆策略,而是漸進式的進行智慧升級與改進。商業冷凍產業是一個在美國年產值94億美元的市場,可說是工業物聯網最好的示範案例之一。

聯網科技已開始出現在自動監控冷凍系統中,該系統可根據特定需冷凍的商品,實時進行關鍵調整,進而降低能源消耗與成本,又可保存商品的新鮮;此外,這些智能系統可預測可能會出現故障的時機點,主動事先地安排維護排程,來確保系統的持續運作。

為了達成這樣的演進,冷凍公司幾乎不能全盤排除舊有系統,而用新的系統取代,因為取代數百或數千個工業冰箱、冷凍庫或冷凍貨運載具等,將會導致難以性的高昂成本,並威脅到服務連貫性。

相反地,冷凍公司比較想要將新的互聯技術與現有系統整合,就像是在固有物理世界中披上一層數字外衣,更完善地捕捉並分析已存在現有系統中的關鍵數據,並提煉新的洞見或價值,進而在商業可能性上達成新的突破。

IIoT漸漸在全球工業盛行,由於工業物聯網的價值在能真正瞭解全球經濟,企業將需要規劃並遵循智慧計劃,達成系統化的演進,而非突發式的革命,對於準備好對現有流程進行數字化,並開發新流程的公司來說,IIoT可快速且動態地響應瞬變的客戶與市場需求,也可控制成本,並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搭載傳感器的智能裝置構成網絡、蒐集數據,並進而轉譯與分析(透過邊緣運算或雲端運算),可自動根據企業的智能自動化準則採取行動,這包括預測分析,例如偵測一個工業冷凍環境中的問題,或發現工廠中潛在的停轉時點,甚至增加工廠產能,以增加生產能力及營收。

Accenture預測,到2025年除了價值接近幾十億美元的市場之外,工業物聯網技術的影響可能在未來十年為全球經濟帶來高達14.2兆美元的收益。但Accenture對1.400多名企業主管級決策者的調查顯示,84%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的組織有能力從IIoT中創造新的服務收入來源;73%的人表示尚未取得具體進展;令人驚訝的是,只有7%的公司制定了一個項目投資的綜合戰略。

可以理解的是,企業對新技術的佈局傾向保守,尤其是新技術可能會改變固有需要專業技能員工操作的舊系統時,工業物聯網聽起來像是帶來了許多挑戰與風險的技術,透過對互聯技術來優化現有資本,是企業建構IIoT驅動力的有力途徑。

企業在建立IIoT時應記住三條基本指導原則:

一、建立合適的團隊

IIoT的主要技術性挑戰之一是選擇、訂製與整合適當的數字引擎,因此,企業需要了解如何在工業環境中逐步實施IIoT關鍵組成部分的專家,這些專家瞭解蒐集與分析極大量、高速傳遞的數據流量軟件,以及如何透過正確佈局邊緣與雲端運算配置,以確保性能、可靠性、靈活性與安全性。

二、佈局前測試

不成功的IIoT佈局會導致嚴重的生產停機,喪失支持以及對業務造成其他有害的影響,此並不符合IIoT的宗旨,因此,需要根據實驗設施與試點線路,在佈局前的測試中採用不同的方法,儘可能充分利用仿真基礎設施與應用程序,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佈局前現場測試的範圍。

三、制定公司IIoT路徑圖

企業轉向IIoT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承諾與旅程,而不是一件單一專案。企業及其技術合作夥伴應制定路徑圖,具體說明各種實施步驟,建立里程碑與時間表,這份路徑圖應分階段實施與採用IIoT,同時優先考慮各種使用案例的執行情況,並說明從現有流程轉變為IIoT支持的流程。

關鍵衡量標準可在每個階段確定,並欣快地迎接階段性的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設下的早期目標必須是可實現的,所達成的變化與演進也必須是顯而易見的,以此確保支持IIoT路徑圖所需的持續資助與資源分配。

遵循這些指導原則,企業可朝平衡了創新、成本效益、佈局靈活性、可擴展性與技術壽命的工業物聯網生態系發展,最終倘執行得當,衍生的商業價值將遠超過演進中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