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317.5億元 增長8.9%

2017年,即墨撤市設區,成為青島市主城區的最新一員,由此站上新的歷史起點。長期昂首走在中國縣域前列、被譽為“江北第一縣”的即墨,如何在青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中找準自身定位,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中展現新的“即墨力量”?

即墨區用靚麗的數字詮釋了跨越式發展的最新成果。去年,即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10.6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4.3億元,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躍居全國縣域第七,居山東省首位。今年是即墨劃區後的第一年,一季度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7.5億元,增長8.9%,分別高於全國、山東省和青島市2.1、2.2和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56.4:41.7,又好又快發展勢頭明顯,其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和先行區的地位愈加突出。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國家深海基地實景圖

藍谷成藍色經濟強力引擎

5月以來,位於即墨區的青島藍谷捷報頻傳,一批涉海高端項目刷屏央視多個新聞欄目:“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海域深潛至8213米、“向陽紅01”船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後返回青島母港、“龍”家族最新成員——蛟龍、潛龍、海龍等國內最先進潛水器聚首國家深海基地……成立短短六年時間的青島藍谷,一次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以科技創新掀起海洋強國新篇章。

在這一系列耀眼成果的背後,一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漸漸被世人所熟知。作為青島市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前沿陣地”,海洋國家實驗室於2015年開園,其強大的人才集聚效應迅速顯現,目前已入駐吳立新院士領銜的各類涉海專家2200多人。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實景圖

工程技術與科學需求在這裡實現完美對接,一個又一個研究團隊找準了方向。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創造這個“中國深度”的,是一群平均年齡還不到35歲的年輕人。在入駐海洋國家實驗室之前,他們是天津大學的水下機器人團隊。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2002年開始,他們就進行相關研究,用了10多年達到1500米深度。“確定了向萬米深海進軍的目標後,我們首先想到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實驗室研究人員牛文棟說,“我們的團隊不僅僅有實驗室2200多名專家的支持,還能與青島藍谷來自世界各地4500多位涉海學者的直接對話,這是團隊的最大動力。”

2016年,牛文棟團隊入駐海洋國家實驗室,他們的研究項目成為“問海計劃”的一部分,不但享受政府項目資金扶持,還增加了很多海試機會。不到兩年,團隊接連突破水下4000米和8000米兩個量級,使我國在水下滑翔機研發領域實現後發制人,打破了國外對中國技術禁運的困境,為我國在深海觀測領域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作為青島主動融入和承擔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王牌”,目前,藍谷累計引進“國字號”重大科研平臺22個,引進山大、北航等全國知名高校建設的校區、研究生院或研究院22所,海洋國家實驗室、“蛟龍號”母港國家深海基地、國土部海地所可燃冰研究基地等成為中國海洋領域的“國之重器”。以藍谷為支撐的青島東部鰲山灣區正迅速崛起為海洋科技新城,成為青島、山東乃至國家培育海洋經濟新動能、發力藍色經濟的強力引擎。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突出“高精尖”

即墨區在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產業升級過程中,始終把先進製造業的發展作為培育新動能的發力點,以汽車產業、大健康產業、新材料產業、海洋製造產業、現代物流產業等十大關鍵產業為引領,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助力轉換提速。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一汽—大眾(青島)華東生產基地5月底正式投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該區的汽車產業。5月底,中德兩國總理見證簽約的一汽-大眾(青島)華東生產基地正式宣佈進入量產。作為即墨區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產業層次最高、帶動作用最強的汽車產業項目,該項目於2014年11月簽約,一期投資144億元,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整車。在這臺“最強引擎”的帶動下,一汽富維、一汽富奧、一汽富晟等30餘個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集中落戶,近20個項目已同步投產。

離此不遠的一汽解放青島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產量接近4.2萬輛,其中三月份產量超過1.6萬臺,突破了在即墨建廠以來季度和單月產量的雙紀錄。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一汽解放青島分公司現代化生產車間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一汽解放青島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產量接近4.2萬輛

至此,一汽大眾、一汽解放商用車、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三大整車項目全部投產,即墨區千億級汽車產業航母已精彩呈現。

在不斷壯大優勢產業的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也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去年,青島雲路“千噸級非晶磁粉芯的製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結題驗收——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非晶磁粉芯的規模化生產;三迪時空建成3D智造雲平臺,獲批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中國·青島(生物谷)健康產業先行試驗區全面突破,建立起國內第一個以幹細胞再生醫學為龍頭的、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生物產業發展集群示範區……

位於藍谷高新區的航空產業區內,另一箇中德兩國總理見證簽約項目——歐洲H135直升機總裝線計劃九月份建成投產。該項目是歐洲以外的第一條H135型直升機總裝線,配套建設有直升機交付中心、維修服務中心、航材物流中心、飛行員培訓中心和機務培訓中心等。同時,該產業區的通用機場建設、綜合保稅區建設正在有序進行,即墨區通用航空產業鏈日漸完善。

新興產業的爆發性增長,昭示了即墨區新舊動能轉換潛力巨大。今年,即墨區將搶抓青島成為“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的機遇,圍繞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軌道交通製造、微電子、海洋生物醫藥、新材料、人工智能及增材製造等建成一批成規模、成體系的新興產業集群,為“科技產業城”奠定重要基石。

傳統產業擁抱互聯網煥發活力

一秒鐘內至少可以自動生成20餘套西服的製版;一套定製西裝從接單到出貨,最長用時為7天……青島酷特雲藍藉助互聯網技術,創造了全信息化服裝定製平臺,實現了服裝個性化定製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一個傳統服裝品牌昇華為平臺生態。這是即墨區堅持存量變革,以創新新引領發展的一個縮影。憑藉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上的探索創新,即墨區積極推廣個性定製、智能工廠等模式,促進傳統制造業激發新潛能、煥發新生機。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青島酷特雲藍公司智能化工廠生產線

同樣地處即墨區的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也瞄準行業前沿趨勢,積極探索“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生產流程中各個環節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

走進森麒麟輪胎4.0工廠,無人駕駛的物資配送車輛在工廠內有秩序地工作。它們全由電腦控制,可以自行有條不紊地進行數據化的物資配送。由於每種規格輪胎的配方都進行了數據控制,誤差率幾乎為零。“公司年產5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的生產線用工僅239人,用工效率是傳統輪胎生產線的4倍多。”工作人員介紹說。

即墨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 增长8.9%

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輪胎工業4.0智慧工廠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即墨區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有效途徑。基於此,即墨區專門成立互聯網工業發展領導小組,並出臺了《創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市實施方案》,從2017年到2020年,即墨區每年設立1億元互聯網工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和2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

不僅是投入“真金白銀”,去年,即墨區還兼顧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企業特點,選取了即發、海立美達、方冠摩擦等5家企業開展試點改造,確立起“柔性化製造模式”“協同製造模式”“汽配行業智能製造模式”“中小企業數據應用模式”“內衣個性化定製模式”等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上,即墨區篩選建立了第二批擬改造企業重點項目庫,並將在今年啟動對30家企業的互聯網工業改造。

去年,即墨區被確定為國家“互聯網+”中小企業服務試點和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森麒麟輪胎、一汽解放入選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紅領酷特智能獲評省級雙創企業示範基地。

但是,即墨區並未就此止步。即墨將創建全國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示範區,力爭到2020年互聯網改造企業達300家以上,培育智能工廠20家以上,數字化車間100個以上,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指數水平達85%以上。

專業招商助推高端項目引進

要突破創新引領發展,打造現代產業體系,高端項目引進是重中之重。即墨區著眼於補齊鏈條、補強短板、補好空白,面向行業龍頭、產業高端、企業總部、科研機構和創新人才,聚力開展精準定向招商。

目前,圍繞大健康、微電子、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和從青島市“一業一策”100個重點行業中選取的符合即墨髮展規劃的重點行業,即墨區建立30個專職招商事業部,專注於各產業發展方向研究,精準高效開展專業招商。

同時,建立起“智慧招商”信息平臺。該平臺整合招商事業部數據,將企業投資意向、在談和簽約項目、土地廠房資源、產業招商政策等信息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及時彙總更新,實現招商項目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即時共享。通過“智慧招商”平臺,即墨區級相關負責人可隨時登錄平臺對項目進行調度,各重點區位、部門可第一時間從平臺上獲取招商信息並及時進行對接,有效解決了部門、產業區位之間招商信息不實、不暢等問題,形成了強大的招商合力。

即墨區自招商新舉措實施以來,已簽約重點項目150餘個,總投資達到2400多億元,在談項目91個,總投資額達1600億元,為新動能培育注入強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