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说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人们马上会想到“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一连串妙趣横生的典故。韩信超人的谋略、卓越的才干、至伟的功勋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仅拥有“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等诸多赞誉,而且“王、侯、将、相”一人全任。那么,韩信从一介布衣到为数不多的“大满冠”得主,究竟靠得是什么?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韩信

一靠仙人指路。了解韩信生平的人都知道,韩信还是贫民的时候,一度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经常靠蹭饭过活。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韩信在亭长家寄食,亭长老婆烦他,故意不给他准备吃的。后来,一位洗丝绵的“漂母”看他饿得不行,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并且连续几十天都是这样。正当韩信困顿迷茫、誓要报恩的时候,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在大泽乡燃烧起来,并呈现出燎原之势。陈胜、吴广的行动对韩信来说无异于一盏明灯,为苦苦寻路的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起义口号更是振聋发聩、一语点醒了梦中人。韩信认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于是胸怀大志、蓄势待发的他立马行动起来,项梁义军渡淮北上,“信杖剑从之”。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

二靠贵人相助。韩信出道之后,几经沉浮。初投项梁,不被重用;项梁死后,又追随项羽,做了个负责警卫的小官“郎中”,韩信多次献计,项羽不予采纳;于是离楚归汉,又投奔刘邦。在百折不回、上下求索的过程中,韩信的际遇因几个贵人的出现逐渐发生了改变。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项羽

贵人1:夏侯婴。韩信犯罪当斩,且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眼看就要轮到韩信了,平生遇见的第一个贵人夏侯婴出现了,几句交谈之后,婴觉得信话语不同凡响,且又相貌堂堂,不仅“释而不斩”,而且还举荐他做了小官治粟都尉。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夏侯婴

贵人2:萧何。

真正改变韩信命运的大贵人还属丞相萧何。萧何十分赏识韩信,认为他“国士无双”,但韩信等来等去却毫无结果。万分失望的他就在一个晚上离开了。萧何听说后,顾不上报告刘邦,急忙去追他,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的由来。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萧何月下追韩信

结果刘邦认为萧何也逃跑了,觉得失去了左右手,大怒。过了两天,萧何晋见汉王,刘邦又气又喜,责问萧何为何逃跑?萧何说自己没有逃跑,去追逃跑的韩信了。刘邦骂他,将领们跑了几十个你不追,却去追什么韩信。萧何说,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才,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还说大王要争夺天下,只有和韩信这样的人才能共商大事。刘邦看萧何的面子让韩信做个将领,萧何却说做将领留不住韩信,刘邦又说让他做大将军,当即就想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对人才草率无礼,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于是刘邦选择良辰吉时,沐浴斋戒,设拜将坛,举行完备隆重的拜将仪式,正式

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萧何

如果说夏侯婴和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那么接下来的两位贵人则是韩信慧眼识珠发现的千里马。

贵人3:李左车。井陉之战,韩信与张耳以少胜多,顺利灭赵,其打赢的根本原因是赵王歇与成安君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所以战争结束时,韩信专门下令不许杀李左车。韩信拜见李左车,亲自为李松绑,请其面东而坐,并以弟子之礼请教攻燕、伐齐之事。李左车观其行,感其言,教韩信“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之策,结果韩信不费一兵一卒,使燕顺利归降。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李左车墓

贵人4:蒯通。“下燕”后,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韩信想停止前进,范阳辩士蒯通却说:“将军奉诏攻齐,你有接到停止进攻的诏令了吗?一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而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难道还不如一个儒生吗?”韩信听蒯通言,率兵渡河击齐,一直打到临淄。齐王认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齐王向楚求救,项羽派龙且与齐合力抗汉。韩信抓住龙且贪功、轻敌的弱点,妙用潍河之水大败齐楚联军,龙且被杀,齐王逃走不久亦被杀,韩信彻底平定了齐,又立大功一件。后蒯通又以韩信功高震主、处境危险为由,劝他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未予采纳,最后身死钟楼,韩信临死前仍在后悔未听蒯通之言。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影视剧中蒯通

三靠自己上路。也就是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志存高远,务实重干,锐意进取,辛勤付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将所谓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手中。在这一方面,韩信堪称楷模,他始终没有停止自己奋进的脚步。拜大将军之后,韩信以“保汉灭楚”为目标,开始了一段既叱咤风云、惊心动魄,又战功累累、声名显赫的战斗历程。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刘邦

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他平定魏国,击败代、赵,降服燕国,被拜为相国;他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被立为齐王;次年十月,又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韩信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刘邦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司马迁说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但汉朝建立后,韩信功成被贬,

徙为楚王;后又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韩信报恩亭

四靠小人监督。就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客观对待小人的污辱、抵毁,以此来克服缺点、规避错误、激发斗志,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并借此修养身心、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功。在韩信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也曾“借力”于小人。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胯下桥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让韩信终生难忘的痛苦记忆莫过于身受“胯下之辱”。韩信未出道前,生活困窘,一贫如洗。但他人穷志不短,常佩带刀剑,随时准备着干一番大事。一个年轻的屠夫当众侮辱他,说:“别看你个子不小,还带着剑,但却是个胆小鬼,如果你当真不怕死,就来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韩信仔细打量过那个人之后,就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韩信发达后,召见了那个曾让他从裤裆下爬过去的人,封他为中尉。韩信告诉诸将:“这个人,当年他侮辱我时,难道我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汉殿论功图

然而,世事无常,造化弄人。韩信最终还是命丧小人之手。一位家臣犯了罪被韩信囚禁了起来,他的弟弟害怕哥哥被杀,就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就和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并夷其三族。说到底,韩信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韩信由一介平民到王侯将相“大满冠”,靠什么?

韩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