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近日,北京東侖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侖傳媒”)宣佈獲得上海復逸文化過億規模的戰略投資。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夜天子》“勇者鬥惡龍”主題海報

據悉,由東侖傳媒投資製作的古裝熱血輕喜劇《夜天子》,將於今年暑期檔播出。《夜天子》改編自月關同名小說,是東侖傳媒第一次嘗試古裝劇。接下來,公司還將拍攝民國人物傳奇網劇《我不是大師》。

儘管站在了網生內容生產的風口,東侖傳媒卻是一家有現實主義創作基因的製作公司。成立十年來,先後投資並製作發行了《成家立業》、《誰來伺候媽》、《別叫我兄弟》、《八方傳奇》等家庭倫理、年代傳奇劇。

“我是一個特別怕德不配位的人,做了十年才融資,是因為我覺得現在自己配得上這些錢”,東侖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喬柏華表示。

融資後,東侖每年將推出至少兩部投資過億的精品項目,同時製作一到兩部“小而美”的網劇。在題材選擇上,東侖將遵循現實主義表現手法,即便拍攝古裝劇也拒絕狗血和懸浮。

底線:別拿多元價值觀說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條線,如果沒有碰到那條線,我可以得過且過。但只要碰了我那條線,我就算死,也一定要爭個明白。”在《夜天子》發佈的預告片中,徐海喬飾演的葉小天鏗鏘有力地說出了這段臺詞。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夜天子》中,徐海喬飾演葉小天

這既是《夜天子》這部戲的核心價值所在,也很貼近喬柏華為人處世的價值觀。東侖傳媒從2016年開始把目光從傳統電視臺轉向互聯網,《夜天子》和《我不是大師》都是這一時期孵化的項目。

《夜天子》跟金庸小說類似,都是在真實歷史和人物中插入虛構的主人公,引領讀者在歷史中冒險和暢遊。作為一部歷史小說,《夜天子》涉及明朝“萬曆三大徵”中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亂的“播州之役”,最近央視播出的高口碑紀錄片《土司遺城海龍屯》,就對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做了一些展現。

隨著監管政策的調整,幾乎所有制作公司都開始宣佈要拍現實主義作品,東侖做現實主義並不是自我標榜。在拍《夜天子》之前,公司一直深耕現實題材,作品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儘管《夜天子》是古裝劇,但現實主義的創作基因一脈相承。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夜天子》 “眼神示愛”海報

在製片管理上,東侖堅持“四六原則”:製作成本至少佔60%,演員片酬佔40%。在演員選擇上,東侖不看流量,只挑匹配。據介紹,之所以啟用當時剛正式出道的宋祖兒擔任女一號,只是因為喬柏華偶然看了她參與的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覺得她在生活中的表現就是“夏瑩瑩”。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出演電視劇《夜天子》 的老戲骨們,從左至右依次為:羅嘉良、洪劍濤、劉佩琦、方清平、王德順

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在東侖的項目運作中卻不是這樣。公司旗下藝人想要參演《夜天子》,也要一一試戲,不合格也沒有機會,只能回去繼續磨演技。

除了青年演員,《夜天子》還請了羅嘉良、洪劍濤、劉佩琦、方清平、王德順、魏宗萬、王雙寶等老戲骨。

在喬柏華看來,老戲骨們都是加分項,演得比小說中描述的人物還鮮活。“我特別討厭把錢全部花在男一號、女一號身上。接下來做《我不是大師》,戲骨搭配一定不低於《夜天子》的配置。”

作為一個85後,喬柏華卻坦言理解不了B站,也不喜歡街舞、嘻哈等流行綜藝,更沒有跟風潮流去開發相關題材項目的想法。“別拿多元文化說事,年輕人喜歡看什麼就拍什麼嗎?滿足市場需求指的是,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去傳達正確的價值導向,如果只拍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那老祖宗的精神文化誰來向下傳遞?是創作能發人思考的優質作品,還是生產為了博眼球的快銷品?”在他看來,每個傳媒人都應該有底線,有著向下一代傳達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他對消費流行文化的行為並不能認同。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我不是大師》概念海報

下半年即將開機的網劇《我不是大師》,正是教人識別騙術,反封建迷信,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劇作。除了聚焦年輕人比較熱衷的網絡劇之外,東侖也會拍攝覆蓋人群更廣的臺播劇。“我們做了十年傳統的電視劇,然後逐漸開始與互聯網進行緊密的合作,而且公司管理層平均年齡三十歲,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大部分同時擁有海外留學背景和國內從業經驗,有著宏觀國際市場和微觀行業現狀的能力,這是我們團隊的優勢。”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逆光》人物概念海報

由張涵予、藍盈瑩主演的都市時尚職場劇《逆光》,是東侖具備現實主義價值的都市職場題材作品。這部劇由東侖承製發行,目前已經結束上海部分的拍攝,轉戰加拿大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外景拍攝。

網絡IP熱時,行業一擁而上。如今,不管是監管還是市場表現方面,玄幻IP都遭遇寒流,很多新興製作公司手裡壓了不少IP,進退兩難。不僅如此,類似IP拍出來的作品口碑也一言難盡。喬柏華認為,“從頭就錯了,一兩千萬的IP買進來,用幾千萬拍出來覺得太不匹配了吧?所以花大錢請大明星,成本堆得很高,觀眾不買單,最後就是一盤死棋。”

專業:讓製作人成為“產品經理”

有了項目還需要人才來推進。談到公司未來的人才規劃,喬柏華表示,今後要培養“平臺型製片人”,即“製作人”。在他看來,優秀的製作人就是一部作品的“產品經理”。“你告訴我你的項目為什麼好,不需要你去找資源和資金,我都給你提供。一年只研究一部戲,不用跟著公司開所有的會。我們繼續找儲備項目,適合你的會交給你去做。一個人適合年代戲就一直做年代戲,適合古裝戲就一直做古裝劇,不需要變來變去。”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董事長喬柏華在東侖傳媒”醒”發佈會進行項目介紹

提出做平臺型製片人概念,把人才的專業性放在第一位,也是有感於行業當下的浮躁。一個人在一個職位上至少深耕十年,才能保證自己的專業性,這在好萊塢十分普遍,中國影視行業各個工種卻都在實現“跨越式發展”,所有人都拼命往上爬,不管能力是否匹配。

“執行導演拍了一部戲,下一部就是導演,做完導演第二部戲就是總導演,然後再下來就是監製;副美術幹一部戲就成為美術,美術幹完一部戲就是美術指導;製片人也是,做個執行製片人第二部戲成製片人了,然後是總製片人。爛劇就是這些看似專業的人制作出來的。”

行業裡現在有一些服務型的製片人,只會應酬喝酒,只會碼些資源,這些人需要被淘汰,換上專業的人才。“比如,他本身就是電影學院製片管理專業畢業的,不會應酬,但是非常專業……這是東侖未來的人才需求”,喬柏華說道。

除了在外部“不拘一格降人才”,東侖內部也有人才激勵機制,喬柏華希望東侖將來全部都是專業型人才。據介紹,

東侖鼓勵內部所有員工向公司提報項目,提報人可根據項目評級獲得不同級別的獎金,不設封頂,不限部門職級,HR、前臺都可以參與。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電視劇《夜天子》中的夏瑩瑩(宋祖兒 飾)和葉小天(徐海喬飾)

劇集之外,東侖傳媒還準備在電影上發力,未來有投資出品電影項目的計劃,以及創作擁有東侖標籤的,並具備現實主義價值導向的電影作品。目前所研發的項目,也在考量大小屏幕聯動的可能性。

除了影視製作,東侖傳媒還設立有藝人經紀部門。經紀公司的佈局是,寧可不怎麼賺錢,也不讓演員接爛戲,而是好好磨練演技。“純憑賣臉,這個藝人肯定走不遠。冷酷臉誰不會?現在大家也都在迴歸,否則《演員的誕生》怎麼能火?說明大家的藝術審美都提高了。”

“讓一些不專業的公司沒飯吃,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儘管對行業亂象義憤填膺,喬柏華還是對未來保持了一種樂觀的期待。事實上,流量、IP包打天下的公式早就在電影行業不靈了,隨著互聯網引領內容生產從B2B轉向B2C,電視劇行業的泡沫早晚也會被擠掉。

十年:我也有過自己的“至暗時刻”

喬柏華雖然是一位85後,卻已經在影視行業打拼了10年。他自稱擁有一個“老靈魂”,價值觀偏於傳統,但卻又有憤青的火氣,敢於直斥行業亂象。

現在不少從業人員都在高呼擁抱90後、00後,喬柏華卻好像在逃離自己的同齡人群體,這種“老靈魂”的風格和他的經歷有關。

英國留學回來之後,21歲的喬柏華創立東侖傳媒,剛入行身邊都是50後、60後的前輩,耳濡目染中受到影響。“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拍電視劇一定要傳遞給觀眾一些正面的東西,我就是被薰陶出來的。”

公司創立之初,東侖傳媒製作發行了不少家庭倫理劇。儘管喬柏華個人並不喜歡看這類電視劇,更多是從市場角度出發,不過,這些作品先後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也的確感染了一批人,喬柏華的價值觀也受到了一些影響。這讓他對父輩成長的年代充滿浪漫想象。

東侖傳媒喬柏華:一位30歲“老靈魂”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論

東侖傳媒董事長喬柏華

“《別叫我兄弟》留下一句話:‘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得到了很多,但是失去更多……’很清醒看待這個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兩個人都有錢了,但情感缺失了,所以大家懷念那個純真的年代。”

2011年,喬柏華24歲,他用較短的週期操盤了一部劇的製作和發行,利潤率也很高。那一刻他開始飄飄然。“我橫著走,‘做大局’,來的全都是50多歲的老大哥,我坐主位……”之後喬柏華終於認識到,“老天一定會在你飄飄然之後,給你一個懲罰,讓你冷靜冷靜。”

就這樣,喬柏華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至暗時刻”。當時,有部戲拖了三年發不出去,公司現金流斷了,發不出工資,他每天心急如焚,來點錢就去補窟窿。這三年讓喬柏華開始真正地成長,從最開始的以遊戲人間和與經商的父親賭氣的心態創辦的東侖傳媒,在那一刻變成了責任和使命,變成了一個成熟有擔當的男人的社會名片。

十年沉浮,喬柏華十分感慨,“開了十年影視公司,我走得並不快。比別人好就好在,這十年我什麼都經歷了,還活著。”

直至今日,30歲的喬柏華已經放下年輕氣盛的執念,“現在我覺得還算對得起父母吧,這口氣算是爭完了,該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了。”

完成A輪融資後,東侖站在了新的起點,喬柏華戲稱自己“一天的工作量是原來一週的”。儘管在受訪前參加了幾乎通宵的劇本討論會,但他笑著說,這是十年來最清醒的時刻,“我很清楚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犯過的錯誤不會再犯。”

【文/楊文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