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好父母,都爱得有边界

管教孩子的有三类:

父母、老师和社会,

如果父母不舍得管孩子,

老师管不得孩子,

那么

社会早晚会替你教育他。

01

熊出没!

5月3日,又爆出一则关于熊孩子的新闻,7名学生竟然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造成高铁列车在此区间临时紧急停车41分钟。

所幸,事故没造成更大危害。

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只是,熊孩子的花样百出,真的让人无力吐槽。

从冲着电梯按键撒尿到推倒孕妇看看会不会流产,从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奔跑到随意破坏公共物品……

遇到“熊孩子”,我们都心怀厌弃,“这孩子太没规矩了,不知道父母怎么教的!”

可是很奇怪,等有一天自己家的孩子不守规则,成为“熊孩子”时,我们又习惯找各种借口,“别计较太多,他还只是个孩子。”

多少熊孩子的养成,是因为家长以爱和自由的名义,纵容孩子成长中的“为所欲为。”

如果分不清爱与自由的边界,孩子必将成为人人避而远之的危险品。

父母今日在孩子身上种下的因,会成为明日孩子身上结的果。

2

当“熊孩子”犯错时,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83.3%的受访者强调对孩子的不当言行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

父母心中的标尺和准则不正,养出的孩子也不会有好的规则感。

所有的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变好,也不会无缘无故变坏。有多少熊孩子,就有多少认知能力有问题的熊家长。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放任孩子在外撒泼的“熊家长”。

家长的溺爱和纵容,是孩子变熊的开始。

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3

有一个网友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家长管教孩子的故事。

国庆,在从合肥到北京的高铁上。

车子上原本很安静,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有一个小男孩坐不住了,开始在座位上乱动。

后来,开始在过道乱跑乱叫,周围的乘客也皱起眉头。

孩子妈妈抱起孩子,到了车厢连接处,严厉地说道:“妈妈有没有告诉你不能乱跑?”

看到妈妈的眼神,小男孩有一点害怕,慌忙点头。

“那你为什么还要跑来跑去?”

小男孩开始大声哭起来。

“等我说完再哭。”这个妈妈看到孩子哭了,也没有停止训话。“出门之前妈妈就告诉你,公共场合不准吵闹,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你在过道里跑来跑去,打扰别人休息,你是要当一个大家都讨厌的小孩吗?”

小男孩仍然小声哭着,妈妈蹲在了小男孩身边,问他还闹不闹,看到小男孩摇头以后,就牵着小男孩回了座位。

他妈妈拿出纸巾帮小男孩擦了擦脸,然后又拆了包饼干给小男孩,小男孩也就安安静静坐在位置上吃着。

之后小男孩就再也没吵闹过,反而是连要去上厕所,都先和妈妈说一声再好好地走到洗手间去了。

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公共场合,孩子熊不熊,真的是家长的教育决定的。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就是让孩子从小学着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不是不让孩子自由舒展天性,而是要有限制,那就是不能妨碍其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

4

金星曾提到自己的育儿标准:

“有一天走向社会,这三个娃不叫人讨厌就行。孩子走入社会招人厌烦,是真正失败在起跑线上了。你的言谈让人舒服,是创业及做任何事的第一步,第一步是谁教的,指望学校吗?我看够呛。我和社会、学校抢孩子,抢的是一个价值观,一个道德标准,最后是一个态度。归根到底,把什么价值观灌输给孩子,就结什么果。”

我特别赞同金星的话,如果你不想有一个让人讨厌,被社会抛弃的熊孩子,那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自省

有些父母的世界里,存在两套标准和规则,自己为人处世里有一套,教育孩子又用另外一套。

教育孩子要懂规矩,自己却不排队,闯红灯。

教育孩子懂礼貌,自己却说话粗俗,脏话连篇。

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机,自己却从吃饭到睡觉一直抱着手机,

……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父母言行的投射。

但问题在于,很多父母都没去审视过自己,似乎大人在孩子面前,感觉永远都是对的。

这是错误的认知。

二、父母之爱,要有度的考量

要培养孩子的敬畏心,“敬”就是有所为,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畏”就是有所不为,告诉孩子不可以做什么。

要塑造孩子的同理心,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照顾他人的感受,不要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私冷漠的人。

要树立孩子的规则感,世间万物都有运行的规律与法则,如果随意破坏,就会尝到苦果。

要把握孩子的自由度,告诉孩子自由也是有边界的,没有限度的自由只会带来伤害。

三、孩子,是社会的孩子

孩子再小,也有长大的一天。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人,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孩子并不只属于家长,他也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现在社会,从来就不缺锦衣玉食的富贵人家,缺的是一种高贵得体的家庭教养。

为人父母,无论你是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都应该将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孩子。

任何时候都要谨记,“不教育自己的孩子,世界早晚会替你教育他。”

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7名学生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都会为爱设定一个边界,

而不应该以爱之名,

纵容孩子,

成为一个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