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恩怨——秦穆公以一敵五

即便講的是晉國霸業,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視了秦穆公這位重要的春秋霸主。從晉獻公、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到文公之後的繼任者晉襄公這一段時期內,秦國的國君一直都是秦穆公,秦穆公既是晉國最真誠的盟友,又是晉國最強勁的敵人。

秦晉恩怨——秦穆公以一敵五

晉獻公的兒子、晉文公重耳的兄弟公子夷吾,為了能夠回國繼位給秦穆公許諾了“河西之地”,結果秦穆公派兵送夷吾回去繼承了君位後晉惠公背棄了承諾。晉惠公四年晉國發生災荒,丕豹認為應該趁機攻打晉國。儘管丕豹是被晉惠公誅殺的晉臣丕鄭的兒子,有報私仇的成份,但這樣做對秦國來說可能趁人之危又確實能大敗晉國。何況晉惠公還曾經對秦國棄信背盟。秦穆公卻認為國君背信棄義不關百姓的事,照樣賙濟了晉國,自雍至絳輸粟不絕,慷慨大方地幫了晉國。當然,說到根本秦穆公幫的還是自己,仁德的名聲是自己的,這才是春秋霸主真正的霸氣。

秦穆公認為公子重耳是個穩重有品德的人所以才支持他回晉國當國君,還幫著他誘殺了侄子晉懷公。而事實證明,晉文公是個小心眼兒的人。當重耳做了國君之後,對於他逃亡期間曾待他無禮的曹共公、鄭文公都要報復。而對待他甚厚的楚成王、秦穆公他也兌現了承諾。或者說晉文公是個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必報,有仇必報。

秦晉素來結好,晉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秦晉的關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生變化的呢?就是從合力攻鄭開始。晉文公看鄭國不順眼有充分的理由:第一,重耳流亡的時候鄭文公對他無禮,看不起這個流亡公子,不肯給他高的待遇。第二,晉楚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依附楚國,鄭國軍隊和楚國軍隊一起對抗晉國。但秦穆公為什麼伐鄭?似乎沒有一個必須的理由,也許只是看在秦晉之好的關係上。不過這也不是秦穆公的性格,也許還是希望有利可圖。這就是秦晉聯盟中存在的微妙的間隙。

秦晉恩怨——秦穆公以一敵五

這個間隙被鄭國退休大夫燭之武利用了。燭之武一針見血地指出,“越國以鄙遠”,秦國和鄭國並不接壤,鄭國滅亡了能對秦國有什麼好處?那麼得到好處的是誰?“亡鄭以陪鄰”,鄭國亡了當然是鄰近的晉國得到的好處最多。只一針見血指出來是不夠的,燭之武可以說是非常瞭解秦穆公的心思,或者是說遠在西鄙的秦國的渴求。所以燭之武給秦穆公描繪了一個美好前景,“舍鄭以為東道主”,鄭國可以作為秦國東進路上的接應。這麼裡外對比,利害剖析立刻就抓住了秦穆公的心。於是在利益面前,秦晉聯盟變得不堪一擊。

當時情況是秦軍在函陵,晉軍在氾南,秦軍距離鄭國國都更近,所以燭之武才能有可能去遊說秦穆公。秦穆公不但一聲不響就撤了兵,還留下秦國的三位大夫:杞子、逢孫和楊孫幫鄭國防衛秦國。不過從後文來看,這三位大夫幫的不是鄭國,是隨時觀望以做出最有利於秦的舉動。結果因為太急於貪利,所以當杞子報告說掌管了鄭國國都北門之後,秦穆公就迫不急待地又讓人勞師遠征,以至於發生了春秋歷史上著名的崤之戰,秦軍大敗,這是秦穆公一生的最大的錯誤。

秦晉恩怨——秦穆公以一敵五

崤之戰是秦國的大敗卻是晉國的大勝,晉襄公著黑色喪服親自出戰,“敗秦師於崤,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為了紀念這次大勝,從此以後晉國都以穿黑色喪服為習俗。

不可忽視的是在秦晉兩國關係中嫁到對方國家的女人。當年韓原之戰晉惠公被秦穆公所俘,秦穆公夫人穆姬不惜以己身和兒子性命要求秦穆公放人。這次秦國三帥被俘,又是秦穆公女兒、晉文公夫人、晉襄公嫡母文嬴要求釋放三帥。晉襄公只能從命,當然秦國的三位將軍是不可能領情的,並揚言說“三年將拜君賜”。意思就是一定會回來報仇。

被釋放回秦國的孟明視處境非常不好。因為崤之戰是秦國的重大損失,總得有人來承擔罪責。秦國大夫以及秦穆公身邊親近的人一致對秦穆公說“是敗也,孟明之罪,必殺之。”對於崤之戰的大敗,秦穆公從喪服郊迎接回三位戰敗的將軍就自領其過,這一次又明確表示“孤之罪也”,所以孟明視得以保全。

公元前624年,周襄王二十九年,秦國終於要向晉國報崤之戰的大敗之恥。而再次為帥的就是曾被俘,回秦國後又受千夫所指的孟明視。晉襄公親自出戰,秦軍大敗,受到晉國的譏笑。因為當時釋放秦國三帥的時候三帥揚言說“三年將拜君賜”,所以晉國嘲笑秦軍是“拜賜之師”。

難得的是秦穆公,“秦伯猶用孟明”,穆公仍然重用孟明視。晉國只有趙衰說“秦師又至,將必闢之。”趙衰認為孟明視幾次失敗一定會提高警惕,總結經驗,修明德行,這一來就不可抵抗。

公元623年,周襄王三十年,秦軍再次殺過黃河。這一次相當悲壯,渡河之後即焚舟,表示誓死不歸。後世項羽的破釜沉舟不過是秦穆公的翻版。秦穆公仍然用孟明視為帥。這次晉人避而不出,秦軍取王官(聞喜),至崤山,收將士遺骨隆重發喪,從此以後秦國遂霸西戎。

秦晉恩怨——秦穆公以一敵五

《左傳》說秦穆公為君“舉人之周也”;孟明視為臣“其不解(懈)也”。穆公用人不疑,孟明視努力不懈。

公元前622年,周襄王三十一年,為報王官之役,晉襄公再次伐秦,圍攻秦國的邧城和新城。至於結果如何,《左傳》沒有記載,想必也是不了了之。

公元621年,周襄王三十二年,一代霸主秦穆公去世。同在這一年,晉襄公先於秦穆公而死。

且不說秦國,晉國在襄公之後繼位的國君是襄公之子晉靈公,從此後開啟了晉國的內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