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

說一下崖山是怎麼回事:崖山是叫崖山之戰。蒙古軍隊攻打南宋,最後南宋丞相和小皇帝被逼到崖山,眼看戰敗。陸秀夫跪拜小皇帝:國家蒙難至此,陛下當為國家。小皇帝說:愛卿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然後,陸秀夫揹著小皇帝 投海自殺。南宋滅亡,蒙古成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崖山以後無中國”這句話十分的諷刺的是:出自一個明朝末年一個“漢奸”嘴裡——錢謙益,東林黨名士。他在一首詩裡面講到:“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怎樣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

錢謙益雖然文才很好、是東林黨的領袖,但是清兵壓境,破城在即,其愛妾柳如是說我們乾脆投水自盡,以保全氣節,結果錢謙益跑到水邊試了下水溫,說出了千古無恥之極的:“今天水太涼,我看還是算了吧……”終究沒有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奮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後被人救起,可見氣節都不如一個女子。而後錢謙益主動投降清朝,多鐸下令漢人都要剃頭,結果沒人帶頭,多鐸很生氣,結果有一天,錢謙益忽然對下人說:‘頭皮癢得厲害",就突然出門而去。家人以為他出去用篦子篦發。不一會兒,錢謙益剪了頭髮,留著辮子進來了。這不是降清之舉嗎?柳如是氣憤得說不出話來,錢謙益卻抽著光光的腦門,解嘲道:“這不也很舒服嗎?”如此蠅營之輩,苟且偷生,頭髮可以削,衣服可以換,華夏,遠去矣!

怎樣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

後來,日軍準備侵華,為了混淆中國傳統文化,離間中國各民族,並在文化道義上佔據上風,就炮製出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的口號,日本人的意思很明確,就是通過這句話告訴中國人:宋滅亡後,中國被夷狄佔據,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已經滅亡,目前傳承最好的中華文明就在日本。這是日本人的宣傳工具,為中國人洗腦用的!也是為了奴役中國人做準備,進而滅亡中國!

怎樣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

世界上唯有中華文明是完整延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明的表達,可以是一種口頭傳承,更是一種精神延續。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為什麼這三個前面加“古”字,而中國沒有呢?因為這幾個國家的文化已經斷層,文字已經不認識了,語言也完全變化了,而中國則一直源源不斷的傳承至今!現在還能讀懂兩千年前的《四書五經》,現在還能和古代聖賢進行思想的交流,二十四史的存在也對歷史記載的很清晰,並且從古至今中國的文字一直都是漢字,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做到。雖然元朝和清朝的統治者不是漢人,但是華夏文化有最強的包容性,這些少數民族的統治者也能讓華夏文明繼續傳承!而這些少數民族也永遠是華夏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怎樣看待“崖山以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