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太尉,就问你冤不冤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开篇写的就是洪太尉下基层,在龙虎山误放走了108个恶魔,才引出了众好汉聚义梁山泊的故事。

可要说把这口锅结结实实的扣在洪太尉头上,我倒觉得其实人家也挺冤枉的,究竟怎么回事,且听糖果君慢慢道来。

洪太尉,就问你冤不冤

洪太尉

话说宋仁宗时期,京师地区瘟疫盛行,便有大臣建议,去请龙虎山的张天师来京祈禳瘟疫,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洪太尉身上。

皇帝下诏,洪太尉也不敢耽搁,当下领着数十随从,一路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龙虎山。到了地方,来迎接的道众不少,却唯独不见张天师。

龙虎山住持解释道,这张天师性好清高,不喜凡事,在山顶自结一茅屋修真养性,而且道行高深,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就是在这龙虎山的道众想见一面都不容易。

洪太尉当时就急了,我千里迢迢的来找你办事,空手回去不但救不了京城百姓,就是皇帝也饶不了我啊。

这时住持又说道,凡事心诚则灵,你得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不带随从,自背诏书,焚香步行上山。别着急,就这样也是有可能能见到张天师,否则心不诚,也是白走一趟。

洪太尉嘀咕,自己一朝廷大员,一路上素食至此,人都瘦了,心还能不诚吗。但也只能乖乖听住持真人的话,第二天独自上山。

这龙虎山风景优美,千峰竞秀,云气缭绕,瀑布斜飞,藤萝倒挂,怪不得高人都喜欢居住在深山呢。但洪太尉上山见张天师却不容易,龙虎群山景色虽美,却也是危险重重。

先是背后扑出一只猛虎,后又窜出一条大蛇。是吓得洪太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浑身却如中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所幸那猛兽毒蛇并没伤害吓瘫在地的洪太尉。

这时树林里转出一个倒骑黄牛吹笛的道童,说道天师已经知晓了洪太尉的来意,现在已经驾鹤去往京城了。太尉一看这小道童竟知道自己的来意,想是不简单,便下山回去了。

洪太尉下山便教训那些道人,说我一个朝廷贵官到你这来,又走山路又遇猛虎毒蛇的,最后还没见着张天师,就碰上一小道童,你们是不是戏弄本官呢。

住持道人一听,说道那小道童便是张天师,虽然年幼但道法高深,世人皆称道通祖师。这时洪太尉也暗自惋惜竟当面错过了张天师。

这里不禁要替洪太尉问一句:住持大人,你为什么不早说啊?

谁能想到皇帝要请的天师是个小孩呢,早知如此洪太尉是不是在山上也跟那小道童客气客气,也不至于一上来就问:"你识得我吗?"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仔细揣摩一下这个住持真人了,要朝廷高管这种锦衣玉食的人斋戒、焚香、着布衣、独自徒步上山,考验一下你的诚心倒也可以理解,山中有猛兽毒虫你不说也就算了,但龙虎山张天师的一大特征——年少,你都不事先透露一下,就不怕这中间出什么差错吗?

结果洪太尉不出所料的"当面错过"了张天师,也幸亏洪太尉没把上山受的气撒在那道童身上,要不然《水浒传》恐怕就要直接结束了,哪还有后面的故事。

洪太尉,就问你冤不冤

小孩 你给我过来

如此,上山请天师的差事就算完成了,按照惯例,外地出差总要留出点时间来休闲一下的,美景、美食、美酒、美女(当然这个龙虎上没有),自然是不亦乐乎。

次日,便有管事的道士引领着太尉等人在这龙虎山上清宫游玩赏景,三清殿、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太乙殿、三官殴、驱邪殿走了个遍,最后来到了伏魔殿。

洪太尉见此殿门上挂着胳膊粗的大锁,贴了十数道封皮,很是奇怪,便询问住持殿中情况。住持真人说他也只是听闻,只知道里面是前朝国师锁住的魔君,后世子孙不得打开,且历代天师都要在门上添一道封皮以警示后人。

不得不说好奇害死猫啊,这回是好奇"害"了洪太尉。如果说不想让洪太尉打开这伏魔殿,住持真人你倒别把人往这领啊。这可好,把洪太尉的好奇心勾起来了,你越说不让打开,我非要打开看看里面魔君长什么样。最后威胁住持说你不打开殿门我回京就跟皇帝说你们违抗圣旨不让我见天师,还妖言惑众弄个伏魔殿来欺骗百姓。

住持只得找了几个道人打开了殿门,点上火把发现里面只有一座石碑,写着"遇洪而开"。看见写着自己的名洪太尉还挺高兴,赶紧给我把石碑挖开,活脱脱一挖到宝藏的土匪。

接着只听一声巨响,便冒出一股黑烟化作百十道金光飞去了四面八方。惊得众人面如土色,洪太尉赶忙问住持,这是什么情况啊。

来看这住持道人,又来了一记马后炮,解释道这是前朝国师镇压的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现在被你放走了,必恼生灵,日后为患。

洪太尉一听这话,赶紧收拾东西下山了,还嘱咐众人此事休要让外人知道,真正要做到欺上瞒下。而龙虎山这边自然是重修石碑修整殿宇,然后该干嘛干嘛。

洪太尉,就问你冤不冤

什么情况

至此,便是洪太尉上山请天师,下山放恶魔的全过程。虽说水浒传是小说,但如果我们抛开小说写作手法,只看故事的话,便会发现其中的玄机了。

我们单看这些喜欢马后炮的龙虎山道人,首先是使洪太尉遇张天师而不识,勾起了洪太尉对龙虎山的好奇心;其次你们把太尉领到伏魔殿,却又不坚决反对打开殿门、挖出石碑;最后你张天师能欲知我洪太尉上山是找你去京师做法事,却不知我下山就放走恶魔吗?

如此可见,这龙虎山道人是牵着这蒙在鼓里的洪太尉,一步一步演完了这场误放恶魔的闹剧啊。

洪大人,你冤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