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导语:在中医中,将湿气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现代人的病复杂,难治,正是因为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如果不加注意,本来体质不佳的人群更容易因为潮湿而肝气旺盛、脾胃虚弱,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湿气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排除体内湿气。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一、湿气重的危害

1、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2、脾胃病

如果湿气重,尤其是寒湿内侵,会引起脾胃病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咽部阻塞感等。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3、颈腰椎病

每到连绵的阴雨天,医生就会发现因颈椎不适的中青年人群呈现上升趋势。阴湿气候很容易导致寒邪侵入体内,诱发颈椎不适。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4、皮肤病

湿气重的时候,也是皮肤病高发时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与天气闷热、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5、关节病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即“骨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在阴天、下雨、寒冷、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会同时加重。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二、辨识“湿邪”的方法

1、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倦、乏力、头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就要怀疑身体里是不是有湿气了。中医里讲“湿重如裹”,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衣服一样,很不舒服。

2、平时不爱活动,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

3、经常出现头晕、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出现大便粘滞在马桶上,总冲不干净等问题。

4、舌苔厚腻、舌体胖大,又或是舌边缘有明显齿痕,这也是湿气的另一种表现!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三、日常生活去湿五招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试试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第2招、饮食应清淡适量

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第3招、避开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1. 不要直接睡地板。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第4招、喝点山楂茶

食欲欠佳,不如煮点荷叶山楂茶。干荷叶5克,干山楂5克,陈皮3克,上三味药洗净,放入茶缸内,沸水冲泡15分钟,加适量糖调味,代茶饮。可以起到清热化浊、理气开胃,适合湿热内阻、食欲欠佳者饮用。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第5招、煮点薏米粥

薏米健脾祛湿,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消化能力减退,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尤为适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冲服。

谷雨后,湿气重,百病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