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资管新规的落地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了较大冲击,同时银行负债端压力激增,由其是一些存款优势不明显的中小银行。然而为了堵上这一缺口,银行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发行结构性存款,截止2018年3月底,结构性存款余额已高达8.8万亿元,而增速接近50%。

资管新规来袭 银行产品锐减

4月27日晚,央发布了正式版资管新规,这份监管文件全文11832字,首次系统全面的构建了未来资管业务的新规范。

虽然这份正式下发的资管新规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向“尊重现实、积极稳妥”方向做出了相应调整,如将过渡期从2019年6月30日延长至2020年底;允许过渡期内可按规定发行老产品对接,逐渐收缩存量等,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等大原则并未松动。

具体来看,在打破刚性兑付方面,资管新规中明确指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这意味着,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实,国内百万亿规模的大资管格局将面临重塑,而短期内银行理财业务会受到较大影响,其中保本型理财产品要逐渐淡出银行资管业务。

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从2017年数据来看,虽然当时资管新规还未落地,但银行理财业务增速已开始放缓。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9.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较2016年下降了近22%。

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不仅如此,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生效,银行理财业务受到了进一步冲击。从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来看,4月出现了明显下降,仅有10849款,环比减少2783款,降幅达20.42%。虽然发行量的锐减与季节周期性存在一定关系,但资管新规发布后的3天里,理财产品发行量之和不足100只,而此前一天的发行量便有几百只。

在打破刚兑的要求下,保本理财必将消失殆尽,但此前保本理财在银行负债结构中充当着存款不足时调节负债的工具,它的减少将给银行负债端带来较大压力,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面临着负债结构吃紧的情况。为应对负债压力,目前中小银行普遍利用结构性存款来弥补这一空缺。

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提到结构性存款,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毕竟我们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简单来说,结构性存款就是在存款的基础上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条件下获得较高预期利息的存款类产品。

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结构相对灵活,可以将多数结构性产品的投资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以实现保本;另一部分则是衍生品投资,以博取高收益。

以某国有大行汇率挂钩型结构性存款产品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汇率挂钩型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率为二元预期收益率,与英镑/美元汇率区间挂钩,存期内,如英镑/美元汇率始终在规定的区间内,则年收益率为4%;如曾经超出区间,则年收益率为2.8%。

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增至8.8万亿元

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从结构性存款的规模来看,201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3月底,结构性存款余额高达8.8万亿元,其中大行占比37%,为3.2万亿元,中小行占比63%,为5.6万亿元。

此外,由于互金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对银行存款分流压力迫使银行加大对个人存款的吸取力度。3月底个人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大行达到60%以上,中小行75%。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结构性存款,中泰证券表示,结构性存款与保本理财的统计口径存在一定问题,每家银行的分类不太一样,有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包含了保本理财,如中行;有的则是二者分开,如工行。另外纳入银行负债科目也存在差异,有的放入存款,有的计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有的放在了其他负债。因此,结构性存款并非8.8万亿规模,所谓的银行新增了一个保本理财的规模过于夸张。

银行负债缺口谁来堵?中小行用上“冒牌货”

虽然无法从结构性存款中剔除保本理财,但从两者的增速可以看出结构性存款的处于高速增长,而保本理财增速的正在放缓。数据显示,2017年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为34.7%,而保本理财增速仅为24.1%。

然而,在结构性存款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冒牌货”。当前中小银行是结构性存款发行的主力,一季度发行占比超过50%,但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因缺乏衍生品交易资质和优秀的投研能力,发行难度和风险较大,会跟风发行假结构性存款。

所谓假结构性存款,是指在期权部分设置了不可执行的行权条件,通过提高内部转移价格将结构性存款转化成“类固收产品”从而使客户获得较高无风险收益。该类产品没有实质性的结构性操作,到期日银行只损失期权费,是刚性兑付的产品。

市场人士认为,在目前严监管环境下,通过该种变相刚兑的违规套利产品实现高息揽储的行为必将遭到打压。未来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可能会从三个方面入手:限制没有衍生品资质的机构发行结构性存款或者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或结构性理财产品绑定的衍生品是否真实存在,限制表面是结构性存款设计,实质并没有进行衍生品投资交易的情况;审查结构性存款的行权条件是否是大概率甚至确定性事件,限制行权条件是“确定性事件”的假结构性存款。最终结构性存款将回归其产品本质,实现“存款+期权”的真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