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既然不能憑空存在,那麼它從何而來?

無涯78393580

答:目前還沒有哪個科學理論,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有些理論也試圖在回答。


相對論描述,能量和質量是統一的,同時也指出了質能守恆。



但是相對論描述不了的是,宇宙最初的質量來源問題,這也是哲學的終極問題之一,難免有些人引入唯心主義說法。


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理論,指出宇宙源於一個奇點,使得一些理論試圖去解釋物質的來源問題。



其中有個說法,就是宇宙開始之初,發展成兩個對稱的宇宙,我們宇宙的質量為正,另外一個宇宙的質量為負,其實就是相互為對立,並無正負之分。


兩個宇宙的物質接觸既泯滅為零,以此保證總質量為零,不過這只是猜測而已,哲學上具有借鑑價值,科學上難以接受。



不過,本人更容易接受的是,宇宙質量一直存在,因為只有存在才有守恆,至於問其根源,這已經超出了科學的討論範疇,相信是很難有讓人信服的答案的。



艾伯史密斯

這個問題屬於人類有關宇宙存在的終極問題,也是人類智慧的終極問題,在學術上屬於哲學本體論,是人類一切思想和文化的根基所在。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全部起源於對這個問題的探尋,也正是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解讀,產生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而全世界唯一認知到宇宙本體真理的,就是由人文始祖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和發展起來的元氣本體論!

泰利斯

在西方世界,第一個探尋宇宙之奧、思考宇宙本原問題的人是自然哲學之父泰利斯,他提出了“萬物皆水”的本體論學說。自泰利斯之後,前蘇格拉底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們不斷地否定過去,分別提出了無限定、氣、數、火、土、四根說、種子說、存在等等本體論學說。

蘇格拉底

針對前輩大咖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亂象,蘇格拉底把宇宙之奧問題交給了神,說:“

神靈把那些對於最為重要的東西的認識給自己保留了。”其後一直到笛卡爾、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羅素等西方思想家只能在理念、存在、理性、物質和精神的角度來解讀宇宙本體,對本體自身是無解的。

康德

中國在先秦文獻《易緯·乾鑿度》之中早已經揭示了宇宙開端問題。描述宇宙開端前的“混沌”一詞,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混沌

《易緯・乾鑿度》曰:“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混沌。混沌者,言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易緯・乾鑿度》

混沌是宇宙開端前氣、形、質渾然一體不可分的一種狀態,是宇宙本體元氣的前體。宇宙開始於元氣誕生的那一刻。混沌的“氣、形、質”並非現在所看到的宇宙萬物的“氣、形、質”,因現在的宇宙萬物都是元氣的產物。那麼,宇宙起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老子

《道德經》第25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由混沌而成的這個物即元氣,是先天地而生的。元氣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獨立存在而永不改變,週而復始而從不懈怠,可以為天下母。那麼,混沌究竟是如何變成元氣的呢?

人的求知慾就想追求個透徹、明白,就像是老子說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無”的混沌,為何能演化為如此奇妙的宇宙萬物?人越是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越是會搞得自己思想混亂,因為自然力即元氣力“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其誕生過程遠遠超出了人類理性邏輯可以認知的範圍。

我們可以隨意踐踏的一根草,就真的那麼簡單嗎?西方醫學分子生物學利用最先進的科學儀器研究發現,僅僅一根草裡面的蛋白質就有上百萬種。草是自然力的產物,如果有技術和設計圖紙的話,會遠遠超過原子彈、航天飛機和豪華汽車等尖端科技的人為力產物!

維特根斯坦

出生於奧地利的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猶太裔英國籍哲學家、羅素學生、劍橋大學教授維特根斯坦說:“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樣的,而是世界它是這樣的。”我們如果一直想搞明白“世界是怎樣的”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會超級焦慮,因為這是自然的奧秘所在。老子的智慧在於宏觀把握,而不是微觀求證,因為用人為力去求證自然力根本就不符合邏輯

。我們只要搞明白“世界它是這樣的”這個問題,然後道法自然,就可以與自然和諧相處了!

文喜有話說


文喜有話說

等即是因緣,有因就會有果!萬法唯心造,心想事定成!老子講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也就是說萬物皆是一個道生,也就是萬物一體!你我他都是一體的,把物體分解到最後就是能量了,物質是不存在的,物質是由能量振動來的,那個道即是能量團即是一個念一個意識,道生無,就是一念妄想心生出無,無不是啥也沒有的無,無是能量,因其沒有形相就叫它無,無生有,能量振動生出物質來,物質有形有相就叫它有,有生萬物,不同頻率振動出不同的物質,不同物質組成宇宙萬物,宇宙萬物即是一念妄想心造就的,就是那個道(念)生出妄想佛說一念無明,生出無(能量),能量振動生出宇宙萬物,那個念就是你的我的他的,因為我們都是一體的,我們只是形狀各異本質都是一個道生一個能量團振動出來的,心想事成是真的,你的念能造就出世界更能心想事成,發出的念就是能量就是因,在一定時候就會結出果!所以你愛的人他她從未離開過你!因為你和他她是一體!她他永遠都在你的真心本性裡。


天道酬勤49303453

由高速運動遊離的能量,按一定排列規律和緻密程度組合而來。首先應該會形成各種光波,此時光波外在表現出來的屬性仍然保留了遊離能量高速運動的狀態,而且組合結構也和遊離散亂的能量一樣疏鬆,其實就是散亂的能量物質排成了有規律的隊伍而已。……然後各種光波狀態的“能量組合”按一定規律和緻密程度繼續排列壓縮,所有“能量光波”被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這些“能量物質”佔據的運動空間就形成了類似於“粒子大小”式樣的空間,能量物質的高速運動特徵被約束在了粒子空間內部,而無法外在表現。此時所有能量物質組合體運動狀態外在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粒子”的宏觀整體運動狀態……這只是猜測,估計如此,咱也沒見過……所以,人類當前科技水平所認知的“物質粒子”,應該不是物質的最小狀態,而是某種更小的物質存在組合成的“物質運動範圍空間”……筆者只能猜測把這種更小物質定義為“遊離能量”……在宇宙中人類沒有看見“物體存在”的黑暗空間裡不是“虛無”的,而是充斥著遊離散亂高速運動狀態的能量物質。因為“無序”,所以人類無法認知和察覺,就覺得是“虛無”了……中國古文化裡有“格物”才能“致知”的說法,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竹筒夫子的鋼筆

這個問題牽扯到世界本原的問題,應該先從哲學上來理解,它不只是唯物唯心之爭,而是更深刻的東西。宇宙看起來沒有具有複雜思維意識的人那樣有靈性,到處顯得死寂,荒蕪,機械,刻板,無情,簡單平淡。但是具有主觀能動意識的人類至今卻認識不了宇宙,反而越來越覺得宇宙的神秘。人們最終痛苦地發現人的大腦也許具有侷限性,跳不出這個圈子,認識不了宇宙的終極真理。宇宙的每一個最簡單問題細想下去,深想下去,越想越覺得深奧和神秘,竟都解釋不了。這就是所謂“習以為常”,把宇宙中最本質最神秘的東西當成了最簡單的東西,從沒想到去解釋,一切都當成天經地義。

關於物質從何而來的問題,首先它不是西方所認為的是神創造的,也不是人的頭腦想出來的。我認為是“無”中生有。中國古人先賢認為無為天地之始,所謂無極生太極。整個宇宙“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類似於霍金所說的“奇點”。我把這個“無”稱為“物”,我認為世界就是唯物的,意識是一種高級物質。是物質進化出來的。物質並不只有一種存在方式,有的物質以時間和空間的形式存在,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世界物質,包括物體,思維和人類社會,包括看的見看不見的,摸的著摸不著的所有事情。而還有一些物質並不具有時間和空間。比如說“無”,“奇點”,“物”。而它們是宇宙的起源,時空的起點。它們雖然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但是它們依然存在,並且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很好理解。就象人睡覺時的感覺,也可以說沒感覺:沒有時間感,沒有空間感,沒有質量感,什麼都不知道。但世界還是存在的。你不能說這個世界因為你睡覺感覺不到而說它不存在。這個宇宙的起點“物”就是這樣存在的。事實上你只有承認宇宙可以這樣存在,你才能談意識,談唯心。若不承認就什麼也談不著。所以說世界是唯“物”的。也就是說宇宙的本質是“物”的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那麼題主的問題“物質它從何而來的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哲學上解決了,咱們再從現代物理上作一探討。霍金所說的奇點物理上也能存在,大家知道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所佔空間與核外電子所佔空間相比相當於一個黃豆與太陽系相比。有足夠的空間壓縮。所謂的中子星就是把核外電子都壓進了原子核,體積大大縮小,黑洞更進一步坍縮。那些夸克電子內部又是如何?細探下去又是個哲學問題,它不可能不可分,這樣分下去可得出這樣結論:物質是由“虛空”組成。當宇宙還沒有產生質量時,全宇宙物質可以聚一“點”,且無影無形。質量形成機制的解釋目前並不成熟。宇宙中所有物質雖然不是憑空產生,卻可以“物”中生有。而已有的物質也可以湮滅,所謂物質不滅定理具有相對性,宇宙物質總量是個相對之量。


物原愛牛毛1

這個問題,膚淺的物理學說了不算,深邃的哲學說了也不算。只有從物理哲學的高度,才可能說了算。

其一,哲學的最高境界——色空亦空!

色是形形色色的物質,空是隱隱約約的物質,物質就是憑空存在的。這個空,不是空空如也的虛空,而是實實在在的真空。

物質是質量與能量的統一體,有質量就必有能量,有能量就必有質量。質量密度與能量密度是成正比。

真空是最低能密或最低質密的無形物質或暗物質。空間漣漪,也叫真空漣漪,是以光速做無序運動的一種物質波,即真空物質波。


其二,真空介質存在的若干證據:

①有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為證:光在真空中各向傳播,即電磁振盪的動量或能量,以真空介質作為載體來傳播。


②有麥克斯韋方程c=1/√(ε0μ0)為證,即真空漣漪的光速取決於真空介質的電容率與磁導率。


③有麥克斯韋方程▽×H=j+j'(=∂D/∂t)為證,式中,j是傳導電流,j'=∂D/∂t是位移電流,是真空介質的極化電流。

④有Casimir超薄(納米級)諧振腔實驗為證,諧振腔裝置可激發並把腔內真空漣漪變成電磁波輻射出來。

1948年 Casimir 提出該理論以來 , 一直受到物理界的高度重視。 該理論的進一步研究對量子電動力學、 真 空零點能、夸克及宇宙學的發展都起著推動作用。通常 , Casimir 力是指在真空中兩個相互靠近的平行導體極板間產生的相互吸 引力。 單位面積上所受力的大小為 , 其 中 a 為 兩 導 體 板間的距離。 從實驗的觀點來看 , Casimir 效應是少有的具有宏觀 結果的真空效應之一。 對 Casimir 效應的解釋有好多種 , 這 裡用簡單的模型介紹其中的兩種。 基於真空電磁場漲落和零點能變化的解釋 Casimir 效應的一種很普遍的解釋是基於真空電磁場的漲落 和零點能的變化 , 認為 Casimir 能量是自由空間中加入邊界後零點能的變化值。

其三,關於色空亦空的進一步探索。

真空漣漪子,簡稱①漣子,也叫②虛粒子、③空子、④軸子、⑤背景微波量子、⑥暗物質量子、⑦引力子,是一種無處不在的⑧能密最低的玻色子。

根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參數,λ=7.35c,T=2.725K,E=0.7meV,可以推出,一個漣子或引力子的質量m0≈1.26e-39kg。

根據電子質量9.1e31kg可以推出一個電子是由約6.4億個高能密的漣子卷積而成。在超低溫超真空環境下,電子會軟化降維釋放出6.4億個最低能密的漣子,電子最終變成真空漣漪。這是一個可逆過程:電子↹漣子。





根據正負電子湮滅方程可以推出一個光子是由約6.4億個低能密的漣子簇合而成。光子在超低溫超真空環境下變成真空漣漪。這也是一個可逆過程:光子↹漣子。


根據質子質量1.73e-27kg可以推出一個質子是由約6.4個最高能密的漣子集聚而成。質子在超低溫超真空環境下變成真空漣漪。這是一個可逆過程:質子↹漣子。


原道童子

恰恰相反,一切萬物生命都是由真空之體而創造出來的。這個真空之體是沒有萬物生命之前自然而然的存在,並不像萬物生命是後天創造出來的。這個真空之體就是萬物生命的源頭。源頭的存在是自然而然,不可思議,難以想象,超越一切邏輯思維。一切語言難以詮釋,一切詞彙不能描述。因為真空之體這個源頭,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空性之體卻具備見聞覺知的妙用,可以創造一切萬物生命。一切有情眾生顯現出來的生機與活力,都是真空之體這個源頭的作用。尤其人類顯現的最為突出,人類所體現出來的創造性,主宰駕馭性,語言思維記憶意念等等所有的作用,都是真空之體這個源頭的作用。因為人類自心自迷的緣故,以為人類所有的作用的產生,認為是物質屬性的身體大腦的作用,這正是人類自心自迷後顛倒的狀態的體現,人們可以觀察身邊所有的物質屬性的器物,又有那一樣的器物,可以具備創造性,可以見聞覺知呢?可以思維記憶意念呢?沒有任何一種可以做到如上所說。難道單單物質屬性的身體可以做到嗎?以此類推,可以知道人類及一切有情眾生體現出來的見聞覺知,思維記憶意念創造性等等一切不可思議的妙用,並不是物質屬性的身體所為,而是非物質,超越物質,創造物質的真空之體這個源頭的絕對的作用。一切有情眾生的形體,都是後天因緣合和而形成的,有生即有滅,一個隨時都在不斷變化生滅流轉的形體,怎麼可能具有創造性,思維記憶意念呢?唯有能夠創造一切萬物生命的真空之體源頭,才能具備創造性,見聞覺知性,以及一切不可思議的妙用。其實,生命中所體現出來的一切妙用,時刻都在揭示真空之體源頭的存在。只是因為自心自迷的緣故,自用而不自知,導致執著於一切表象的事物而不能自拔。深陷其中。見著風幡之動,爭辯不休。不知究竟之所以然。六祖惠能見此迷人不覺本心實相,故而直指人心,而曰:“是仁者心動。”此能動之心,即是真空之體源頭。因為自心自迷,乃至用而不知。故而老子亦曰:“百姓日用而知。”何謂不知,自迷故而不知。所以才會有最上智者佛陀,來人世間示現成佛,廣宣妙法,指授迷人覺醒自心實相之本來面目。佛在睹明星悟道之時而云:“奇哉,一切有情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知能證得,一旦妄想心歇,一切自然智,根本智自然現前”。佛在示現涅槃之時,宣講妙法蓮華經,手舉蓮花示現大眾,而大眾茫然不解。而此時迦葉怡然微笑,與佛心心相印,悟得自心實相之本來面目。故而微笑。佛見迦葉尊者微笑,知道迦葉尊者悟得自心實相之本來面目。佛陀即雲:“吾有正法眼藏,微妙法門,實相非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傳與迦葉。”什麼叫如來智慧德相呢?智慧德相即是真空之體,即是能夠創造萬物生命的源頭,那為何人類自心自迷的人,不能覺知呢?那是因為自心迷惑的太久了,塵垢太厚,從而遮蔽住了原本清淨無餘的涅槃妙心,雖然自用而不自知,這就是佛陀為何降臨人世間示現成佛的唯一大事因緣。因為有迷惑顛倒之人,所以才需要佛法的指授,以便使處於迷惑顛倒中的人得以覺悟自心實相之本來面目。這就是佛法最終的目的。佛法只是助緣,自迷還需自覺。這就是人生的唯一的首要任務。故而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真實純潔

這個問題我已經在頭條問答中回答過好多次了,不妨在此再進一步說說。首先申明:這是破解物質和宇宙誕生,破解宇宙各種作用力形成的真諦,希望讀者珍惜。

宇宙的根本是質量與能量。現在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質量與能量的本質和屬性。宇宙原本無質無能。所謂質量,就是原始0性態空間分化的負性體。所謂能量,則是原始0性態空間分化的正性體。因為質能是原始0性態空間分化的正負性體,所以宇宙的誕生質量的同時也誕生能量,在誕生能量的同時則也誕生質量。

質能誕生於原始0性態空間,並不是我的發明,而是對古老極性對應哲學的詮釋。古老的極性對應哲學,是上天賜予的一把能夠打開物理科學全部奧妙的鑰匙。

極性對應哲學揭示:原始0性態空間分化的質能性體一共有正負五個等級十個性體。古人把這十個性體簡單表述為:能量體1、3、5、7、9五個、屬陽性,質量體2、4、6、8、10五個、屬陰性。原始質能性體經過自然選擇,形成最為穩定的六種間五相合的組合體,即:5、5-10、1-6、9-4、7-2、3-8。由於其中的7-2、3-8能夠形成左右對稱的正反兩種組合,所以六種組合一共可以產生八種基本性體。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就是由這八種性體體現的。

八種組合性體經過第二層次的自然組合,形成為河圖、洛書兩種結構體。這兩種結構體就是構成宇宙的基礎物質——中子與氕原子。

在此不妨簡單解釋一下構成基礎物質的這八種性體的物理特性、作用力性質和相互關係。

5、5-10,為構成質子與中子的核心性體,古人用乾坤命名,即5性體為乾,10性體為坤。5陽乾性體,對偶數大於奇數的陰性質量體具有凝聚力,對奇數大於偶數的陽性能量體則具有排斥力。所以由5陽性體為核心形成的質子,能夠凝聚質量體、排斥能量體。質子擁有電子(7-2)性體,並能夠揮發熱性能量(9-4)性體,就是因為其核心是5陽性體決定的。

中子是由5-10組合為核心形成的。因為5-10組合陰性大於陽性,所以對屬於能量體的電子和熱性能量體都具有吸引凝聚力,中子沒有電子,也不會揮發熱性能量,就是由於核心陰性決定的。

中子與質子相結合產生強力,是雙方核心的乾坤性差作用力的體現。我們知道,獨立中子會自行分化,分化的結果是揮發核心10陰性體。因為中子失去10陰性體後剩下的5陽核心對質量體具有凝聚力、對能量體具有斥力,所以中子分化會釋放電子能量體,而變成質子與電子。

原始宇宙分化陰陽奇偶十性體組合形成的質子(氕原子)與中子本是等量平衡的。由於原始空間獨立中子會產生分化揮發10陰性體,所以造成了一個空間中乾性體的剩餘。星球引力,就是由剩餘乾性體匯聚產生的作用力表現。物體重力則是由揮發了(9-4)離性能量後的質量體中的(1-6)坎性體顯示的。為什麼其它性體不能顯示重力,而只有坎性體能夠顯示重力,原因就在於3-8性體有7-2性體中和,中子坤性體有產生強力的質子乾性體中和,而唯有1-6坎性體最容易失去離性能量,所以,表現重力的實際只有坎性體。

因此:星球的乾性體剩餘量與引力正相關。質量體的離性體揮發率與重力正相關。

星球,就是因揮發坤離性體而誕生質量體、因乾性體剩餘而得以凝聚的。宇宙虛空,則是因坤離性體的揮發膨脹而得以形成的。

宇宙各種作用力都是在物質誕生之初就形成的:1.因為質量體揮發坤性體會剩餘乾性體而表現乾性輻射,所以形成了星球引力。2.因為質量體揮發離性體會剩餘坎性體而表現坎性輻射,所以形成了凝聚物質的弱力。3.因為作為基礎物質的氕原子擁有7-2和3-8兩種左右對稱組合體,所以表現了由四個極性體構成的電磁極性作用力。

因為離性能量是多層次揮發融合的,而每一個層次融合離性能量都會產生坎性凝聚力,所以,星球之間的引力、包括星系凝聚力,都是由揮發離性能量而產生的坎性凝聚力主導的。

因為不同星球之間的乾性(萬有)引力輻射,互相之間表現的是同性斥力,所以星球引力並不以作用於星球之間。因此,星球之間、星系內部的作用力完全是由引力與斥力相對平衡的坎離極性作用力主導的。由於星球之間還有微弱的乾性斥力,所以,星球之間的斥力是稍大於引力的。星系的膨脹、宇宙的膨脹,就是由這種稍大於引力的斥力作用造成的。

宇宙、物質的形成問題包括作用力的形成問題都在上面簡單的敘述中。這是誕生宇宙、誕生物質、形成宇宙作用力的真理。由於敘述太過簡單,可能影響理解,詳細在我的極性對應論,已經接近於完成。


周慶和1178559755

人類通過對世界認知總結出了萬事萬物皆有始終這個規律,並逐漸沉澱固化成哲學觀點,反過來人們往往會用這把哲學標尺來度量一切,包括宇宙,試圖尋找一切痕跡把宇宙也套進這個哲學邏輯中,錯就錯在對這一邏輯深信不疑,從未想過對宇宙並不適用。目前支持爆炸論依據疑點重重,並不能完全自圓其說,比如哈勃觀測出宇宙在膨脹,而膨脹中心卻指向地球,支持爆炸論的只提前面一句話對後面的結果隻字不提。據說基督教教義中有對宇宙產生於大爆炸描述,難道是為了教義尋找違和?還有宇宙輻射背景噪聲,完全可以演繹出多個推論但偏偏成了大爆炸依據令人匪夷所思。


漏風雲客

這個問題怎麼會出現在健康類?

什麼是物質?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物質是什麼?分子?原子?夸克?誰說物質不會憑空消失?一個正電子和一個負電子碰撞後只會放出能量然後湮滅。

真空看起來是空的。不過根據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保羅·狄拉克的觀點卻是如果我打擊真空卻能打出負能態的例子。

所以可見物質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但是人類的研究好像也不能再進行下去了。微觀粒子的統計學特性和測不準原理的限制,現代物理發展的特別緩慢。

但是可以確定的事,宇宙源於一場大爆炸。大爆炸的奇點是一個能量無窮高,密度無窮大的狀態。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或者這樣說,大爆炸就是時間開始的地方。隨著大爆炸宇宙變得不斷膨脹,直到今天還在膨脹。能量變低,轉換成物質。有了氫這樣的原子,氫聚變成為氦。然後再聚變成為更重的原子如碳,鐵。

金屬物質如金,鎳這是像太陽這樣龐大的恆星死亡後的產物。

隨著科學的進步,相信這一切會被揭開。但又要到何年何月?我是看不見了。推薦題主多看看一些科普書。豐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