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的「翡」從何而來?爲何少見?

魅亞勝


翡分紅翡,黃翡,外行說翡多指紅翡,因為常常都是聽說的翡紅翠綠,而內行一般以紅黃翡來區分,有朋友問,為什麼黃色的翡翠也稱其為翡,具體來由就不甚清楚了,應當是因為其形成的條件較為相似而稱。



因為不管是紅翡還是黃翡,都是鐵元素致色,和田玉的撒金皮也是如此。

翡的形成主要分為原生色與次生色

原生色我們可以理解為先天性的顏色,在翡翠的形成過程中就已經形成的顏色,翡翠的綠色、紫色,等等多數顏色都是原生色。

次生色就是後天形成的顏色,是因為翡翠脫離原生礦床,在自然界中因外界的鐵元素沁入而形成的翡色,我們經常見到的紅黃翡大多數屬於次生顏色。

市面上的翡色並不少見,少見的是鮮豔通透的紅翡,因為翡翠的種質越好,緻密度越高,外界的元素就越難以沁入,所以我們通常見的翡色的翡翠,大多數種質一般,也就是因為種質差的翡翠,質地較鬆軟,外界元素自然更加容易沁入。

在翡色裡,最為難得的兩個顏色就是豔紅的紅翡與明黃的雞油黃了,這兩種顏色的形成條件都較為苛刻,所以十分少見,搭配好的種水自然價值也不菲。

如購買紅翡,需要注意辨認是天然紅翡還是人工燒紅,天然紅翡是自然形成的紅翡,豔紅十分罕見,價值不菲。

燒紅翡翠,市場常見,利用高溫讓鐵元素產生化學變化,從而呈現比較鮮豔的紅色,所以也避免不了對翡翠的結構產生破壞,一般用於較為低端的翡翠,市場上9成中低端紅翡都屬於燒紅,因為結構被破壞,肉質會產生結構裂隙,一般以複雜的雕刻來掩蓋。

還有一種低溫燒紅,一般用於高端燒紅,用種水較好的翡翠來燒,過程緩慢成本較高,翡翠結構破壞很少,所以價值也頗為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