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資料圖:曾國藩

曾國藩平時留心觀察人,並提出著名的“五到”。其中“眼到”特別強調“著意看人”,“手到”提出“於人之優劣,事之輕重,隨手筆記,以備遺忘”。

可見曾國藩注意平時與人接觸時“相人”,在日常軍政生涯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有關傳聞甚多,並稱有《冰鑑》之類。最可信的是,他在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日記中寫道:因憶昔年求觀人之法,作一口訣。這個口訣就是識人口訣,也可以說是曾國藩對相人術的總結,其中有的內容顯然超出傳統相人術的範圍,而融入一些新的考察、觀察人的方法。中國從唐代時,選拔人才以“身、言、書、判”為標準。“身”,就是人要長得標緻,身方端正是最好面相。我們通常說,這個人是國字臉,就能成大器。比如兩肩不平,一高一低,就不能擔艱鉅。他的日記是這樣記載的: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第一句是“邪正看眼鼻”。忠、奸是中國人看人當中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如果連好人和壞人都不能識別,那何談用人。所以曾國藩把識人口訣中的第一句話定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話講的眼斜鼻歪,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正如看京戲的時候,臉譜一出來就知道這個人是奸臣還是忠臣。相術上講,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頭,一尺之頭不如一寸之睛。所以看一個人,除整體外,第一就要看鼻和眼是不是長得正。這也是看人最基本的方面。

《人倫大統賦》說,“欲察神奇,先睹目睛”。眼睛掌賢愚、貴賤、巧拙、勇怯、邪正之宮。孟子說:“胸中正則眸子眊矣。”眼睛以長、深為貴,其次是尾部稍微翹起,再次是藏神。因此有“兩眼藏神,富貴高名,魚尾插額,位至相國”。而三角眼通常為人狡詐。再如,瞳仁要如點漆,黑白分明。

象眼屬於思考理智型,黃眼仁屬於長壽型,突目屬於性格暴躁,渾濁屬於早逝型等。從眼睛觀察人的類型,曾國藩記載的例證最多,如“平視無顧”為最佳,“遊目為賊眼”,於他人不利,而“痴視傷己”。鼻子居五嶽之中嶽,相書上講鼻子是審判官,位居中央,高高聳立,號稱天柱山,上接天庭,下接水溝(人中)。“鼻以準頭為主”,兩邊為“金甲”。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第二句話是“真假看嘴唇”。口為出納官,不嫌大。口德、口賊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兩極。口以方、廣、厚為貴。又有“開欲大而合欲小”。嘴唇:兩唇相副好文章,如果上唇蓋不住下唇,男必多詐,女必剋夫。口像鳥嘴最難交,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成功後決計和他分手,就是看出他長頸鳥嘴,不可共享安樂。史書上記載,漢代老婦人許負,就是憑周亞夫的口,相出他必將餓死的:相法說,有橫紋深入口內,必然餓死。

第三句是“功名看氣概”。一個人有沒有功名,曾國藩說要看人的氣概。有的人就是一出場把所有的人都帶動起來,像談戀愛的時候也有一見鍾情,被對方的一種氣質所懾服,有一種追隨的感覺。咸豐四年初,貴州黎平知府胡林翼因湖廣總督吳文鎔奏調,率三百人進入通城途次,得悉吳已戰死黃州。曾國藩當時尚不知吳已死,寫信稱其來,“為甄師(吳文鎔)喜,為兩湖喜。又接廬州失陷,岷樵(江忠源)殉難之信,為天下憂,為吾黨憂”。隨即向清廷上密疏,稱讚“胡某才勝臣十倍,可大用”。胡遂成為曾的部下。

但後來胡最早得到封疆之任,“謹事文正,交歡文恭(官文),推美讓功”,“中興之烈基於此乎!”胡去世後,曾國藩私下與心腹幕僚趙烈文談話時還說:胡林翼是英雄一類人物。而咸豐十年五月胡林翼給曾國藩寫信說,少荃如論骨法必大闊,才力又宏遠,擇福將而使之,亦大勳之助也。曾、胡兩個人給李相面,都說李鴻章是屬大富大貴之相,是一個福將。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第四句是“富貴看精神”。這裡的“精神”是精氣神的意思。一個人能不能長享富貴,曾國藩說有的人才即便你著意培養,但因為他不能長享富貴,可能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在私下跟趙烈文談話時非常惋惜地說,胡林翼是湘軍第一苦命人。薛福成也相出胡林翼是苦瓜臉,雖有非凡的英雄氣概,卻是一種苦相,即精氣神不足,所以不能夠長久。

我們通常講人活一口氣,壽命長的氣長,壽命短的氣短。這個氣就是精氣神。而精是有形的東西,氣和神是屬於無形的東西,但氣和神這種無形的東西都要靠精來支撐,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如此。精又由腎而出,所以一個人腎衰竭了,人的精沒有了,氣和神隨之而散。康熙晚年有一句名言,他說自己為大清帝國殫精竭慮,“心為天下耗其血,神為天下散其形”,是最好的一種表述。所以曾國藩說富貴看精神。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第五句話叫“主意看指爪”。人有沒有主意,他說主要看指爪。實際是相手。古書有四肢象四時,五體象五行的說法。手以厚、軟為貴。手指纖長,其人聰穎,有主意,短而粗者愚魯。曾國藩說,“手心、手掌心當中紋絡清晰而淺者,心定”。這個心定就是主意定,臨事不慌亂。“手掌紋絡淺而亂者,人心亂、心浮”。

第六句是“風波看腳筋”。足是千里馬,我們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書講,足者,上載一身,下運百體。足代表良馬,代表地。足以平、厚、正、長為貴。

清朝時每有大的戰爭發生,要選好馬匹,大多會從蒙古、西北這兩個地方選。鑑別馬匹好和壞的一個標準就是在一個特定時間中,先到達這個地方的就是好馬,而沒有到達的這些就被淘汰。人衰老的時候也是從足開始,所以他說“風波看腳筋”。有的人就是無風無浪、無災無難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則是一生坎坎坷坷,才最終有成就。這就屬於有風波的那種人。

曾國藩丨識人天機“八絕”

最後兩句是“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有條理,並把它作為用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之一。他說有無條理,通過語言能夠看出來。而語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書面語言,包括各種彙報、報告等。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可能最離不開的就是我們的文字。

文字有很多是屬於報告之類,報告有沒有條理就顯得非常重要。曾國藩這裡的語言主要是指口頭語言,他經常講,古人說的聽言非常適用,即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把對方抓住,就能顯示出有沒有條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