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孕妇该不该生遗腹子?

上海孕妇该不该生遗腹子?

一、遗腹子引发的“暴论”

前几天看到了一篇微博,觉得有点难受。

上海孕妇该不该生遗腹子?

如果原博主的话让人五味杂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滋味的话,“煮老师”的转发和评论,就让人只有愤怒这一种感觉了。

这个妻子该不该生孩子?——这理应是她自己和家庭的事情;

这个妻子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可能是担心孩子的健康,可能是怕孩子拖累她再嫁,也有可能是有外人不知道的家庭积怨。

无论这个身怀遗腹子的女人如何对待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也好,违背道德伦理抛弃这孩子也罢,都轮不上网民来指挥她,更别说用语言暴力去公开教唆犯罪了,比如:泼硫酸、浸猪笼。

这些人只轻轻敲击键盘,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实在是可怕。

为什么要对他人怀有如此大的恶意?为什么觉得女人不生遗腹子,就该毁容?

二、网络暴民

什么是网络暴民?其实,他们是由最初的道德绑架的网民逐渐进化而成的暴民。

学者称网络是“历史上最接近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

网络的匿名性和去抑制性,使得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言变得口无遮拦,肆无忌惮。

肆意抨击不喜欢的公众人物,不明真相就对他人进行恶意评论、造谣,为了发泄愤怒去评论陌生人……损害别人名誉给他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这些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像是某些人的一种发泄渠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循规蹈矩,就算是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因为太怂,所以大气都不敢出。

网络的匿名制,正是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发泄情感的渠道,他们谩骂、随意中伤,只要是见到不满意的就都去恶意伤害,所以,其实他们和现实生活中的泼妇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更恶劣。

三、言语是一把杀人的刀

语言本来是帮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语言来当作伤害别人的利器,如果不加以控制,有时就可能成为一把杀人的刀,将一个人彻底毁灭。这种时候,语言就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打了一回漂亮的辅助。

网络暴力有三个重要特征:

以道德名义恶意制裁、给当事人造成无形的伤害、传播容易失控

大多数网络暴力看起来,似乎总开始于对不合情理现象的讨伐,但由于总是在狂热、非理性的支配下,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更甚者还会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去不可言说的伤害。

举几个鲜活的例子。

三年前,四川泸州一名19岁的男青年,因为失恋,在网上直播烧炭自杀,警察赶到的时候,为时已晚。而这场直播,当时有数万网友围观。

无数看直播的网友感到心痛,报警挽救,或者好言相劝。过程中,这位青年也有犹豫,想放弃自杀。

但居然有部分网友留言恶语相加:

“赶紧死!”

“你必须死!”

“你到底还死不死了?”

……

说这些话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在当时那位19岁青年的心里,任何的负面言语都有可能是压在他心理防线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任何一句外人看来的玩笑话都可能成为他自杀的推手。

2008年10月2日,韩国女星崔真实因不堪忍受网络谣言而自杀,事后涉嫌散布崔真实“放高利贷”谣言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此外,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网络“逼捐”的言论:

“吴京电影票房那么高,电影里也宣扬爱国主义,地震了就该捐一个亿。”

“马云你是首富,应该给天津塘沽捐一个亿。”

很多企业家和演艺明星,因捐款数额被网民认为过低,而纷纷被列上了“捐款铁公鸡排行榜”,遭到网民谴责、辱骂甚至电话骚扰。

有此类网络暴力言行的人,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们不负责任的话,对当事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尤其是事件在经过发酵,以讹传讹之后,虚假或片面消息的扩散传播,更多的受众在不理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举动,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文章开篇里微博的“煮老师”,如果因为他的言论,真的发生了泼硫酸的事件,他到底该不该负责任?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庆幸的是,为了杜绝网络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经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但是,受害人虽然可以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但是那些受害者的心理创伤,又怎么去弥补呢?

心理的伤痛,往往是很难治愈的。

四、归因:去个性化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了,似乎所有的网络喷子都应该绳之以法,但是现实似乎没有这么美好,网络暴力似乎依旧猖獗。那么,网络暴力在国家加强了监管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越来越严重呢?

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去个性化”这样一个概念。

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因为有群体的影响和促进,同时也因为法不责众,更容易激发出他人性的恶来。

网络尤其如此,

个人在网络环境下,仿佛穿上隐身衣,可以匿名攻击他人,更容易诱导人们表现出“去个性化”的特征。

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网络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一条途径。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例如,研究表明,大城市偷盗、抢劫等各种反社会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们彼此直接接触较少,因此同乡村人相比,城市人匿名性更大,去个性化程度更高,因而犯罪率也更高。

心理学家津巴多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辆汽车置于纽约市区街道旁,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结果发现,在26小时内,汽车上的冷却器、收音机、雨刷、汽油桶等所有容易拆卸的都被偷走了。而且都是穿着整洁的白人干的。

而在小村镇放同样一辆汽车长达九天,除去有一天下雨,一位过路人把开着的引擎盖子盖好之外,无人碰它。

因此,要解决网络暴力,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

除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健全,群体心理引发的问题还需要从心理学上寻找突破点。

个人要提高素质、调整心态,为情绪寻找合适的出口,做网络暴民和键盘侠只能图自己一时爽快,对别人的伤害是你永远也想象不到的。

你的三言两语,导致的可能是一个生命的完结,一个家庭的破碎。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对方太过脆弱,或许你逞一时口舌之快后便置之不理,但如果真的问题发生,你的身上始终洗不掉这份罪孽。

也只有你被发现曾是“凶手”之一,或许只有到那时,你才能体会到当初“受害者”的心态,因为,你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

中国是目前网络用户最多的一个国家,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

在逞口舌之快前,请先让自己心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明文的法律确实亟待完善,但你的心里,应该也要有个道德的法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