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水稻立枯病對旱育秧田危害十分嚴重,特別是在水稻秧苗離乳期間遇到陰雨持續低溫或氣溫忽高忽低時發病較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水稻立枯病按症狀可分為四種類型:幼芽腐死、立針基腐、卷葉黃枯、打綹青枯;這四種立枯病從發病機理上可分為病理性立枯病和生理性立枯病兩種。下面介紹一下水稻立枯病的症狀、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立枯病症狀

1.幼芽腐死:稻苗出土前幼芽腐死,芽和根變褐、扭曲、腐爛。種子和芽基部有絨毛狀白色、粉紅色、黑色黴層(病原物),這種立枯病發生量較少,在種子消毒不好、種子質量差、芽勢弱、床土溼度大、棚溫過低情況下發生。

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2.立針基腐:病苗由心葉開始枯黃,秧苗呈灰綠帶黃的顏色,有的葉鞘有褐斑,根系逐漸變成黃褐色。潮溼情況下,莖基部軟化變褐色,拔苗莖基部易斷且與種子脫離。乾燥情況下,莖基部形成褐斑,有的種子和莖基部有真菌黴層,通常在苗床上呈現不規則成簇發生,逐漸蔓延擴大成片。

3.卷葉黃枯:多發生在秧苗2.5-3葉離乳期。發病初期,在床土不缺水條件下,早晨見到成簇秧苗葉尖無露珠,以後逐漸萎蔫枯黃,只有心葉捲曲,其它葉片不捲曲。初期莖基部不腐爛,根暗白色(像開水燙了似的),根毛稀少,拔苗連根拔起;以後莖基部和根系變成褐色,莖基部軟化,拔苗莖基部與種子斷離。苗床中間發病較多,成簇成片出現,逐漸蔓延全棚,危害十分嚴重。

4.打綹青枯:也多發生在秧苗2.5-3葉離乳期。初發病期清晨葉尖無水珠,以後突然成簇成片青枯死苗,病苗呈青灰色,心葉或上部葉片捲成松針狀。病原菌侵染的青枯病莖基部和根部症狀與卷葉黃枯相同;生理性青枯病莖基部不變褐、不軟化,根系暗白,拔苗能連根拔起,發生生理性青枯的秧苗及時打藥加生根劑、澆水和適宜通風管理,部分秧苗能緩過來,但卷葉部分最後乾枯,秧苗變矮。病原性卷葉黃枯和生理性打綹青枯通常混合發生。

卷葉黃枯和打綹青枯遠比幼芽腐死和立針基腐危害性大,如不及時防治,造成大面積死苗,無法插秧。水稻秧苗3.5葉以後,度過立枯病發病期,以後只要不缺水,就不會死苗。

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二、立枯病發生原因及防治

1.病理性立枯病是由床土真菌侵染引起的傳染性病害。立枯病致病菌有禾穀鐮刀菌、尖孢鐮刀菌、木賊鐮刀菌、燕麥鐮刀菌、腐黴菌、茄絲核菌等弱寄生性病原真菌,當秧苗管理不善、秧苗不健壯,抗病力弱、遇持續陰雨低溫或溫度聚變溫差大、沒做好提前打藥預防的情況下,病原菌趁虛而入浸染,使秧苗生理代謝紊亂,水分代謝失調,秧苗枯萎死苗。

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2.生理性立枯病是苗期管理不當,水多、肥多、棚溫高、通風煉苗不好,造成秧苗徒長,根系發育差,莖葉和根系生長比例失調,通風口不當,冷風直接吹苗或高溫蒸苗,導致莖葉水分蒸發量大於根系吸收量,驟然引起秧苗大面積打綹青枯。防治的方法:在管理上早通風,小通風,逐漸大通風,多通風,嚴格控制苗床的溫溼度,防止秧苗徒長,才能預防生理性青枯病的發生。

從溫度管理上看,氣溫與棚內溫度間有2-2.2倍的關係。所以,只要外溫達到15℃,棚內的溫度就可以達到30℃,就應開始在背風面小通風,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風煉苗力度。播後至1葉1心前,控溫度不能超過32℃-28℃;1葉1心至2葉1心,控溫度28℃-25℃;2葉1心至3葉1心,控溫度25℃-20℃;3葉1心至插秧,溫度控制在20℃以下,在插秧前3-5天要晝夜通風煉苗,使秧苗逐漸適宜外界環境條件。

水分管理要做到在稻苗不缺水的情況下,儘量延長兩次澆水的間隔時間,若床土表面發白,秧苗早晨葉尖不吐水,就需要澆水了,澆水時間選擇早晚澆,注意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秧苗2.5葉前一般2-3天交一次透水,2.5葉以後,隨著秧苗葉面積增加和通風蒸發量的增大,一般每天需澆1遍透水;3.5葉至插秧時要進行大通風,每天澆1-2次透水;注意防止插秧前晝夜通風煉苗,澆水不及時,使秧苗因缺水而乾死。

水稻立枯病發生與防治

通風時也要注意,如果秧苗徒長,已經打綹了,此時注意千萬不能在氣溫高時突然進行大通風或者中午時揭膜澆水,應當在出太陽前開始小通風,晚蓋膜等方法控制苗床內溫度,讓稻苗適應環境,以後慢慢擴大通風量。如果生理性青枯病和立枯病混合發生,應按照防治青枯病的方法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