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清朝的時候,雖是閉關鎖國,但其實並不太平。康乾盛世的背後,藏著無數的怨聲載道,乾隆退位說是為了不超過自己爺爺,實際上也是在皇帝位子上坐的有些擔驚受怕了。而在乾隆退位的前一年,南籠地區,便有一女子領導了農民起義。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這女子叫做王囊仙,屬於布依族。這南籠地區,在如今的貴州安龍。當時這地方苛捐雜稅嚴重,百姓怨聲載道,這王囊仙貌美心善,而且又有遠大抱負,為了讓當地百姓免受剝削,她帶著自己的族人就發動了起義。

王囊仙率領著布依族人起義之後,當地其他幾個少數民族也跟著加入了這支起義軍隊伍,很快,南籠軍隊就達到了幾千人。而這王囊仙便成了南籠起義軍的首領。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剛剛起義的那陣子,南籠軍勢如破竹,節節勝利,殺得當地官兵是落荒而逃。隨著不斷地勝利,越來越多的農民看到了希望,加入到了這支軍隊當中。很快,南籠軍就達到了數萬人。我們也不難看到王囊仙的不俗能力,能夠掌管數萬人的軍隊,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貌美心善就能完成的。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終於,南籠軍的事蹟傳到了嘉靖皇帝的耳中。聽聞這件事,嘉靖竟然不是暴怒,而是惶恐。這皇帝的膽子都是越當越小的麼?不過,畢竟當時大清還算強大,因此嘉靖派雲貴地區的戍守官兵去鎮壓起義,竟然也取得了勝利。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但是,清軍對南籠軍的勝利,可不是像筆者這麼說的輕描淡寫。南籠軍在清軍到來之際,依靠著王囊仙的出色指揮調度,打了不少勝仗。但因為起義軍裝備差物資少,人數比起源源不斷的清軍來也是寡不敵眾,因此起義軍便敗了。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最後一仗,起義軍自知回天乏術,點燃了營寨,紛紛選擇投火自焚。王囊仙本來也想跟著投了火,但卻被清軍活捉了。於是清軍把她押解回了京城。而對於王囊仙的處決也是明擺著的,凌遲。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據傳言,王囊仙死的那天,很多百姓圍觀。這20歲的少女,被割了3650刀,硬是一聲沒吭。儘管這次起義是失敗的,但是王囊仙的英姿卻留在了很多人心中,至今仍然有很多人紀念王囊仙,1998年時王囊仙甚至還被樹立了一個銅像。

清朝第一個領導起義的女人,20歲戰鬥失敗,被割數千刀不吭一聲

任何時代,敢於去反抗,去為自己爭取平等權利的人,都是值得尊重和歌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