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貼!元朝為何沒有把朝鮮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之前煮茶講過蒙古帝國崛起的歷史。估計很多人會有一點疑問。

當時蒙古帝國以及後繼的元朝都是野心勃勃的大怪獸帝國,四下開拓疆土,滅國無數。只有日本仰仗海島的優勢,越南仰仗地利,才免於被元朝吞併,使其國懸於中國之外。

而對於當時朝鮮半島上的高麗國來說,並沒有日本或越南的地理條件,為何能夠保全政權?

本文,煮茶便會簡要說明下箇中緣由。本文是純知識貼,是其他地方很少見的冷知識。

知識貼!元朝為何沒有把朝鮮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韓國油畫:蒙古與高麗的戰爭

——蒙古的九伐高麗

作為生猛無比的大帝國,蒙古帝國從建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處於擴張的狀態。

從地理來看,朝鮮半島算是北方,原為金的鄰國和屬國,其實很早就進入了蒙古的攻擊範圍。

自1231年起,蒙古先後九次征伐高麗,高麗軍隊大部分時間都不是蒙古人的對手,一戰便敗。而高麗國王一戰敗就逃到江華島避難,然後遣使求和。

江華島是朝鮮半島中部的一個小島,易守難攻。蒙古當時還缺乏海軍,對於海島上的高麗朝廷沒有什麼辦法,最後也就會接受高麗的求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套路。

但經過多次攻伐,高麗國還是漸漸扛不住了。在1253年蒙古高麗第六次戰爭中,高麗世子安慶公被派到蒙古做人質。後來1260年,高麗國王去世,安慶公便被忽必烈送回高麗繼位,也就是高麗元宗,成為一個親近蒙古的高麗國王。

曾有高麗國中反元勢力意圖廢掉高麗元宗,但經過第九次蒙古高麗戰爭,高麗國中抵抗派都已經被掃蕩乾淨。蒙古實際上征服了高麗。

但在對高麗的處理上面,因為高麗國王非常聽話,故蒙古同意保留高麗的國家主體,雖然高麗變成了元朝的徵東行省(西京平壤等一部分國土還被劃到遼陽行省),高麗國王仍兼任徵東行省的達魯花赤。

達魯花赤意為掌印者,是蒙古派遣到藩屬國的實際掌權者。高麗國王能夠身兼達魯花赤,說明其獲得了蒙古君主的信任,享有很高的自治權。

知識貼!元朝為何沒有把朝鮮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達魯花赤印

後來的歷任高麗國王也都對蒙古比較忠誠,紛紛娶蒙古的公主為正妻。而高麗國的王儲,都必須從小到元大都生活,長大後方可回到高麗。這樣蒙古及元朝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親蒙的高麗國王。

同時高麗國內也在不斷的蒙古化。高麗貴族通常學習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穿蒙古衣服,留蒙古髮型,吃蒙古式食物,甚至取蒙古式名字。

高麗人幾乎成為了蒙古人的後院。有點類似於如今日本和美國的關係。

——幾乎成為元朝直轄省份!

高麗最終沒有被蒙古完全同化。

某種程度上因為接下來說的這件事情。

這事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為倘若當事人的選擇變化一下,大概高麗就變成元朝直轄的一個省了。朝鮮半島上的國運險些改變。

在元英宗碩德八剌執政期間,元英宗曾經很想把當時的徵東行省(也就是高麗)由達魯花赤監國的方式改為郡縣制,即變成中央直接管理,使其和元朝其他行省完全一樣。畢竟從帝國統治來說,郡縣制比起世襲土官制是一種進步。

倘若這個想法實現下去,那麼如今的朝鮮半島大概就和雲南大理國一樣,徹底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現在中國就會多一個徵東省。如今的北棒也好,南棒也好,宇宙第一大國也好,都不會存在,也會給我們減少很多梗和樂趣。

不過當時元朝的集賢大學士王約反對皇帝的想法,認為高麗土地貧瘠,土著貧困,夷俗混雜,照中原地區差遠了,直接佔領意義不大。且變成直轄的郡縣,容易引起民亂,得不償失,不如維持現狀。這個說法可謂典型的睜眼說瞎話,可能王約只是想糊弄皇帝,當然也可能他確實比較無知。

總之,王約的說法受到小皇帝的認可,將高麗改為直轄的奏議最終沒有實行。在歷史的這個岔路上,朝鮮最終走向了另一側。高麗的國祚尚存,倒是為中華文明保存了一脈支流。

據說高麗人知道此事後,特意為王約畫像並帶回高麗,還為其設立生祠,以感其恩。

後來隨著元朝漸漸內訌衰弱,高麗漸漸侵吞元朝國土,不但收復了平壤,還將原來遼、金舊土奪走不少。再後來元朝滅亡,與元朝關係密切的高麗國被蒙古化的將領李成桂篡奪,朝鮮王朝建立。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