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曙光的用心、专心和耐心

文/郑凯

福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吸引了中国所有科技企业的目光。是平台也是舞台,更是擂台。

在数字中国的大框架下,每家公司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各自不同,也各具特色。而对于曙光来说,2015年就提出了数据中国的发展思路,这似乎与今天的数字中国有颇多异曲同工的地方。

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曙光的用心、专心和耐心

曙光首席运营官叶健说,“对于数字经济,曙光的定位是做‘数字经济的赋能者’。无论是传统经济转型还是新经济,曙光的角色都是背后的技术赋能者,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推动力。”

从数据中国到数字中国,曙光用心良苦

过去我们对曙光的理解,是一家专注于技术创新,低调而严谨的公司。在2015年提出的数据中国,已经是曙光截至目前最为“高调”的一次战略转型。当时,在所有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都在对云计算大手笔的投入时,曙光则务实的选择了从数据的角度切入,提出了更偏向于落地的“百城百行”。

“目前曙光已经拥有了40多个城市云,未来一百城的目标不会改变,但我们会根据每个城市的特征,有选择性的落地。无论是政务云,行业云,还是先进计算中心,做到因地制宜。”叶健说。

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曙光的用心、专心和耐心

而谈到曙光数据中国和如今的数字中国的对比,叶健认为,两者有共通之处,但细节处却略有不同,“两者的交集都是以数据为导向,并促进产业的转型,但我们在谈数据中国的时候,更多是基于数据来打破孤岛和走向应用。这当中,我们也会用到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

而今天的数字经济,是从数字入手,维度上超越了数据,主要研究如何从传统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型,应该说外延更大,范围也更广。

那么对曙光来说,过去主要谈大数据和云计算,如今则会更多的偏向对应用的支撑,比如政务、医疗、工业等,数字经济也会更多的强调与民生的结合,更加具体。

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曙光的用心、专心和耐心

以福州为例,曙光本次与福建电子信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福建电子目前已建成“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福建省超算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多个信息化平台的发展优势下,引入曙光强大的计算支撑、自有产品与基于数据的创新技术支持,以及中科院产业先进计算技术与产业化联盟的强势力量,在先进计算技术、先进计算服务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建设运营、市场导入、产业创新等合作。

正如叶健所说,“在曙光和福建电子集团的战略协议下,我们会一起去推动福建全省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知道,福建是我国“一带一路”的起点,那么福建省超算中心及先进计算中心,将充分借助福建东南门户优势,面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先进计算能力及服务,实现开放的国际间技术合作。

先进计算中心,本质是曙光对技术路线的专心

如果说,数据中国是曙光贯穿始终的战略,百城百行代表了曙光实际落地的路线图,那么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曙光的终极目标。

每家科技公司都在谈数字化转型,曙光眼中的数字化转型有何不同?

赋能中国数字经济,曙光的用心、专心和耐心

叶健认为,首先曙光立足于技术上做到赋能,从最早的高性能计算,再到服务器和存储等计算设备,再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平台,曙光拥有相当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经验。其次,在商业模式上,曙光更偏重于平台打造和落地。如今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云案例,针对一些城市云平台,曙光设计了先进计算中心,用云的方式提供服务。

为什么城市需要先进计算中心?叶健表示,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第一是需求发生了变化,过去一个城市需要建设很多个不同的数据中心,比如面向科研的超算中心,面向政府工作的政务云中心,面向企业的产业云中心等等。但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的平台,可以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去,这就是先进计算中心的意义。

第二是技术上发生了变化,以超算为例过去主要是CPU计算,而现在的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需要的则是异构计算,比如GPU计算。那么过去简单的数据中心在技术上已经无法满足了。第三是业务模式发生了变化,以前数据中心可以支撑业务的转型,未来则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撑的智能业务。

叶健说,“先进计算的概念,可以覆盖政务云,产业云,和超算。计算也不是传统的计算,而是把云和大数据也加入进来。同时,会选择具体的城市,以最符合当地特征的方式进行落地。”

举个简单的例子,超算中心是以高性能计算为主,而先进计算中心则是可以根据城市的特色进行不同技术定制化融合的。并且,对每个城市定制的方式,首先会根据实际的计算需求规划,也不是一次性规划就结束了,会按照城市发展阶段,去逐渐的推动。“先进计算中心不一定要大,而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再做产业创新,以创新为导向,交叉地前进。”叶健说。

进一步的讲,曙光在先进计算中心的创新过程中,发现技术发生融合和演进,曙光希望把计算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核心的技术驱动力,来进一步地将产业链打通。

最后,在资源整合的优势上,曙光是中科院体系内的企业,所以曙光可以做到将中科院的资源,比如人才和技术提供企业。叶健也提到,曙光本身也是上市公司,同时与一些基金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和资金上的服务。

赋能数字经济,曙光有足够的耐心

叶健告诉我,在整体战略上,曙光会从高性能计算出发,往下做存储、服务器、安全。在此过程中,从两个方向的框架进行延伸。第一,往上向更多的核心技术领域去延伸。第二,往下向应用场景延伸。从这个角度看,先进计算其实就是从与政府的合作中的应用场景延伸的。在应用延伸的方向上,曙光主要是通过合作伙伴去拓展。

在本届数字中国峰会上,中科曙光就发布了两款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先进计算产品。其中包括,曙光联合健培科技打造的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机器人,集成机器学习库与医学图像处理库,实现免部署集成一体化,和曙光视频智能分析引擎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自主研发的视频分析系统。引擎涵盖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人脸实时预警系统和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三个模块,旨在助力搭建良好的社会治安体系,推进平安城市建设。

这两项智能成果,就是曙光联合合作伙伴面向应用层推出的产品。叶健说,我们还是更看重技术过程的组合,而在很多具体的应用环节会引入不同的合伙人来进行融合。

曙光还是更侧重赋能者,例如在城市云的发展中同样采取了合伙人的方式,曙光将聚焦于先进计算中心的打造,而在应用层会选择行业里应用最好的,比如在兰州与大气所合作的环保等等。总结来说,数据中国是曙光高举高打的战略,百城百行是实际落地的策略和发展路径。一个核心是专注IT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在其上,延伸出上下两条发展之路。

我们从曙光的这两大方向,很容易读出曙光未来发展的想法,第一要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第二与应用结合可以做到和客户贴得更近。而针对建设数字经济,叶健认为,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IT技术的基石作用,加强新旧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开源开放的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布局覆盖全国的数据网络;强化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

怀着“自主创新服务中国”的发展初心和“数据中国”企业战略,坚持支持计算技术创新迭代这是曙光对技术创新的专心,而布局全国范围内的云数据网络、打造先进计算产业生态三大维度协同发展,这是曙光对数字中国的理解和用心。最后的百城百行走向实现,则会引动更为庞大的数据网络,创造更大的价值,对全面推动数字经济的转型,曙光有足够的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