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說到中國朝代更迭的歷史,無非就是被統治階級忍無可忍推翻統治階級,而這些造反的被統治階級實力卻是不同的,比如項羽是世襲貴族,本身就有自己起家的軍隊項家軍,像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則是軍閥出身,本身就有軍隊,造反無非就是披上黃袍,底下一群人應和一下基本就成大事了。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黃袍加身

而有的造反者實在是慘了點,比如漢高祖劉邦,家裡算是個小地主,買了個小亭長的官兒,可因為押運囚徒去修長城誤了期限要被砍頭,不得不選擇造反,最慘的時候劉邦帶著一群兄弟在山裡躲幾個月,差點被餓死,之後還數次被項羽打敗,差點被對頭弄死。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慘,小時候當過放羊娃,之後被迫去要飯當乞丐,還當過和尚,真正是白手起家最後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朱元璋要過飯,當過和尚

這就不禁讓我想到了宋江,據說梁山勢力最大的時候不僅有一百零八將,甚至還有十萬雄兵(當然,這個是他們自稱,官方的說法是有十萬土匪兵),當然或許這個數字有點誇大,但梁山有個幾萬人軍隊還是正常的,否則不可能一次次打退官軍的圍剿。可宋江手握重兵,還有這麼多將領,為何最後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呢?

當時梁山英雄聚義,看到手下兄弟無數,又有這麼多兵,李逵說了句不合時宜的話:咱有這麼多好兄弟,有這麼多兵,憑啥子還要受朝廷招安?就算咱們反了讓宋江哥哥去當皇帝,也是可能的!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李逵才是梁山中的實誠人!

當時宋江聽了臉色大變,立刻斥責他說不能有這種反叛的想法!最後還是力排眾議,受了朝廷招安,可以說這一決定將梁山兄弟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最後死的死,逃的逃,好不淒涼!

同樣是造反,為何朱元璋、劉邦這樣的“屌絲”都能成功開創一個朝代,而宋江最後卻受了朝廷招安被當槍使,最後也沒得善終呢?

宋江對梁山的實力估計並不看好

朱元璋、劉邦所處的時代和宋江完全不同,朱元璋所處的元代末期與劉邦所處的秦朝末期有很多的共同點,首先俗話說寧做盛世犬,不當亂世人,生逢亂世,人命還不如狗命值錢,朱元璋和劉邦如果不奮起反抗,能否生存下去都是很大的問題,同時當時的中央政權接近崩潰,無力控制地方,只要你想造反,就會有人跟隨起義,很容易就能形成地方割據勢力,雖然不一定能稱王稱霸,但至少能夠保境安民,讓自己活下去。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梁山再厲害,卻沒實力公然對抗國家!

而宋江所處的時代雖然朝廷也比較昏聵,但大家知道,宋代重文輕武,雖然當時有不少人佔山為王,但實際上都是很小股的土匪,中央只不過不屑於去剿滅而已,但控制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宋江對於梁山的實力估計上,是不看好的,畢竟以梁山一隅對抗整個國家,如果大宋真的想傾全國之力來剿滅梁山的話,梁山無論如何是抵擋不了的!

宋江:地主階級,拖家帶口的敢鬧革命嗎?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張子健和梁冠華拍的抗日神劇,反正時胖紙挺喜歡看的,在《平原烽火》這部劇中,本來扮演狄仁傑的梁冠華演了一個漢奸,飛車隊隊長鄧文昌,他的相好小翠花勸他不要給日本人賣命,說八路軍都能豁的出去跟鬼子拼命你憑啥不敢?漢奸鄧文昌說:八路都是一幫窮鬼,我這拖家帶口,有家有業的,要是跟鬼子幹,一家都得受牽連!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宋江:喝醉了寫首詩也能成反詩,老子真是醉了!

實際上大家看看宋江的背景,他的出身實際上是地主階級,他做個土匪頭子也就罷了,朝廷可以不管他,如果一旦真的涉及到造反,那麼他的親朋好友都要受到牽連,在當時家族觀念很重的情況下,宋江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的!

宋朝重文輕武,書生意氣不再只剩腐儒意氣!

宋江所處的宋朝整體的風氣是重文輕武的,雖然宋朝是唐宋元明清中最富有的,但實際上宋朝對於軍事和軍隊的建設方面並不重視,附庸風雅,寫詩作對的文人在社會地位上要比軍人高,這也就導致宋江在內心上對於梁山上這一群當兵打仗的是不認同甚至是看不起的,雖然嘴上喊著兄弟兄弟的,內心裡卻並沒有真的把他們當兄弟,招安後梁山被朝廷當槍使,四處東征西討,實際上衝在前拼命的都是這群“土包子”。用一句殘酷的話來說,宋江的位子或者他受招安的戰略,是一步步踩著兄弟們的屍體實現的。

手握十萬雄兵,宋江有實力稱王卻為何選擇招安?原因很現實!

替天行道最後落得一句空話!

而正是這種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變相加重了封建禮教對於讀書人的思想控制,忠君愛國,無論這個君昏庸到什麼程度,無論這個國腐爛到什麼程度,我都要忠誠,都不能造反,實際上就是愚忠!可沒辦法,這種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讀書讀的越多,這種想法就越是根深蒂固,所以梁山立起替天行道大旗的時候宋江就申明瞭,我們只反貪官,不反朝廷!反而是武松、李逵這樣耍胳膊根的粗人看得更實際、更透徹。

對於宋江受招安的緣由和做法,你怎麼看呢?歡迎寫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