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曹操愛才,為了得到人才,曾經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惜得罪士族門閥頒佈《唯才是舉令》。此令一下,無數英雄豪傑、江洋大盜、山隱異人都紛紛投靠。由此可見說起愛才,曹操當真如飢似渴。

曹操是一個性格多變,詭譎多疑的人。在今天,曹操能為許攸執手相迎;到明天,他能逼死楊修。也正有這樣一位與楊修在伯仲之間的大才子,與曹操接觸兩次,就被曹操棄用。

他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劉禎。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說起來,劉楨還是漢室皇親——梁國宗氏的子孫、梁孝王劉武的後代。但那時劉氏的宗親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並不是個個都能保有爵位,榮華富貴的。劉禎和劉備一樣,在祖父輩便開始沒落,父親劉梁更是早逝,到了劉禎,已經要靠賣藏書度日。

與劉備不同的是,劉禎自小就有異才,備受父母重視。劉楨腦子好使,記憶超群,五歲能讀詩,八歲能誦《論語》,賦文數萬字,是眾人眼裡的神童。

路遇貴人

公元197年,十一歲的劉楨隨母兄至許昌躲避兵亂。巧的是,在驛館裡劉禎碰到了曹植。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兩人一談之下互相折服,結為密友,曹植又將其領到丞相府,與曹丕的結交,三人整天在一起吟詩作賦,對酒歡歌。後來他又結識孔融等其他五學子,他們常聚論學問,"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

成年後,劉禎被曹操徵辟,任命為丞相掾屬,追隨曹操南征北討,參謀軍機。

一見甄姬誤終身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但文士風流,劉禎因“不敬”之罪,被罰去做苦力。這“不敬”之罪,可能與“洛神”甄宓有關。

一天晚上,曹丕設宴招待眾士,酒酣耳熱之際,曹丕命妻子甄氏出堂與大家見面。這位甄氏早前是袁熙之妻,被曹丕奪得。甄氏一出來,坐中諸人都匍伏於地,不敢仰視,唯獨劉楨,平視不避。不僅不跪,還滿面譏意,因為劉楨認為甄氏有夫再嫁屬於不忠不貞。

好哥們曹丕大怒,要治以不敬之罪。最後還是曹操出頭,兼有眾人求情,才免於一死,被罰作苦力。

故弄玄虛,不拜曹操只磨石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劉楨因"不敬"被罰去作苦力 ,就在京洛之西石料場磨石料。不久,魏王曹操到石料場察看,眾官吏與苦力者均匍匐在地勞作,不敢仰視。

唯有劉楨未跪,照常勞作。曹操大怒走到劉楨面前,劉楨放下錘子,正言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劉楨身為苦力,何敢蔑視尊王。但在魏王府數年,常聞魏王教誨,做事當竭盡力,事成則王自喜,事敗則王亦辱,楨現為苦力,專研石料,研石是對魏王的敬忠,所以楨不敢輟手中活。"

魏王聽後,又問:"石若何? "劉楨朗然答:石"出自荊山懸崖之巔,外有五色之章,內含卞氏之珍。磨之不加瑩,雕之不增文,稟氣堅貞受之自然,顧其理,枉屈紆繞而不得申。"

說了一大堆,曹操知劉楨借石自喻,就赦免了他,但卻永不再起用。

桀驁不馴的人,曹操是不喜歡的。

217年,不得意的劉楨染病去世,之前還要殺他的曹丕卻極為悲惋,為他整理遺文,作出評價,並追思往日"行則連輿,止則接席""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的親密交往,不勝痛悼。

風流才子,曹操先重用後棄用?只因曹丕帶他見了甄姬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