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文:知秋

1937年9月25日,在山西大同靈丘附近的平型關,八路軍取得出徵抗日的第一個大捷,集中優勢兵力伏擊日本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約4000人,在歷經浴血奮戰後取得首戰勝利。

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平型關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畢業的士官候補生第11期中就出現了輜重兵畢業生,但由於執行的任務過於單調,不是戰鬥兵種,很難積累戰功,晉升軍銜通常要比其他兵種慢得多,人氣十分之低。日軍的輜重兵通常被自己人嘲笑,說什麼“輜重兵也能算是兵的話,那麼蜻蜓蝴蝶都可以算是飛鳥了”。而且由於

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駝馬隊

為了確保專業人數,校方不得已強行命令部分軍校生選修該兵種。在昭和六年(1931年),輜重兵曾經一度更名為“特務兵”,不過到了昭和十四年(1939年)又再次恢復為原來的“輜重兵”。

輜重兵部隊由於其任務性質,通常附屬於編制相對較大的部隊。一般以隸屬於師團的“輜重兵聯隊”的形式來執行任務。只是,在師團編成當時,以聯隊規模編成的只有步兵和炮兵,其他兵種的騎兵、工兵、炮兵等均以大隊規模編制。在實行“聯隊制”後,師團內兵種部隊一律統一為聯隊規模編制。隨著侵華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師團也不斷地增加,任務也變得多種多樣化,因此輜重兵部隊不再以“聯隊”名義進行編制,而是多數更名為“師團輜重隊(相當於大隊規模)”。在陸軍戰車師團和部分獨立混成旅團中,編制“輜重隊”。

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輜重兵不屬於戰鬥兵種,但在兵力不足時,也會擔任警衛警戒任務,並進行輔助步兵的任務。因此,輜重兵通常裝備比普通步槍短些的騎槍。這說明日軍輜重隊是很有戰鬥力的,訓練不訓練不一樣的。

輜重兵往往被分遣到相關部隊中,此時任務性質通常會隨之發生變化。有時候會裝備小口徑炮充當臨時炮兵,有時候被分配到步兵部隊中,執行和步兵相同的任務。

平型關大捷中殲滅的輜重隊是什麼隊伍?為何往往被日本人自己嘲笑

在平型關戰鬥中,日軍第五師團遭八路軍一一五師伏擊的就主要是輜重兵,包括1個“大行李”隊、1個汽車中隊和護衛的1個小隊,所以才被“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1卷第2冊52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