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3月28日,江蘇省南通易家橋一個12歲的女孩因不堪作業重負,留下一封遺書,跳樓身亡。

她的遺言只有薄薄的一頁,上面最醒目的是4個大字:“我恨你們”。就連最後的囑託,都是“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很難想象,孩子究竟帶著多大的恨意寫下這紙遺書,又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一躍而下。

但是從遺書中,我們能讀出的是,作業的負擔,已經將孩子徹底擊垮。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可令人心驚膽顫的是,這樣的事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2月24日,江西省撫州一名小學六年級女生輕生,從15層樓跳下。幸運的是,女孩掉在消防員趕來鋪設的救生氣墊上,只受了輕傷。女孩姨媽稱,因為次日學校開學,女孩作業未寫完壓力過大,於是便做出輕生的行為。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這樣的原因讓人瞠目,這樣的行為令人萬分揪心。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TA們認為做作業苦不堪言的原因無非以下幾條:

①孩子本身自覺性差,畏難情緒較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會合理分配和利用時間,浪費了大量的精力而在學校效率卻很低;

②學校和家長佈置的作業量太大,每天都需要熬夜到很晚才能休息,嚴重睡眠不足;

③作業難度高,不能排除是因為孩子沒有正確掌握知識點的可能性。

④作業形式機械單調,令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⑤寫作業的環境糟糕,不利於靜心思考;

⑥孩子缺乏興趣愛好,沒有有趣的課餘生活,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孩子對作業和學習的反感。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那麼對於這種種原因,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幫助我們的孩子呢?

①首先,對於學校和家長來說,不要再給孩子不斷灌輸作業至上的思想。孩子放學回到家,不妨先和TA先和他聊點輕鬆的話題,在孩子寫作業時,不必時時刻刻盯在旁邊,給家中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氛圍,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思路;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②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貪玩和偷懶等壞習慣時,適當地鼓勵和引導比一味地責罵和逼迫更有效;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比如在給孩子檢查功課時不要一邊玩手機,讓孩子認為你“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③除了作業,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分擔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同時在課餘時間給孩子留出時間玩耍,幫助孩子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豐富TA的空餘時間。

④在孩子小升初、初升高的特殊時期,家長要懂得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過渡期,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減輕TA們的壓力。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從孩子的角度,家長不妨教會TA們可以這樣做:

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在學校時抓緊自習課或是大課間,適當完成一部分功課,遇到問題更便於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而且學校的學習環境更加適合完成作業。

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完成作業

,對於自己已經充分掌握的知識的題目,可以適當選擇放棄,以減少作業數量,減輕負擔。

③對於難度過大的題目,可以給自己設定思考時間,若超出限定時間還不能解決,則應尋求他人幫助,或暫時放棄,隨後再去請教老師。

④對於要求抄寫多遍的作業,可以創新作業要求,把老師要求多遍抄寫的作業,當成練習書法的機會;還可以創新完成作業的形式,如把抄寫詞語的作業改成用這些詞語寫話,這樣做雖然可能用時有所增加,但作業變得有有意思,不會令人生厭。

幾個同學可以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這樣既可以互相監督完成功課,又便於合作解決作業中遇到的難題,更有利於通過幾位同學間的競爭,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12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別讓作業壓垮孩子

多多培養興趣愛好,讓自己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學習的時候全心全意,玩耍的時候也要心無旁騖,這樣學習才不會成為一種負擔。

⑦面對小升初、初升高等特殊時期時,要學會自己排解壓力,儘快適應突然增重的負荷和快節奏的學習,可以適當尋求老師家長甚至心理醫生的幫助,從而平穩度過過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