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什麼從獻公到秦始皇幾乎沒出現過昏君?

小況511

這很難界定,我們評價秦國沒出昏君是因為這秦國從秦獻公開始到秦始皇,他們歷經數代努力將秦國帶上了巔峰,整體而言他們都算明君,但其實從惠文王開始或多或少都昏過,只是對大局無礙。為什麼能對大局無礙?

君權增強

秦國在秦孝公以前私鬥嚴重成風,在秦獻公以前公室內部爭鬥不斷,各自拉攏大臣奪位,君位有幾個庶長就能決定花落誰家,君弱臣強,凡不能解決此問題者,都不算明君。

秦國經歷四世之亂後經歷了短暫的穩定,但秦獻公之父秦靈公去世以後,君位被秦靈公之叔奪走,秦獻公流亡魏國,二十九年後才回國奪位。秦獻公復位也是靠的貴族支持,可見當時君權受制於貴族。

秦獻公即位後,一方面連年發動對魏戰爭,試圖奪回被魏國侵佔的河西之地,但屢次無功而返;另一方面則實行新法,極大地削弱了臣子的權力,加強君權,為秦孝公改革奠定基礎。

變法制度。

秦孝公展開了全方位的商鞅新法,剝奪舊貴族特權,扶植起地主階級,秦國國力大增,終於躋身七雄之列。秦惠文王繼位後,繼續實施變法制度,舊貴族基本消亡。

正是因為法制的制約,國家強弱並不安全依靠與國君的英明與否,所以少出昏君是大概率事件。

征戰擴張

對外擴張一向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佳方法,從秦獻公時代,即便國力孱弱,但是國內矛盾尖銳,秦獻公只能通過連年征戰來轉移矛盾,結果越打越窮,越窮越大,陷入了死循環。

秦孝公的變法增強了秦國國力,對外征戰不再徒勞無功,反而是越打越強,越強越大,秦國勢力越來越大。對外勝利的同時,國內矛盾也趨於緩和,整個國家空前團結。

運氣很好

雖然秦國的制度出一個昏君是小概率事件,但不是不可能事件,在這方面,秦國運氣的確太好。如秦武王,酷愛力士、不喜文治,很有窮兵黷武的苗頭,結果在位四年掛了。如秦孝文王,生活很安逸,有點享樂的苗頭,結果被老爹耗盡了生命力,在位三天,掛了。


平沙趣說歷史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執敲樸而鞭笞天下,履至尊而制六合,可見嬴政之前的六世七君皆非泛泛之輩,都為秦國的統一華夏作出了貢獻。秦國從獻公嬴師熹到始皇帝嬴政無一昏君,其原因如下!

其一、衛鞅為萬民立法,為萬世立制,秦以法治國,雖有平凡之君,卻沒有出現昏君。秦國從商鞅變法後,事無鉅細,皆有法式!從上至下皆守法而治,故平凡之君亦可建功立業。



其二、大爭之世,優勝略汰。能當秦王的人都是人精,就算資質平庸,也能守法而治;外部壓力大,他們也不會自甘沉論,驕奢淫逸。胡亥是唯一的一個例外。


其三、天下賢能之士輔秦有功。秦國從孝公求賢之後,立代國君都求賢敬賢,因此國君雖弱,但是有良臣輔佐,國勢也不會頹廢。秦孝文王嬴柱、秦昭襄王嬴異人兩代秦王都是弱主平凡之君,但是有蔡澤、呂不韋等良相輔助,所以秦國沒有衰弱!


大秦鐵鷹劍士



當然,這個說法也似乎有些絕對。目測秦孝文王極有可能是一個昏君,但由於他老子活的太長,把他也熬成了一個老頭子,所以在位三天便掛了,歷史並沒有給他瞎搞胡鬧的機會。

至於秦武王,我認為他絕對不是昏君,比同時期山東六國的君主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只不過死的有點奇葩而已。他在位期間平蜀亂、拔宜陽、平三川,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功不可沒。尤其是奪取了軍事重鎮宜陽,使日後的秦軍可以暢通無阻的兵出函谷關,為秦國一統天下提供了軍事上的必要條件。

我認為,秦國後期之所以代代出明君,除了得益於優良的遺傳基因和運氣之外,還有這麼幾點不容忽視的原因。

一、商鞅變法

這個首當其衝,要談秦國崛起,商鞅變法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簡言之,商鞅變法不僅加強了君主集權,削弱了貴族階級的特權,還使得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與日俱增,使秦國一躍成為傲視群雄的西方大國。



毫不誇張的說,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最為徹底的變法。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的國力達到巔峰,制度統一完善,說難聽點,即使出現一兩個昏君,只要不是太過於胡鬧,對秦國來說也無傷大雅。

二、對外擴張

秦國的霸權主義與商鞅的法家思想嚴絲合縫,堪稱黃金搭檔。早在秦獻公時期,秦國就萌生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秦獻公幾度試圖從魏國手中奪取河西地區,無奈實力不濟,屢屢失敗。



此後秦國的每一位國君,都堅持走霸權主義的路線,不斷蠶食鯨吞山東六國的土地。可以說,每一位君主幾乎都很好的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責任感很強,整天謀劃著怎麼稱霸中原,哪有閒工夫不務正業。

三、重視人才

這八位君王,幾乎每一位都求賢若渴,重視人才,他們不問出身,不看國籍,只要是人才,在秦國都有大顯身手的舞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都是身懷經天緯地之才的謀臣能士,而且沒有一個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



山東六國的人才流失,恰恰為秦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有這些濟世之才輔佐,秦國的君主即使能力平平,只要虛心納諫,何愁大業不成?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謝謝回憶般記憶提問!關於秦自獻公至秦始皇期間無昏君問題,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內部爭鬥遂漸平息,國君權威得到保障。《史記》評獻公前"秦以往者數易君,君臣乖亂,故晉復強,奪秦河西地。"說明秦獻公之前君臣互鬥,君權受制於貴族,相互爭鬥,國勢削弱,屢受晉國侵奪。秦惠公13年亡,立2歲出子為君,被左庶長殺死沈潭。另立秦靈公之子贏師隰為獻公。秦獻公被擁立後,遷都再戰晉國,斬首6萬。周天子賀以黼黻。

二、變法強國。秦獻公奠定基礎後,其子秦孝公二年實施商鞅新法,剝奪舊貴族特權,獎勵耕戰等新法實施後充分調動農耕、作戰積極性,國力大增。12年城咸陽,並鄉成縣,19年周天子封秦為伯。與山東六國形成七大強國。惠文王繼位後,舊貴族勢力再度反撲,贏駟殺商鞅平息貴族,但商鞅之法繼續實施。自此商鞅新法在秦國紮下根,秦國始與六國為小侯之尊。

三、積極擴張。彌和了國內矛盾。自獻公以來,秦國各代君王無一不是依靠國力而變法而富強的優勢,積極向外擴張,領土漸大,勢力漸強。同時國內空前團結,君臣、君民一體,再也沒有發生殺君奪位亂象。昭襄王在位57年,與齊東西並稱帝,將九鼎納入西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左說春秋

戰國時期,秦國還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後來商鞅來到了秦國,他在秦國力行變法,希望用法律來治理國家,而且是嚴苛的法律,有過則罰,有功則賞,這樣一來,增加秦國軍民的積極性。

那麼回到我們這個問題,秦國從獻公到秦始皇幾乎沒出過昏君?其實是有的,只是在商鞅制定的法律之下,秦國一直是蒸蒸日上,所以別人都會認為秦國的國君都是明君,其實不然,昏君只是在商鞅變法的光芒下,被掩蓋了起來。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秦國的的確確大部分都是明君,起碼他們有雄心壯志,有一統天下的決心,他們是真正的雄才霸主,他們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遊瓊179

簡單來說,要感謝衛鞅,因為有純粹的法制系統存在,主君昏不昏庸 關係不會太大,反觀魏齊楚之類的諸侯國,都是局部的法制,主體的人制,遇明則強、遇昏則亡,如齊桓公的一人興邦、齊閔王的一人喪邦都是這樣。

國家體系如同一臺機器,君權、軍權、相權、氏族等等都有條條框框的束縛,絕對服從與統一的法制,一方受損,其餘照樣能按部就班的運轉,只是效率多少的問題,這點 有點共和國體、三權分立的雛形影子了。

而秦一統天下後,法制系統沒有及時更新升級,管一個省的套路系統,用來治一個好幾十倍體量的國,這才是滅亡根本,趙高、胡亥啥的 不過是神助攻而已。


一舟記

商鞅變法說的很清楚:即使出現昏君,由於律法的存在,昏也昏不到哪兒去,因為臣下會輔佐君王,而君王也會認真對待兒子,因為國家有法,君王怎麼做,是有法可依的,包括教育子女,王師怎麼做,也是有法可依的。還有一個就是秦一直受六國壓制,絲毫不敢有懈怠,再加上所以君臣一心,自然不會有昏君。那為何秦二世滅國了呢?一是大患去除,二是國家法度遭到破壞,三是小隱小患不斷,所以秦二世而亡。


阿里山94157140

關於這個問題,秦國從獻公到秦始皇幾乎沒出現過昏君,我發現還真的是,秦國自從獻公之後的每一位國君,都是兢兢業業的人,他們都是雄才霸主。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秦國才有了後面逐步統一天下,才有了秦國的千秋霸業,不過好景也不長,沒過幾年,就敗在胡亥手裡了。

秦獻公到秦始皇之間,都是明君,他們一心為秦國,絲毫不敢偷懶,他們渴望壯大秦國,秦國能夠統一天下的心願在他們所有人的心中。


用戶401956902617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時期。兩個時期都並非沒有昏君。商鞅之前是一個時期,之後是一個時期。之前依靠貴族互相制衡。之後依靠君臣合力。也依靠君主對臣子的絕對管控。而君臣之所以能夠合力,在於他們有可供掠奪的外敵。


丫頭他爹爹

關於這個問題,秦國從獻公再到秦始皇幾乎都沒出現過昏君,我的觀點是肯定是有的,只不過秦國有商鞅,才能改變這一切。我們知道秦國從前很貧弱,但是自從有了商鞅,逐步開始變強,商鞅實行變法,用嚴苛的法律來治理國家,誰也不能違反法律,就連秦王也不能,所以國家都是按照商鞅的法律來運行,自然就沒出過什麼差錯,也就是我們認為獻公到秦始皇都沒有昏君,其實不然,昏君是有的,而且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