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頭號將領與南明互相利用,四川巡按卻對其投降深信不疑

清軍入關後,李自成的大順軍與清軍在山海關首次交戰,不料一觸即潰。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大順政權土崩瓦解,而李自成也兵敗身亡。而另一支農民軍張獻忠則建立大西政權,在成都自立為皇帝。清軍南下,張獻忠率軍抵抗,在四川鳳凰山與清軍交戰,不幸戰死沙場,大西軍在其長子、頭號得力將領孫可望的率領下放棄四川,轉戰貴州,最後在雲南站穩腳跟。

張獻忠頭號將領與南明互相利用,四川巡按卻對其投降深信不疑

形勢圖

崇禎皇帝死後,南明弘光、隆武等政權先後敗亡,永曆政權匆匆成立。永曆帝在廣東登基後,急需擴軍備戰,抵抗清軍進攻。縱觀當時天下局勢,唯有云南孫可望可依靠,永曆政權需要孫可望的軍隊來穩固後方,支撐著名義上的皇權。而孫可望也希望借用南明永曆政權的法統地位,鞏固自身在雲南的合法統治,從而進一步擴張地盤。

永曆二年(1648年),南明四川巡按錢邦芑派人前去與孫可望接洽,孫可望表示願意接受招撫,不過要求封自己為秦王。受過儒家正統思想教育的錢邦芑,為了天下大勢的安定親自寫書信一封,希望能進一步感化孫可望,勸其誠心誠意投降。這封書信寫得情真意切,坦誠無比。

張獻忠頭號將領與南明互相利用,四川巡按卻對其投降深信不疑

孫可望

錢邦芑他第一次派人去見孫可望,還不敢在書信中與之商量封賞事宜,因為錢邦芑還不知道孫可望的意思。後來,使臣歸來,稱讚孫可望的待客之道,同時還詳細敘述了孫可望誠心誠意要歸順南明永曆政權的意思,沒有絲毫二心。雖然錢邦芑的同僚不是十分相信孫可望的誠意,但錢邦芑自己卻絲毫沒有懷疑孫可望的誠心。

錢邦芑認為一個不講誠信、辜負他人、表裡如一、朝三暮四的人,是不可能成為雄霸一方的英雄豪傑的。錢邦芑深深相信孫可望的為人,不顧朝廷其他大臣的議論和不滿,為其上書,說明詳細情況,希望永曆帝能給孫可望封爵位。錢邦芑做這一切都是希望孫可望能夠棄暗投明,改弦易張,對永曆帝俯首稱臣,尊奉正統的皇權。讓孫可望入朝為官,從此政令統一,官員任命、出兵作戰制定的戰略方針都聽從皇帝的安排。錢邦芑覺得,只有這樣孫可望才能不辜負朝廷重望,真正成為能流芳百世、千古傳唱的英雄豪傑。

張獻忠頭號將領與南明互相利用,四川巡按卻對其投降深信不疑

永曆帝

錢邦芑一生光明磊落,遇到該踐行的事,即便被萬千人所不理解,依舊會去做,就好比他為孫可望請永曆帝封賞爵位一事。雖在此事上遭受到的阻礙和猜忌十分多,但錢邦芑絲毫不後悔初衷,也從不懷疑孫可望的誠意。他只是衷心希望孫可望能當一回頂天立地的漢子,藉此良機建功立業,為恢復大明掃平一切阻礙,而不是隻是保存實力,暫居一地,愧對大丈夫的稱號。錢邦芑踐行儒家仁義,但是卻未免太過書生意氣,反觀孫可望則權力慾太大,背棄信義,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