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說起項羽,人們都會想起他力拔山兮的勇武,實際上,在當時的楚霸王帳下也有數個戰鬥力爆表的武將,他們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以及虞子期。其中,被稱為頭號猛將的英布卻背叛了項羽,可是誰又能想到,令英布反叛的人卻是劉邦帳下的一個奴僕?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這個奴僕名叫隨何,在劉邦的帳下負責擔任傳達指令的工作,本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輩,若沒有勸說英布反叛,史書中都不可能會留下他的名字。這件事還得從楚漢之爭說起,當時英布由於作戰勇猛,多數時候都在當人項羽帳下的前鋒,立下赫赫戰功的他,被項羽封為九江王。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可到了位高權重時,英布卻沒有當初那麼賣力了。例如他在楚漢戰爭期間,項羽曾多次下令讓他出兵協助自己時,都被英布藉故推辭了,這件事引來了項羽的不滿,兩個人逐漸有了嫌隙。劉邦在獲悉此事以後,為了能讓英布替自己賣命,便上演了一回激將法。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有一天,劉邦突然對著身邊的臣子們發脾氣,說道:“你們這些人,整日裡頭頭是道,關鍵時候沒有一點用處,真是不配共謀天下。”此時,沒有一個人敢吭聲,畢竟都不知道劉邦又在打著什麼樣的算盤,這時候有個人站了出來,他便是隨何。隨何說道:“我不太明白陛下是什麼意思。”劉邦看到有人站了出來,心中暗自竊喜,因為他明白他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劉邦說道:“我需要一個人前去淮南,讓淮南的這批隊伍反叛楚國,為我所用。”沒有人能夠想到,只是一個奴僕的隨何竟答應了此事,不僅如此,他對劉邦還提出只需要二十個人前去便能成功。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隨何到達英布所在的淮南時,英布並沒有要見他的意思,畢竟這件事要是被傳到項羽那裡,可沒什麼好果子吃。隨何眼前等不到英布,便向英布身邊的人說:“大王不願意見我,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是我只有一個請求,大王見到我,如果覺得我說得對也就罷了,如果不對,請立刻將我等一行人亂刀砍死。”這話傳到了英布耳中時,英布這才接見了隨何。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見到英布後,隨何說道:“我其實一直想不明白,為何大王要和楚國那麼親近呢?”英布疑惑不已,說道:“我身為人臣,與自己的國家親近有什麼問題嗎?”隨何說道:“可是據我所知,在項王拼命攻打齊國時,你僅僅只派了數千人前去助陣,這難道是人臣應該做的事嗎?你現在只是名分上是項王的將軍,可實際上卻在為自己盤算。”沒等英布發怒,隨何的話鋒又轉了回來,他接著說道:“楚國雖然表面上強大,可是一直在做著不義的事,到處樹敵,就連楚懷王也死在了項王的手中。而漢王卻不同,他一直都在與各諸侯搞好關係,當楚國再強大之時,各地諸侯便會群起攻之,不知道大王為何不和漢王交好,反而將身家性命託付給了一個普天之下皆是敵人的楚國?”

說完這些以後,隨何又對英布許諾了將來降漢以後封王拜相的富貴榮華,英布聽完後答應了降漢一事。不久後,英布又在隨何的慫恿下,殺死了項羽派來的使臣,徹底與項羽決裂,成為了劉邦帳下的大將。

他是奴僕出身,以數十人勸降項羽的頭號猛將,論功行賞時劉邦抵賴

到了項羽死後,在一次宴會之中,不知道劉邦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開始在眾人面前嘲笑隨何只是個迂腐的讀書人,這件事原本並不奇怪,因為劉邦本身就瞧不起讀書人。可是劉邦同時也貶低了隨何當年勸降英布的功績,這時候隨何便站了出來,他對劉邦說道:“陛下能否以五萬人拿下淮南?”劉邦回答:“不能。”隨何接著說道:“我用了二十人拿下了淮南,難道我的功勞還不如這五萬人嗎?”劉邦被懟的無話可說,對隨何進行了封賞。不過說到底,人生在世不可小瞧任何人,誰又能想到一個奴僕能夠讓名震天下的英布心甘情願投降,誰又能想到曾經的無賴劉邦能夠成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